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历史研究】宗教的制度稳定效应:来自地震冲击对意大利城市自治转型影响的证据
本文为“量化历史研究”第 198 篇推送
意大利圣彼得广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制度转型是政治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话题,但由于现实世界的复杂性,要想从实证中厘清制度转型中各种的机制,进而把握其中的因果关系是极为困难的。Belloc、Drago和Galbiati在2016年于QJE发表的文章“Earthquakes, religion, and transition to self-government in Italian cities”,利用地震的冲击,识别了宗教在制度持续性中的作用。
文章指出,中世纪意大利人认为地震是神的震怒,因而在震后表现出的惊慌失措,只能寻求宗教的慰藉;而同时掌握城市政权和教权的主教们,则抓住这个机会,通过安抚社会心理、恢复社会秩序来巩固自身权威。教会主导的“震后秩序的重建”,妨碍了中世纪意大利城市从封建走向市镇自治的制度转型。
11世纪的意大利中北部城市分为两种:主教驻地城市和非主教驻地城市。在前者,主教既是其封建领主,又是当地宗教服务的唯一提供者;后者则处于世俗领主的统治之下,宗教服务只由低级别的僧侣们提供。随着当时商业的兴起、城市化推进,经济重要性逐渐提高,城市商人、律师等城市精英阶层开始崛起。他们参与城市公共事务,推动着更多城市摆脱封建束缚、开启了市镇自治的制度转型。
而中世纪的人们认为地震等灾害是上帝愤怒的惩罚,只能通过参与宗教活动,与上帝重归于好。文献中记载,市民在震后的第一时间就会参与到宗教游行之中,并在主教的主持之下,向上帝进献祭礼、增修教堂——这些宗教礼节的目的是为城市涤罪、与愤怒的上帝和解,并在事实上也成为快速稳定公共秩序的手段。然而在这些仪式中,教会扮演着关键作用,这使得掌握着城市政权和教权的主教们,在灾后重建中获得了更强的影响力。因而,在经历自然灾害后,一个城市是否是主教驻地,可能影响了此地是将会巩固原有的宗教秩序和封建制度,还是继续推进市镇自治、实现制度转型。
利用教会记录、地图、城市史料、文献,文章确认了1000年意大利中北部的70个主教驻地和51个普通城市的名单,以及这些城市完成市镇转型的年份。意大利的历史地震学数据库为本研究提供了1000-1300年间意大利中北部28次地震的发生时间、震中、烈度、破坏性、影响城市的数据。本文还把有地震记录城市作为顶点,并把那些城市坐落在以这些顶点外接多边形范围内,作为有地震发生的城市,以排除漏记的可能性;并按地震在当地的烈度,区分为破坏性地震和有感地震。
文章利用DID的思路。在控制了一个城市的城市、年份固定效应和城市特异的时间趋势后,将该地自治转型的发生,对此前20年该地是否遭遇地震与该城市是否为主教驻地的交叉项做面板回归。
研究发现,两组城市在地震之前的转型趋势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地震之后,主教驻地城市发生自治转型的概率更低;城市是否是主教驻地之间的差异一般在短期就会体现出来。通过进一步检验不同滞后期内系数的显著性发现,地震影响的差异一般在5年内就能体现出来,但震后的影响可以长达20年。
文章代以其他的地震统计口径和排除地震漏记的方法,如从前述的多边形标准,推广到从震中到最远有该次地震记录的城市的圆形覆盖的范围,或者推广到所有有该次地震记录的城市周围30公里区域的并集的范围,都不会改变基本回归的结果。
接着,将破坏性地震与有感地震在以上回归中区别开,结果仍显示主教驻地城市在地震后发生制度转型的概率更低。F检验也说明主教对城市震后制度转型的差异效应,在破坏性地震与有感地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只有破坏性地震才会造成人员伤亡和严重的财产损失、存在市民在重建中为谋取产权的重组而推动制度转型的可能。因此,无论地震是否具有破坏性,主教驻地的转型都更难的计量结果就排除了这种机制,证明是主教在震后对其驻地施加了宗教影响力才妨碍了市镇自治转型。
文章进一步用意大利教会档案和其他增补材料中教堂增建、翻修的记录,将之作为因变量按照文章主要回归的思路进行回归,关注主教驻地城市与此前遭受地震情况的交叉项。
结果发现,尽管地震之后宗教建筑的修建整体上会减少,但是主教驻地城市修建教堂的情况比普通城市受到的负面影响显著更小。这也证明了宗教领袖引领驻地市民在震后向教会奉献以求上帝宽恕的能力。主教对驻地城市自治转型的抑制作用,源于对驻地社会宗教需求的满足、对震后社会心理的平复,因而比世俗领主管辖的城市更能巩固并强化自身的权威,实现了对统治秩序的灾后重建,阻碍了这些城市的制度转型。
文章来源:Belloc, Marianna, Francesco Drago, and Roberto Galbiati. "Earthquakes, religion, and transition to self-government in Italian cities."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31.4 (2016): 1875-1926.
原文链接: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量化历史研究”公众号由陈志武(耶鲁大学终身教授、香港大学冯氏基金讲席教授)和龙登高(清华大学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教授)及其团队负责。以严肃而又不失活泼的方式,向广大学界和业界朋友,定期推送有关七大洲五大洋的量化历史研究经典文献和前沿文献。本账户同时作为“量化历史讲习班”信息交流平台,向大家及时发送讲习班的最新信息和进展。喜欢我们的朋友请搜寻公众号:QuantitativeHistory,或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
关注订阅号的同时,我们也诚邀八方学人发送电邮建言献策。“量化历史研究”旨在凝聚一批对历史研究有激情、有热情的朋友,共同推动以量化的方法研究经济史,金融史、政治史、社会史、文化史等各类历史题材,分享观点,共享资料。我们的邮箱:lianghualishi@sina.com。期待您的声音!
轮值主编:何石军 责任编辑:彭雪梅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英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