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的“富士康”
这几天的公众号世界好多都围绕着“高考”的话题,自然,我们也不能落后于潮流。继前日的高考防诈骗科普贴之后,今日将再发两篇有关“高考”话题的文章,以供大家开展广泛讨论。
以下文章均选自《中国教育会好吗》,点击图片即可了解详情
《中国教育会好吗》
作 者:杨东平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回应超级中学对素质教育的挑战
北京大学郑也夫教授开设“批判的教育社会学”公选课,指导本科生、研究生进行教育调查。其中有一篇《学生眼中的“衡水模式”》,是对毕业自衡水中学的北大在校生的访谈,从学生视角对“衡水模式”的揭示,可补一些宏观议论之失。
作为应试教育的“极致版”,衡水中学对师生无所不在的“严格管理”、量化考核不仅精确到每一分钟,如34分下课,38分下课之类,还有对学生个人行为的严格控制。
“上自习的时候,我比较喜欢抖腿,因为我坐在边上嘛。我抖腿一般是因为比较紧张或者是比较投入,然后就因为这个被记过了。”(王同学)“比如说自习课不能抬头。抬头算自习纪律。自习课不能站起来。我是上课转笔。就连着两周都记我自习纪律,然后班主任就恼了。因为会拖班级后腿。”(杨同学)“我有一次自习的时候靠着墙坐,就被记自习纪律了,可能是觉得我这样太舒服了,没有在学习。”(刘同学)
跑操纪律则包括候操时看小本的认真程度,事实上不是看,而是必须要读出声,声音越大越好。在跑操的时候出于安全考虑,是不用读小本子的,但是要大声喊出班级口号。这类似军训时喊的番号,刘同学至今还记得,她当时喊的是“未名湖边,博雅塔下,305班,北大同班”。
对于青少年尤其是青春期的学生,交往是一种特别重要的学习。但在衡中是不合时宜的,因为无关高考。
即使是一个宿舍的同学,平时说话的机会也不多。因为大家回宿舍就是为了休息,而且还有午晚休纪律,也不能说话。
所以,总体来说,在衡水中学学生的交际圈是比较窄的,同学之间的关系比较淡漠。一方面这可能使远离家庭的学生失去了友情这样的感情寄托,但另一方面,这大大降低了同学之间发生矛盾的频率,因为大部分时间大家都在学习,并没有发生冲突的契机和时间。
还有这样的细节:
“后来我睡觉连衣服都不脱,冬天也不盖被子,就盖羽绒服睡觉,因为早上没时间叠被子。我几乎三年睡觉都没有脱过衣服,在衡中这样的也不是少数。”(刘同学)
我们经常说,教育不是教学,教学不能蜕变为训练;然而在这种超级中学,教育已经异化成了无所不在的管制!高中三年没有脱过衣服睡觉的学生居然不在少数,说老实话,这远远超过了我的常识和承受力的底线!
教育工厂培养的是考试机器,而不是心智健康、全面发展的人,这一点几乎没有人否认。所有慕名而来、自觉接受戕害的学生和家长,要的就是一块名牌大学的敲门砖。这是一场学校、教师与学生和家长各取所需的合谋。但是,离开中学之后,有的学生也能看清这一模式的价值。
其实我很担心衡中的未来,因为它已经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可做了,它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从前的基础上再不断地加压,可能学生不能反抗,因为已经进来了。但是老师的流动会非常大,许多年轻的老师会觉得自己的人生好像到头了,他们所做的事就是不断重复。我看到那些师弟师妹的状态,觉得他们的许多看法我都不能理解,他们觉得这个世界非黑即白。我觉得教育应该是一种“化”的过程,它需要教会你许多准则,也需要交给你多元的价值判断,但是衡中没有做到这一点。
于是,真正发人深省的,是政府主管部门的渎职和失职。对于这样明显违背国家教育方针、教育政策的行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不但未予整饬治理,反而推波助澜,在全国介绍推广。由于是非不清,以丑为美,在巨大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各地打造“教育航母”的热情不减,万人一校、百人同班的巨型学校和大班额呈蔓延之势,严重恶化了区域教育的生态。这不仅是对国家推行素质教育的极大讽刺,也是应试教育对教育规律和教育法律放肆的挑战。
警惕“超级中学”恶化教育公平和教育生态
日前,新华社记者报道“两会”代表委员“声讨”各地出现的“超级中学”,十分值得关注。这些被称为“航空母舰”的“超级中学”,是近年来各地正在“崛起”的“新生事物”。它们不仅规模巨大,多为万人高中,有的甚至超过两万人;而且以高升学率、高“北清率”为号召,几乎垄断了当地考入北大清华的学生。例如,陕西的两所超级中学西北工业大学附中、西安市高新一中,考入北大清华的比例就占全省的2.2% 。
“超级中学”为人诟病,是因为它有几宗罪。一是破坏区域教育生态。这种一家独大的“巨无霸”形成对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的垄断地位,对基层的优秀教师、高分学生层层掐尖、层层抽血,导致区域教育“水土流失”,根基动摇。许多曾经很有竞争力的县级高中难以为继,一些地方出现“县中沦陷”的现象。二是损害教育公平。“超级中学”集中在地级市或省会城市,优质高中重心过高、远离农村,必然会降低农村学生获得机会的几率,这也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名牌大学农村学生比例下降的一个可见的原因。三是助长应试教育和升学率评价。这些“超级中学”大多实行严格的应试训练,公开和大肆开展升学率竞争、高调宣传“高考状元”,对基础教育产生负面导向。四是收取高额择校费。“超级中学”主要是靠行政化手段打造的,其生意经是以高升学率为旗号大量招收择校生,主要靠择校费支撑其优质的办学条件、教师待遇和学校地位。五是大班大校有教育隐患。由于学生人数太多,班额较大,学校必须实行军事化、半军事化等有违人性化的管理。这种大规模学校不仅有安全隐患,而且由于教师难以顾及众多学生,多数学生的教育质量也难以保证。全世界的优质教育无不是以“小班小校”为特征的。
可以明确地说,“超级中学”是违反教育规律、有害无益的。它高扬的是应试教育的价值,延续的是“效率优先”的“教育产业化”路线。它打造一两所学校的“教育奇迹”,是以牺牲大多数学校的利益和区域教育的协调发展为代价的。
因此,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改变这一政策,改善高中的教育生态。首先,要改变以“超级中学”和升学率为教育政绩的地方政府行为,举办面向大多数人的教育,促进区域教育的和谐发展。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应当考虑取消已经实行了十多年的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收取择校费的政策,斩断“超级中学”的利益链。此外,要打破“超级中学”对优秀生源的垄断,取消它们可以跨区域“掐尖”招生的特殊政策。还需要改变名牌大学的招生策略,例如,限制北大、清华在每一所名牌高中招生的数额,确定一个恰当的上限。因为如果教育和谐发展、学校公平竞争,优质生源就会有一个自然分布,而不是被过度集中在一两所中学。优质生源的均衡分布,将使得更多的高中能够办出水平,从而有利于区域教育整体的健康发展。
想阅读本书其他文章,点击原文即可获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