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量化历史研究】经济不平等的长期趋势:来自弗罗伦萨1300-1800年的案例

毛培 量化历史研究 2018-06-14

本文为“量化历史研究”第 245 篇推送

意大利佛罗伦萨地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


库兹涅茨认为,收入不平等通过倒U型路径变化,但这一观点深受批评。事实表明,经济不平等的增加也出现在欧洲经济衰退的地区,说明不平等与经济增长不具有直接关系。此外,欧洲出现了以葡萄牙为代表的反例,收入不平等并非沿着倒U型路径变化。

鉴于此,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不平等变化的长期趋势。Guido和Francesco于2017年发表在HER上的论文介绍了意大利佛罗伦萨(随后发展成为托斯卡纳,包括Contado和Distretto两部分)1300年至1800年间的经济不平等,并探究了经济不平等下降的影响因素。已有研究表明,其下降原因是工业化前的经济增长、制度、人口统计等因素,但托斯卡纳的案例并不支持这些结论。作者提出,黑死病才是引发不平等下降的重要因素。


首先,作者选取Poggibonsi地区作为一个案例进行说明。作者对Poggibonsi的数据进行了一些标准化处理:第一,剔除了一些免税的穷人数据,使各个时间段的家庭类型是相同的。第二,剔除了免税宗教机构的数据。Poggibonsi的数据覆盖1338-1779年,包含了黑死病传播的年份1348年。从图1可知,黑死病显然引发了经济不平等的下降。但在14世纪后期,不平等就开始复苏,到16世纪初时恢复到黑死病之前的水平。

图1  Poggibonsi地区基尼系数变化趋势

接着,作者展示了11个农村地区1300-1800年间的基尼系数变化。总的来说,经济不平等在各地都有所增长,并在1700年达到峰值,从San Godenzo的0.658到San Martino的0.939。可以说,这些数值反映出意大利农村地区普遍的经济不平等。San Martino的基尼数值是0.939,高于迄今为止意大利所有农村地区的不平等水平。

然而,城市的不平等水平甚至比农村更高。作者列出了Arezzo,Prato和San Gimignano三个城市的基尼系数结果,从中可知城市不平等水平的增长更加明显。

Herlihy(1968)关于佛罗伦萨经济不平等的研究曾得出两点结论:第一,城市人口规模、人均财富和财产集中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第二,将城市与农村相比时,城市总是更富裕也更不平等。他的结论基本上是对的,但他忽略了纳入意大利和欧洲其他地区的一些数据,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扩充数据后,进一步比较了城市和农村的经济不平等水平,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城市与农村地区基尼系数变化趋势比较

总体上,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不平等均表现出长期增长,只在黑死病发生之后出现下降的趋势。农村大约从1450年起,不平等水平单调增长,除St Gimignano以外整个Contado地区仅在1500年至1550年间出现停滞或轻微下降。城市从1400年起,不平等程度的总体趋势增加,其中Arezzo比San Gimignano增长得更快。对于Prato,1450年到1550年出现了经济不平等的下降,这可能是由于其在1512年遭遇的黑死病所致。

基于此,本文得出一些人口增长与不平等程度之间关系的结论。与Herlihy(1968)一致,小地方(如农村)比大地方(如城市)更平等一些。但在城市中,并非人口越多、经济越不平等,如当时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Arezzo反而是不平等程度最低的,这可能是当地经济社会结构和所用资源的特殊性造成的。

不同地区可能有特殊的发展背景,因此人口增长与不平等之间的相关性低于之前他人的研究结果。作者发现在14至15世纪间,黑死病造成的巨大人口损失与不平等下降有关。这与Herlihy的研究有所出入,一方面是因为Herlihy孤立地比较了不同的时间点,没有考虑其潜在的动态变化。另一方面,他没有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研究结果将会产生一定的扭曲。


进一步,作者列出发生黑死病的四个地区的洛伦兹曲线,见图3。Santa Maria和Prato发生黑死病后的曲线都位于发生前的曲线之上,这表明社会底层、中层和高层的情况都有所改善。Poggibonsi总体上也是如此,只有中低层的情况略有恶化。只有Antella黑死病发生前后的曲线出现交叉,整体上看基尼系数值几乎不变。由各地数据可知,黑死病使人均财产拥有量翻番,人们变得更加“富裕”了。

黑死病对经济不平等的影响一方面归因于其直接冲击,另一方面也来源于黑死病发生前就存在的“缺乏约束的”继承制度,这一制度在短期内导致许多祖产在继承人中均匀分配,使不平等迅速下降。

图3  黑死病前后的财富分布

之后,作者采用计量模型进一步检验不平等与人口规模、人均GDP的关系。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POPULATIONit(人口数)在模型(1)(2)中非常显著,PerCapitaGDPt(人均GDP)处于显著边缘,YEARt(时间)始终非常显著。这表明,不平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存在增长趋势,人均GDP或人口变化的解释力度较弱

PreBD1348是“黑死病发生前”的哑变量,高度显著,表明黑死病带来不平等长期趋势的结构性改变。ESTIMOit和CATASTOit是数据来源哑变量,它们产生的影响不大。URBANi是城市农村哑变量,将其纳入模型后,PerCapitaGDPt显著性增加,POPULATIONit显著性下降,说明POPULATIONit的影响被城市农村哑变量占据。Di是地区固定效应,没有产生影响。

表1  模型回归结果


可见,城市比农村更不平等,同时证实了不平等与人口规模呈正相关。城市和农村人口规模的巨大差异可能是造成他们不平等程度不同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结果也表明,前工业时期,经济增长(以人均GDP衡量)可能导致不平等增长,但二者相关性相对较弱。

另外,在1300-1800年期间,时间变量YEARt使基尼系数每百年平均增加0.07至0.08个百分点;在现代早期欧洲的许多地区,即使在经济停滞或衰退时期,经济不平等也在增长。这表明,黑死病发生后,还有一些非经济增长的因素导致了不平等的持续增加。因此,未来的研究还可关注两个方面:一个是,即使在总体人口稳定的情况下,农村居民的移民也可能导致不平等增长。另一个是,国家财政体制演变产生的影响。


文献来源: Guido A, Francesco A. Long-term trends in economic inequality: the case of the Florentine state, c. 1300-1800 [J]. 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2017, 70 (4): 1072-1102.


原文链接: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量化历史研究”公众号由陈志武(香港大学冯氏基金讲席教授、原耶鲁大学教授)和龙登高(清华大学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教授)及其团队负责。以严肃而又不失活泼的方式,向广大学界和业界朋友,定期推送有关七大洲五大洋的量化历史研究经典文献和前沿文献。本账户同时作为“量化历史讲习班”信息交流平台,向大家及时发送讲习班的最新信息和进展。喜欢我们的朋友请搜寻公众号:QuantitativeHistory,或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

关注订阅号的同时,我们也诚邀八方学人发送电邮建言献策。“量化历史研究”旨在凝聚一批对历史研究有激情、有热情的朋友,共同推动以量化的方法研究经济史,金融史、政治史、社会史、文化史等各类历史题材,分享观点,共享资料。我们的邮箱:lianghualishi@sina.com。期待您的声音!


轮值主编:黄英伟        责任编辑:彭雪梅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英文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