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归来>的B面--没有讲出的故事

2016-05-18 林愈静 读书看电影

《归来》不算坏。是《幸福时光》和《千里走单骑》的水平。
这个简单到一张纸就可以写完的故事,拍成电影,吸引人看下去,说明导演还是有功力的。可以说是升华了原著小说。

看完也许有人会问:结束劳改后的陆焉识真的可以那么一往情深的爱他已经有点儿精神病的冯宛瑜吗?问这个问题的同时,这部电影的B面就开始了---这就是导演的用心之处。

电影对于苦难,一点儿也没涉及,对幸福也一点没涉及,他拍的是日常。瓶瓶罐罐,洗菜做饭,喝茶聊天。因为对苦难涉及的多可能不能公映,而描述幸福显然是种背叛。


但草蛇灰线,时时处处又都在暗示观众那没有拍出来的故事,像《红楼梦》,表面上是大家庭的生活,可是读完仔细想想,字面的背后,惊心动魄,比恐怖小说还要恐怖。


最集中的当属读信和看照片,弹钢琴也是。从这些照片,信件,钢琴,你可以勾勒出他们的爱情,他们的生活,他们曾经是多么幸福美满甜蜜。这些补白完成,你就能回答一个问题,为何他们二十年不见,仍然可以如此相濡以沫--这就是爱情,以毛泽东为首发起文革的这群土包子,是不懂这个的。一辈子也没尝过爱情的滋味。

在这部电影里,张艺谋再次展现了他的大师风范,克制的抒情,举重若轻,将苦难和眼泪尽量朴素的讲出来,这种节制和压抑,令人心酸,当我看到陆焉识找到旧同学(陈小艺饰)借照片时,女同学告诉他,照片中的余大卫自杀了。陆焉识听了默然。黯然。没说什么。

他为什么自杀?这一句话的份量有多重,现在的九零后零零后不会明白,八零后也好不到哪儿去,中国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善忘,忘记历史。等这批老人死掉了,这段历史可能就真的湮没。

余大卫,我们从这个名字就能想象,这是一个留洋回来建设祖国的留学生,和陆焉识一样,照片是他们一起的留影,像余大卫,陆焉识这样的人,是不会像郭沫若这种人一样做走狗留学拍马之辈的。他们肯定不服气,看不起毛的政权,看不起工农兵,面对荒唐的世界,充满嘲讽与抗议,然后被劳改了,而且是十年,可以想见『罪孽』之深重,钱钟书也不过三五年的干校。陆焉识是劳改,捉拿时当重犯一样--而他不过是个戴眼镜的知识分子,文弱书生而已。

在那个非常时期(从影片判断,应该是66-76的十年,他全赶上了,也许文革前的土改,镇反时他的厄运就已经开始)能活下来的人,靠的是信念,相信自己的年纪和身体,能撑到毛死,运动结束,一切回归正常。除了信念,还有最重要的,就是亲情,爱情。运动结束,自己的生活能重回正轨,才值得坚持下去,如果恋人朋友,妻子儿女和自己划清界限自保(是那种真正的决裂,大难来临各自飞那种),伤害太深,刚烈的人,也许会觉得活着无意义,在百般羞辱,群鬼当道时,稍微松懈,就自杀了。老舍就是这么选择的。

从读信中看出,陆焉识显然是个以柔克刚的性格,豁达乐观,坚持原则,和原则过不去,但不会和自己过不去。除了这些性格因素,还有就是火车站送别,他没有绝望,因为他知道妻子还在等他,妻子相信他,理解他支持他。所以劳改时他心态积极,写东西鼓励自己活下去。他活下来了。

全戏拿捏最好的两幕,其一是:陆焉识第一次回家。陈道明演的也好,很真实,那种喜悦,热烈的思念,十年未见的离别苦,压抑的泪水,一下子出现在一个普通的场景里。这一幕巩俐倒是不需要特别的表达,她已经不记得陆焉识的样子。另一幕是陆焉识弹钢琴,这一幕里,压抑了二十年的泪水终于喷涌而出。到此为止,就算冯宛瑜至死都认不出他,也不重要了。

不怕得罪人的说一句,这电影不是拍给年轻人看的。
这其中的沧桑,这里的细微末节,要想真明白,还要好几年。

有人不满《归来》这部电影自我审查,删减或者根本没有拍比较敏感的部分,但是戴着脚镣跳舞未必是种束缚,条件作文反能更显才华。我不是鼓吹电影审查制度,而是说张艺谋找到的这种表达苦难与浩劫的方式,这种角度,这种叙事,的确是大师风范。说到审查,影片中举着语录本大唱语录歌的场景,在中国,真的已经是很大尺度了。

希望这部点影可以引发更多的思考,希望那些希望回到毛时代的人,不要忘记过去。一个原本美满幸福的家庭就这么毁掉了,打碎这美好而成的一出悲剧,又在人的坚定信念和忠贞的爱情中开出花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