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除了《流浪地球》,还有什么值得一读的科幻小说?

高一 温毅航 华南师大附中图书馆 2022-05-22

截至2019年3月19日,

今年热映的《流浪地球》

国内票房成功突破

46亿!


这部电影的原型是科幻大师刘慈欣2008年出版的同名科幻小说——《流浪地球》。


本期推送主要为大家介绍华附图书馆里优秀的科幻小说。



1

《蝴蝶》

索书号:I247.55/L717 


科幻大师刘慈欣的《三体》和《流浪地球》,让人叹为观止 。 但刘慈欣其他的作品也非常给力,《蝴蝶》就是其中之一。


自己所做的一切,只能让事情发生了无法预测的连锁反应,而正是这种蝴蝶效应,让他失去了一切。这却是他唯一能做的。


人的力量是渺小的,混沌效应不是人可以预测的,命运就是一个大混沌,真正可以相信的也许只有量子理论的“测不准”原理吧。没有人能够做到主可以做到的事情,当他认为自己是主的时候,其实他已经变成了一只蝴蝶。



2

《蒲公英王朝》

索书号:I712.455/L763


作者是美国籍华裔作家刘宇昆 。在这部作品里,刘宇昆构造了一个十分庞大的奇幻世界,独创了自己的科幻流派——“丝绸朋克”。 


《蒲公英王朝》是一个系列的书籍。我们图书馆藏有系列的第一部《蒲公英王朝:七王之战》。


《蒲公英王朝:七王之战》是刘宇昆酝酿多年的长篇处女作,刘宇昆在书中构建了一个由众多岛屿构成的神秘国度——达拉群岛。在这里,神祇与人类共存,海底修建有连通各岛屿的隧道,有用来运输作战的热气球、飞船、潜艇,战士乘着风筝战斗。在这里,无数英雄正在上演传奇。



3

《移动迷宫》

索书号 I712.455/D12 


作者是美国作家、编辑詹姆斯·达什纳。


《移动迷宫》有三部,属于“反乌托邦”类小说。


《移动迷宫》系列全书一直在提醒我们:

到底什么才是真实的?

我们是否可以相信我们的感觉?

我们究竟是依照什么来确定与同类的亲疏?


深陷迷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内心深处一直有个声音暗示你永远也走不出去。



4

海底两万里

索书号:I565.44/F19 


说起科幻书籍,不得不提的是凡尔纳的经典巨作《海底两万里》。仔细想想,这本书可以说是一代人的回忆。


刘慈欣认为,在作者的时代是机器时代,这些机器所表现的,是人类初见科技时的惊喜,这种感觉是科幻小说生长的土壤。


每每遇到生活中的不顺,我们都可以拿起这本书,把自己想象成书中的主人公,或者是鹦鹉螺号上的幸运一员,去海底畅游一番……然后,然后再回到现实世界,去勇敢的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5

《1984》

索书号:I561.45/A38


英国作者乔治·奥威尔在1948年写作了这本长篇小说《1984》。作者将年份后两位数颠倒过来,成为了可以预见的未来的1984年,足见本书的讽刺意味。


有些作家认为,《1984》的出现,使真正的1984没有成为“一九八四”。《1984》除了带给人想象的享受外,还有其他文学体裁所达不到的现实力量。


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这个充满荒诞和恐怖的氛围中,读者无时无刻都感受着丝丝寒意。


END


排版:温毅航

责编:林翠贤



↓精彩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