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女人都在成长,男人都在堕落

林愈静 读书看电影 2018-12-31

(源自水边的阿狄丽娜的一张海报)


杨德昌是我最喜欢的导演。在个人观影体验上,中外导演都算在内,他在我心中排第一位。而且他已经逝世,地位永恒,不可撼动。


从他第一部长片开始,杨德昌就致力于揭示城市生活和现代工业化社会如何摧毁人类脆弱的感情从而把一生的幸福埋葬。《海滩的一天》第一次看时是VCD画质,光线暗,人物模糊,看完也完全不记得了。这次看这个CC修复版,像看新的影片一样,长达近170分钟的电影,丝毫不会走神,也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实在太震惊了。这么简单的一个内核,讲的如此丰富,立体,真是大师手笔,典型的杨德昌风格。


这是杨德昌的第一部长片,他36岁,可谓出手不凡。无论是如此复杂的叙事结构还是人物造型设计,服装和色彩,都考虑的非常周详,非常成熟,从第一部起,每一部都是同样的高水准。像读一部长篇小说,杨德昌娴熟的运镜,在回忆与现实中穿梭自如,海滩一天的思索引出青春的十年的迷惘与清醒,咖啡厅倾谈的半天推进到婚后的时代的挣扎与成长,那个十年前伸过来点烟的打火机,点燃了十年后的烟。还有最后悬而未决的漂亮结尾,结构堪称完美。


故事发生在一九八零年代,台湾工业方兴未艾,各种思潮涌动的时代,也是对岸的中国各种思潮涌动的时代,年轻人聚在一起跳舞唱歌,彻夜谈论哲学,思考人类命运--这样的时代,如同文艺复兴,人类群星闪耀时一样,一去不复返了。那时候的杨德昌,侯孝贤,柯一正,无论思想,技术和理论都成熟了,满怀热情投入台湾电影事业,那个阶段也产生了很多不错的电影,堪称黄金时代,那是个艺术的年代,投资让杨德昌可以用法国电影的手法,从容(缓慢)的用那么多看似闲笔的长镜头讲这么一个平平无奇的故事。而那个时代的人们,热爱这样的电影,他们是合格的观众,对得起这样的导演。


同为人类,我们却遭逢这样一个浅薄无知,喧哗浮躁的时代,真是倒霉,但又能奈何呢?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


《海滩的一天》像《冰风暴》一样,选择新旧时代的交汇点,用几个年轻人的爱情故事将一个时代剖开给人看,这个技能在《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和《一一》里都运用的非常娴熟。它主要讲了在新旧交替的时代,冲破封建藩篱追求自由和幸福人生的人,并没有比顺从家长威严唯唯诺诺郁郁终生的人,过得更好。因为他们成长在旧的时代不甘心重复上一代的人生,但又没有在旧时代习得处理爱情与生活危机的能力,走了很长一段弯路,终于越过难关,成为新时代的开启者。在海滩的那天,佳丽终于明白这个道理,她的哥哥佳森也明白了,但明白的时候,他已经不久于人世。


一个年轻美丽的女大学生,不愿服从父母之命,私奔去大城市和自己大学时期的恋人一起,两人一起拼搏,慢慢的生活越来越好,可工作也越来越忙,二人的沟通越来越少,婚姻出现问题。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甚至有点俗套的故事,杨德昌却能把它处理的异常丰富。杨德昌的电影里总有一个一直保持着纯真的成人角色,《牯岭街》里是Honey,《一一》里是简南俊,这部戏里是张艾嘉演的佳丽。因为现代工业社会对人的要求就是抹杀纯真,所以保持赤子之心的人多多少少都是边缘人,且会比较失败。佳丽两次去求助哥哥,向他问爱情与人生的感想,佳森选择了接受命运,强迫自己过心如死灰的生活(可就连死板的父亲都会忙里偷闲和护士调情)他惨淡的说:别人都说我成熟了很多,我现在开始懂得欣赏生活里一些小的惊喜,比如听到一首好听的曲子或者看到一段不错的话。佳丽问他:你快乐吗?他答不上来,因为他不知道快乐是什么,但他两次暗示妹妹要追随自己的内心,尽管他看到妹妹自主选择的生活并不如意仍然想她可以继续跟随自己的内心,探索下去。自然而然的,因为他的压抑与自我放逐,肝癌随之而来,他生命早早的逝去了,也许有人觉得他临死前那段独白过于文艺,但那非常符合他的人物设定,而且在那个时期年轻人的确是这样讲话的,就连琼瑶小说里都有不少的文艺腔调。我从不嘲笑这个,我觉得过一种文艺的生活应该是每个人活着的最终目的,但很不幸,我如今生活在一个低俗大比拼的时代。大家比着看谁底线低,看谁嘲笑高雅的笑声最大。


在他电影里,杨德昌是个非常尊重女性的人,《牯岭街》里他对小明非常同情,《独立时代》里那个近乎完美的琪琪。这部戏里女角最多,每一个人他都很欣赏,每一种生活他都没有做价值的判断,而且,最终所有的女人都成长了,完善了自己缺失的关于爱情与自我的教育,佳丽开启了自己的事业,欣欣和小男友分手,把私生女接过来,勇敢的开始独立的人生。一生都耗在旧时代的男尊女卑里的佳丽的妈妈言语不多,却两次或明或暗,给佳丽创造了成长的机会。反而是男性在这部戏里基本是以负面由始而终的,佳森唯唯诺诺没有反抗旧时代的勇气,阿才投机钻营既无才也无德,德伟毫无主见只会回避问题。女人都在成长而男人都在堕落--这也是那个时代的事实,也是男权社会的事实,即便现在也没有太大的改变。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部戏里的胡茵梦,她那兼具古典与西洋,风流与文艺的美,真是遮挡不住的爆破而出,令人窒息。这部戏里她是配角,但短短的几段戏,举手投足,一颦一笑美的让人目瞪口呆。



这部电影探索的问题,如今仍未有答案,人类社会越发展,竞争和生存的压力也越大,如何平衡长期和短期,如何处理婚姻与事业,至今仍是每个男人女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只是现在我们很少看到在电影里花这么多功夫探索的了。这么多年来杨德昌一直都是我最热爱的导演,他最惊人的本领是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本质就是悲剧,这话人人都能说,但能把它非常具体的说清楚的,除了杨德昌我没见过第二个,像《牯岭街》《一一》这样的史诗,营造一个那样的环境,社会的文化的自然的,是上帝的工作。把一个庸常的内核剖开让人见到它的复杂,这不就是一切文学艺术的本质么?而在一个庸常的命运之下,把人生玩出花来则是人生的本质。


我至今都记得得知杨德昌去世的消息,我感到悲伤难过,是我第一次感到一个和我毫不相关,素未谋面的人死了时的空虚,好像自己的某一部分也被带走了,那种感觉持续了好多天。直到如今也还是觉得惋惜,天妒英才,真正的大师离世了,留下一堆垃圾导演来糟蹋钱,浪费时间,继续恶心观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