查看原文
其他

我走过最多的路,就是天府新区的路

天府发布 2022-11-25

本篇文章约2430字,阅读需要7分钟



“非凡十年·新区之变”照片征集活动正在进行中,征集邮箱里有这样一张照片,讲述了天府新区建设发展。


近日,卢谦重新回到了他曾经自拍留念过的华阳街道通济桥。“这张照片是8年前,我随手拍下来的,也是为数不多在项目现场留下的个人照。”


卢谦是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项目处工作人员。近年来,天府新区日新月异的变化和重大项目陆续竣工的背后,有着他和同事们夜以继日的付出和坚守。


看着这座公园城市一步步从雏形到成型,他常常感慨,“每一个地方都留有记忆。”



↑2015年,卢谦在华阳街道通济桥自拍留影。2015年8月,新修建的通济桥通车


↑2022年,卢谦在华阳街道通济桥再次留影



建设



交通干线四通八达

地标建筑拔地而起


“几乎所有的道路,我都参与了建设。”


从华阳出发,经益州大道,沿天府大道一路向南,到达兴隆湖畔,每换一条路,经过一座桥梁,卢谦都如数家珍。


↑2015年,正在修建中的沈阳路丨卢谦 摄


“西博城的小路之前是作为施工便道,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以前是个山包,海关大厦是16年修好的……”2014年5月份,卢谦调入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项目(原为规划建设和城市管理局城乡建设处)处,从此便成为了这座新城里面挥锹夯土的“建设铁军”中的一员,参与了兴隆湖、鹿溪河生态区、剑南大道、天府大道、锦江生态带、云龙湾大桥等近千个项目建设……



↑2015年,正在修建中的福州路、夔州大道丨卢谦 摄


采访当天,我们与卢谦一道,从通济桥出发,经益州大道,沿天府大道一路向南前行,到达兴隆湖畔。


卢谦回忆道,自己本来就是天府新区人,新区建设是艰难的历程,“我们现在走的这段(益州大道南湖路北段)路原来叫站华路,移交到我们手上时,刚刚开始动工,很多手续都没有走完,大家一遍遍协调、沟通,排除种种难题才进场建设。”


在公园城市建设的路上,卢谦和公园城市建设局的同事们每天步履不停,在办公室、工地上夙兴夜寐也成了他的日常。


↑2014年,卢谦站在中铁大厦路口,即宁波路、汉州路交叉口,拍摄的中铁大厦(原中铁路西南总部,现中铁卓越城)丨卢谦 摄


↑2022年的中铁卓越城丨周勇良 摄


“最开始项目处(城乡建设处)只有2个人,后来扩充到6个人、12个人……每个人手头上的项目都是数十个、百个。”卢谦拿着一张12人的合照开玩笑称是“12金刚”,面对紧张的工期、高强度的施工,大家从晨初到日暮,从年初到岁末,一人抵十人用,凭着实实在在的干劲推动实施兴隆湖、天府公园、鹿溪河生态区等重大生态建设项目,西博城、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一座座地标拔地而起,人民的便利生活步步实现,一座城市与自然和谐相融的城市形态雏形初现。


↑2017年,正在建设中的云龙湾大桥丨卢谦 摄



成长



一张空白的画卷绘上了鲜艳的色彩


“这就是我们看到2014年7月份的时候兴隆湖的照片,那时候一些老河道还清晰可见……”第一次去兴隆湖现场时,卢谦拿出手机拍下了一张兴隆湖的全景,这张照片也成为为数不多的资料保存。


↑2014年7月,正在建设中的兴隆湖,原本是鹿溪河流域的一处泄洪洼地丨卢谦 摄


↑2015年3月,正在建设中的兴隆湖,此时已完成蓄水丨卢谦 摄


↑2016年,兴隆湖已基本建成丨卢谦 摄


↑2022年,兴隆湖已形成水域面积约4500亩、湖区面积6500亩、蓄水量达670万立方米的生态湖泊丨卢谦 摄


也是从2014年起,天府新区这张空白的画卷慢慢被如卢谦一样的建设者绘上了鲜艳的色彩:



2014年,兴隆湖完成蓄水;


2015年,天府公园一期完成湖区蓄水、年底建成并投用;


2016年,锦江生态带实现竣工验收、鹿溪河生态区建成并对外开放;


2017年,西博城建成后完成首展;


2018年,独角兽岛开工建设、鹿溪智谷绿道示范段建成并对外开放;


2019年,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展示厅建成投入使用;


2020年8月底,天府新区启动兴隆湖水生态综合提升工程,天府国际会议中心建成投用;


2021年,兴隆湖“换妆归来”,成为市民放松休闲锻炼的必打卡胜地。


2022年,如今的天府新区,兴隆湖碧水款款,水鸟翩飞,在成都科学城林立的高楼中波光摇曳,一幅公园城市的美好画卷徐徐展开。


回望前路,看着一切建设成果从无到有,天府新区从工地到宜居宜业,公园城市从理想变成现实,卢谦有着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和成就感,“能看到自己的家乡,慢慢的一天比一天好起来,每天变个样,有一份成就感在心里面。”


↑2015年,刚刚通车的科学城立交桥丨卢谦 摄


↑2022年的科学城立交桥丨周勇良 摄



起势



公园城市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如今,卢谦一家已经搬到兴隆湖畔,站在阳台上,就可以望见碧波荡漾的兴隆湖;出门十分钟就可以到达工作单位、学校、医院;地铁1号线、18号线便捷出行;每天晚上环湖跑成了卢谦最享受的时刻……


2018年2月11日,“公园城市”理念被正式提出。4年来,卢谦等一名名公园城市“建设铁军”开荒拓土、真做实干,让一座公园城市初长成。


↑兴隆湖丨黄尚斐 摄


短短9年时间,在天府新区这片总面积564平方公里的沃土上,四川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坚定锚固70.1%的蓝绿空间,构建15条重要生态廊道,建成连片绿地湿地、河湖水体、城市森林,构建形成“一山、两楔、三廊、五河、六湖、多渠”的大美生态格局。


↑鹿溪·馆里丨王振甲 摄(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结合生态绿道、滨水空间布局,建成投运湖畔书店、麓客岛、鹿溪·馆里等生态价值转化场景,布局建设118个“15分钟生活圈”,精准布局科技馆、图书馆、博物馆、学校、医院等一批优质功能配套。建成华西天府医院、元音书院等300多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


↑天府大道丨温泉 摄(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建立以“五位总师”领衔的“5+10+N”专业技术支撑架构。创新构建“1436”公园城市建设总体思路,研究形成“1536”规划体系。连续成功举办两届公园城市论坛,系统构建公园城市规划设计导则,创新开展公园城市指数研究,成立公园城市指数研究中心,发布全球首个公园城市指数框架体系、公园城市规划建设白皮书等理论成果,“新时代公园城市典范”入选2020年中国改革典型案例……


2022年1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意味着公园城市建设进入新的阶段。望着兴隆湖,卢谦若有所思地说:“公园城市,是未来城市的新模样,作为一名建设者,我们步履坚定且永远向前。”




▸昨日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


▸没得一个人,走得出西博城!


▸8年,超50000张照片

记者:郑晓凤

编辑:侯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