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亿、1.7亿……都整体迁移到了成都科学城
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
200G超高速科研专网
170多个科技数据库
5.5亿篇科技论文、1.7亿件专利
……
它们,都来到了成都科学城!
近日,在中国科技云总中心(以下简称“总中心”)的指导下,由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院属单位共同建设的中国科技云成渝枢纽(以下简称“成渝枢纽”)从华西坝整体迁移至成都科学城。
此次迁移不仅仅是物理空间上的移动,更是一次软硬件全方位的赋能升级。
什么是中国科技云?
中国科技云前身中国科技网(CSTNET),是中国科学院领导下的学术性、非营利性计算网络,是中国互联网早期四大骨干之一。中国科技云作为中国科技网的升级版,除了提供高速科研网络服务还提供科技数据与信息资源、海量数据存储、大规模计算分析、科研软件等资源与服务。
中国科技云以中科院优势科技基础设施为基础,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开放汇聚中国乃至全球科研信息化优质资源,形成可信可控、开放融合、智能调度的中国科技云服务体系,是支撑科技创新、驱动科学发现的战略性、基础性、通用性的新型国家级科研信息化基础设施,为国家科技的自立自强,为全球科技进步提供先进的科研信息化环境,还将全面支撑科研范式的变革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信息技术创新。目前,中国科技云已服务30多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0多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50多项国家与院级重大项目、多个国家级野外台站及国际大科学计划。
中国科技云成渝枢纽作为中国科技云“十四五”规划中的“四大枢纽”之一,在迁移启动期,中国科技云总中心详细传达了新一代中国科技云十四五总体规划,针对建设目标与工作重点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就科学城新园区搬迁线路规划、核心设备配套、迁移方案等进行全面指导。
科技文献覆盖率可达90%以上
此次迁移,最大的亮点是将华西坝的中国科技网成都区域中心升级为成都科学城的中国科技云成渝枢纽,职能服务范围由原来中科院系统研究院所拓展到联通天府新区以及省市大科学装置、重点实验室、野外台站和其他科学数据中心,共同赋能;服务内容由原来的单一科技网接入升级为提供高速科研专网、权威科技文献数据资源以及超级算力等资源与服务。
↑成都科学城园区机房
中国科技云成渝枢纽计划建设内容包括基建、信息化设施及运维服务三个部分。建成后将具备800平米机房、200个机柜的规模,提供10万CPU核、300PB存储容量、20PFlops高性能计算能力,实现我省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之间200Gbps以上超高速网络互联等。
↑成都科学城园区机房
成渝枢纽持续提升科技文献资源服务,汇聚170多个科技数据库,5.5亿篇科技论文,1.7亿件专利,其中在生物、信息等领域所覆盖科技文献可以达到90%以上。
助力“科学触角”西部延伸
“之前我们仅为中科院成都分院系统单位服务,如今服务对象将扩展到成都市、四川省乃至整个西南区域,利用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目前我们已经和天府新区一些重要科研院所、企业机构合作,共同构建成都科学城中国科技云生态体系。” 中国科技云成渝枢纽负责人、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知识系统部主任胡正银说。
目前,成渝枢纽已经服务于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等重要科研机构,同时与国家超算(成都)中心、中科曙光、中国联通等合作筹建环绕成都科学城的高速科研专网,将周边重要科研单位纳入中国科技云生态体系。
↑西部(成都)科学城,周勇良 摄
“未来,成渝枢纽将面向科学城,辐射成渝双城经济圈各类大科学装置与科研机构,力争成为成渝地区重要科研机构、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科学数据中心、重大科研项目等不可或缺的科研专网,为实现‘科学大脑’成都驻扎,‘科学触角’西部延伸的大科学研究布局提供强有力的科研信息化支撑。”胡正银表示。
▸成都落实“新十条”:来(返)蓉不需要核酸证明,轻症、无症状可以居家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