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定格 | 在华附图书馆发现最好的自己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读书,是一种美好的缘分,是自己与灵魂的遇见。阅读是人类向外展望的窗口,青少年时期,更应是广泛阅读,从书本中增长见识,开拓视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所以,一所学校应有资源丰富的图书馆,宽敞舒适的阅读环境,来提供给学生自在阅读、互动交流。




如果你对我校图书馆的印象还停留在2018年前,走进如今的学校图书馆,恐怕会有些吃惊。2019年5月28日完成了馆舍现代化改造后,图书馆内外焕然一新,对原有的大部分库室和空间的功能进行重新设置,更新了所有的阅览桌椅,增加了许多实木大书架、休闲沙发,实现了全馆中央空调开放。   



巨大的透明玻璃外墙是新图书馆最大的特点,采光极佳,大方美观,每当从书海里抬起头,都能看到开阔的校园,和天上舒卷的云。




新的图书馆不仅为孩子提供了更宽敞的学习与分享空间,也更加适合开展合作式的教学活动、社团研习活动,提升孩子们团队学习与合作的能力。周一至周六,大部分学习空间从上午7:30-13:00、下午14:00-19:00的时间段向师生开放,以满足新高考“走班制” 的自主学习需求。


林运卓馆长接受了我们info杂志社小记者的采访时,向我们介绍:学校图书馆已从传统的借阅场所,转型为课程服务、空间服务的读书馆。虽然图书馆与读书馆仅仅一字之差,但其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把学校图书馆建设成读书馆是人性化的体现。“图书”是物,是一个名词,“读书”是动宾词语,是指人在学习。 华附图书馆根据新高考改革顺势而上,以书为媒,规划新书展示区、藏书区、自主阅读区、网络学习区、学习空间、咖啡水吧、朗读亭以及听书馆等功能区,整合多个厂家的智慧图书馆方案,打造开放、智能的学习中心



清晨7点30分,

门扉轻启,

图书馆醒来,

时光开启了延展。

迎光明照亮书籍,

引清风驱散炎热,

只待学子徐徐而来。



走进图书馆,你会发现,馆内视野和采光极好,大片落地窗,标志性的大书架。大厅里,灵活使用不同的展架、道具来陈列新书,让读者一进图书馆便有强烈的场景感,激发大家的阅读热情。






大开间、开放式的学习交流、自主阅读区,读者身边摆满新书、杂志,人在书中,处处有书,时时可读;伸手可及,随手可取。 







在大空间中,当读者选到一本心仪之作,站而累、走而远时,书架前的座位就显得颇为贴心,有益于提升读者的阅读观感,增加黏性。









黑白搭配的博古架、原木桌椅和岭南园林摆件,以简约的设计手法表达了每个华人心中的东方情怀,简洁不乏韵味,摒弃繁冗复杂的装饰,用素雅的色调和干净利落的线条,表现一种由古典美和现代美相互融合的温柔力量,营造出如水墨画般朦胧的诗意美。在这里,儒雅的新中式格调,感染着学生向美而生、与美同行!






这里取名“阳光阅读区”,是整个一楼区域因为玻璃外墙的存在而沐浴在阳光里。每隔几步还能看见别具一格的摆件或憨态可掬的多肉植物。在这样的环境里读书确实能让人心生愉悦。






随处可见的绿植与恰到好处的艺术灯光都是新馆增色的极佳点缀,让人阅读之时得以享受极致的舒适环境。








在师生共用的阳光阅读区 设置“教师书架”,整面墙的顶天立地的大书架。这是教师的“秘密书房”,认领书架的老师会标明这个书架的主人是谁,有自撰的个人介绍:我的读书故事,有该教师“我读过的书”、“我推荐的书”,还有从家里带来分享的“我的私人藏书”,让老师读书的状态成为学生读书的榜样。来,找一找这些书架的主人,有你的老师吗?渴望遇见名师,遇见更好的自己!


教书的人,要多读书,时刻不停地读书,这既是一种本分,也是常识性的真理。为什么教师这个群体中会有名师?原因就在于当他人将书弃之不顾或中途舍弃的时候,独有这些人与书相伴、不离不弃。他们可以在学生寻找社会之门的时候,成为他们的引路人;他们可以在课堂上旁征博引,让知识之光满溢课堂;他们由“教书匠”蜕变成教育家。

 

图书馆设置了多个小型的学习空间、户外讨论与角色扮演区、社团活动俱乐部,鼓励开展主题沙龙活动、小组学习,让更多读者相互影响,然后促成彼此的成长。林运卓馆长带着我们走进一楼的读者俱乐部,他动情地说:“在遇见了最好的别人的时候,往往也就遇见了最好的自己”。校园里的教育风景,就是“恰好路过”。对于图书馆来说,就是:恰好路过一本好书,恰好路过一个看书的人。因此,书和读书,其本身要尽可能成为教育的环境和资源。


共读,不孤读。大家一起来,阅读更精彩!




读者俱乐部除了台阶、沙发,地面上还放置了布艺坐垫,读者随手拿起书,席地而坐就能开启舒适的阅读“模式”。




深度学习驱动下的校园学习空间变革不仅是物理环境的变革,同时也是学习氛围的重塑学习资源的重组,实现了空间与学习的双向联动,从而推动学校教育更进一步的发展。




瞧,主题教研活动。这里也是老师专业探索与交流的成长空间。



三四楼的小型学习空间,非常适合小组学习、团队学习、走班制教学。





作为培养孩子们信息素养的重要空间,这里配备了充足的电子查阅与互联网设备,全馆免费WiFi覆盖,支持孩子们将自己的好奇心转化为钥匙,开启探索世界的大门。



哇哇,这里还是我们抢机大战的 电子阅览室 吗?




自助借还书机、馆藏查询机、图书消毒仪、电子书阅读机、听书机等各种智慧图书馆设备应有尽有,刷卡、人脸识别,或者使用掌静脉均可秒速借还书籍。图书馆还开发了学习空间管理平台,每学年结束时为你送上私人定制的《图书馆学习报告》,包括你来图书馆的次数、时长,你借还阅读的书籍、参加主题沙龙活动、预约使用学习空间、使用网络等等大数据分析的报告,帮助你了解自己、认识身边善于利用图书馆的学习达人。




也许看书时间长了,眼睛累了,让我们一起来朗诵吧!



朗读者,一个人,一段文,用声音传递温暖,让朗读成为一种习惯。



校歌 装饰墙,“进德修业,格物致知”。这里,记录我们求学问道的记忆。 



我校图书馆林运卓馆长,副研究馆员,是中国图书馆学会第八届学术研究委员会委员、广州教育学会中学图书管理专业委员会创始会长,出版了多部阅读推广专业著作,曾被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小学图书馆委员会评为先进工作者。林馆长在接受info杂志社采访时说,我们相信“空间即教育”,但更清楚老师与孩子才是学校的主人——这个空间的设计必须完成他们的期待,并最终成为一个成就孩子的所在。它的形态应该支持着课程开展的方向,同时保证充分的实用与美观,既发挥“学习中心”的功能,又有美育之职能。环境育人的功能,要在图书馆这个空间,发挥最大的教育效应。一个常去图书馆的学生,就是一个会自我教育的学生,就是一个你可以放心的学生;一个学校里,学生都愿意去图书馆,这就是一个有良好教育的学校,就是一个社会可以放心的学校。


学校面向未来的一个重要尺度,是我们给予孩子一个怎样的世界。

我们开始改造设计学校图书馆的工作,也是一场认知教育的探索之旅。

 

是的,我们愉快地到图书馆志愿服务、或自主经营咖啡吧、自主组织文化沙龙活动,预约学习空间小组合作学习,恰好遇见优秀的同伴,让每个人成为更好的自己!最好的成长,都是自我教育的结果。



校友们支持母校图书馆建设,从一人多次捐赠并带动一个小组、及至整个班集体参与捐赠活动,并邀约到母校图书馆开展“读书时光”主题沙龙活动,又何尝不是一种恰好遇见优秀的华附人、发现更美自己的自我教育路径呢?


遇见优秀的华附人

一块做好事


翻开书籍,有些文字总能直击我们内心最为隐秘或难以言表的情感,阅读着它就像阅读着自己。在静默中听作者低声呢喃,好似与挚友促膝长谈。正如木心所说:“凡是令我倾心的书,都分辨不清是我在理解它呢还是它在理解我。”和我们说说你最喜欢的一本书吧,把它的魅力向更多人展示。

最好的感情,是我愿意说,你愿意听。约么?





图书馆与教学楼之间的风雨长廊也同步建设完成了,学校真贴心!无论狂风暴雨,无须踏水而来,寻墨逐香,什么都不能阻挡我们学习的步伐。

风里雨里,

我们在图书馆等你!

从此,发现最美的自己。


文字:华附info杂志社 吴芷婧、何颜等
摄影:江新昊、赖琳、华附摄影社
编辑:林翠贤


↓精彩推荐↓


华南师大附中图书馆 微信号:hsfzLib

官方微信,定期发布美文选粹、好书资讯和图书馆资源动态,提供馆藏书籍查询、个人借阅查询与电子书刊在线阅读服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