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手笔,大智慧”----四川珙县孝儿镇垃圾分类探索之路

2015-08-05 谭友昌 邹忠琼 零废弃联盟

摘要:

四川省宜宾市珙县孝儿镇宁泰社区是一个辐射5万多人口的中心场镇,伴随城镇化及大型火电厂的进驻,社区居民和流动人口激增。孝儿镇常年垃圾下河、垃圾围镇,臭气熏天,社区矛盾突出。为此,2007年珙县政府与香港社区伙伴合作开展孝儿镇垃圾分类试点项目。该项目历经8年,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垒土起灶点把火:购置配套基础设施,建立垃圾清运管理机制,开展环境教育培训,动员全民行动参与,2010年社区环境卫生得以初步改善;第二阶段,拾柴添薪加把火:巩固强化,加大宣传力度和范围;第三阶段,慢火细熬社区粥:将社区垃圾分类的覆盖范围拓展至城乡结合部及新区,开始尝试以镇政府为首的探索垃圾分类收运体系优化、降低运作成本的项目,在宁泰社区开展自我教育活动,探索社区内部循环、社区与个人源头减量实践以及对消费文化的反思。


项目背景:

孝儿镇,位于四川省南部,地处南广河畔,距珙县县城50余公里,幅员面积74.3平方公里,镇辖21个行政村,一个社区(即宁泰社区,香港社区伙伴合作项目的承接地)。宁泰社区是一个辐射5万多人口的中心场镇,社区内有9条街道、6个居民小组、5所学校、26个机关企事业单位、600余户个体工商登记户。

自1999年9月香港嘉道理慈善基金会与国家卫生部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司合作援助孝儿镇农村发展项目,到2013年11月香港社区伙伴与孝儿镇宁泰社区合作“垃圾分类,源头减量”项目,历经了14年。其中垃圾分类项目从2007年香港社区伙伴与珙县人民政府首度合作实施“孝儿镇垃圾分类项目”,到2013年11月香港社区伙伴与孝儿镇宁泰社区再度合作实施“垃圾分类及源头减量”项目,经过了8年的实践,项目工作人员和社区居民共同合作。项目增强了民众的环境卫生意识,促其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更好地推动场镇垃圾管理向无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方向发展

案例描述:

1) 垒土起灶点把火:

2007-2010年为垃圾分类第一阶段。项目组建了一支垃圾分类队伍,成立各级垃圾分类办公室,配备可堆肥和不可回收车各1辆、环卫工人清扫保洁车6辆,每天下午4点定时收运居民产生的垃圾;沿马路修建了22个垃圾池,还在各街道设置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箱。

垃圾分类缺不了社区的参与及互动,为此项目组动员社区力量成立垃圾分类监督小组、志愿者团队,在半年时间内,每天下午随车指导、督促居民分类,平时到居民家中宣传指导居民分类,给社区居民、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垃圾分类相关培训15期。这项工作持续到2008年火电厂进驻孝儿镇,才显出成效不足:一是火电厂投产,社区流动人口急剧增加,占地致越来越多农民搬迁进驻社区,常驻人口由 2000人增加到5000人,流动人口7000人;二是伴随着城镇经济的急速发展,原本安宁的社区慢慢被商业化、城镇化,人口流动频繁,生产方式与生活消费都发生很大变化;三是跟踪研究发现:即使社区做了垃圾分类,但是垃圾总量、人均垃圾量都在不断上升,原本计划使用22年的填埋场,4年后已差不多填了一半。

回望过去的四年,场镇卫生虽得以改善,但火电厂建设带来的流动人口不断变化造成了垃圾总量及人均量不断增加,新增的社区及城乡结合部未分类的垃圾也纳入场镇垃圾处理中,社区河道及垃圾场环境卫生及安全性能差等问题都倒逼着合作双方思考如何应对,故而进入了第二期垃圾分类拓展及减量的实践阶段。

2) 拾柴添薪加把火:

2011-2012年为垃圾分类拓展及减量实践的第二阶段。该阶段除了巩固前一阶段垃圾分类成果外,还针对不同对象开展了一系列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采用多样化的宣传方式:从文艺节目到艺术展览,从大型宣传标语到发放分类手册,从参观垃圾填埋场了解现状到外出参观学习现有解决垃圾问题手段和经验,从组织了解环境保护的意义到生活体验积极营造“理想的社区”等等。与此同时逐步拓展新区和城乡结合部的垃圾分类处理,开展垃圾分类及源头减量的各类培训,组织社区居民进行生活方式调查、健康消费培训,使得每个参与的个体均发生了变化:从对垃圾分类不理解、不习惯、不支持、观望的态度转换为对垃圾分类的认可,进而形成良好的自觉行为习惯,社区卫生费的收缴总额也由往年的2万增至5万多。

第二阶段,孝儿镇加大了对有毒有害垃圾的大力宣传,确保远离水土,谨慎处置;对于可回收垃圾,则倡导居民分类变卖,2013年初社区的回收站由3家变成6家,回收种类亦在增加;对于可堆肥垃圾,用于堆肥、沼气沤肥、鱼塘再用以及楼顶果蔬花草的有机肥;对于不可回收垃圾,采取卫生填埋的处理方式。

据2012年3月和2012年11月两次统计,孝儿镇年人均垃圾产生量为0.34吨(即每天孝儿镇产生的垃圾总量为9.765吨),社区每吨垃圾处理成本为110元。然而垃圾的收集转运处理成本越来越高,谁该为此买单?社区内部的循环如何在城镇发展中实现可能?社区人员的流动与骨干精英的流失越来越快,社区如何实现自我教育?环境保护如何走向心灵环保,我们期待的社区幸福生活是什么?面对一系列疑问,项目又开始了第三阶段的工作。

3)慢火细熬社区粥:

2013-2016年为垃圾减量实践与社区营造第三阶段。项目首先对社区居民“垃圾分类回炉培训”,从中挖掘社区骨干,组织骨干对社区环境进行考察,从垃圾源头到垃圾处理末端去体会“垃圾分类及减量”的重要性,同时在庆祝节日之际开展有关垃圾分类的各类活动,既融洽了各社区组织之间的关系,又增强各团队间的凝聚力;其次,鼓励孝儿镇镇中学和小学的师生通过申请小额基金开展“垃圾分类及减量”的环保宣传与环保课活动,以实现“小手牵大手”环境教育目的;再次,利用地区高校资源对社区居民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讨论如何做到家庭和谐、如何教育好子女等热门话题,增进家庭与邻里的关系。2015年初,通过“挎篮买菜,不用胶袋”等活动向社区居民倡导少用或不用塑料袋,以达到生活垃圾源头减量的目的。

第三阶段仍继续探索的方向,一是完善沼气沤肥、鱼塘与楼顶菜园种养殖的厨余再用的循环模式;二是开展爱家乡与爱生活的系列活动,提升居民环境意识;三是开展社区手工坊,探索利用废旧衣物进行手工改造,在社区内循环,以期达到废物再用的目的;四是优化垃圾收运流程,探索经济、社会、环境三成本与效益间的平衡,探索可持续运作模式。

4)社区中的经验谈:

一个街道、一个社区,难在口味不一,难在社区的人不断变更,难在大家随外部环境不断变化。故此,如何调整和应对就变得很重要:

注意观察,及时调整:过程中动态调查评估社区居民的需求变化,对于居民当下关注什么,需要做出准确的了解与判断,并及时做出调整与回应,才能吸引居民参与共建。

垃圾进出,哪来哪去:对于乡镇的垃圾,我们遵循“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的原则。即从土里来,回土里去,从厂里来,回厂里去;我们鼓励本地消费,地产地消,以实现有机健康消费,让湿垃圾能转化成肥滋养土地,减少对外部工业化食材的依赖;推动干垃圾的回收再利用,激活回收市场体系,又能提供就业。

垃圾去留,有门有道:对于废弃物,实行“村分类、镇收集、县处置”的模式。为探索可持续的运作模式,我们在社区倡导废弃物就地就近处理,减少对外运输;我们鼓励源头分类,末端分散多元的处理方式,以降低集中后因乡镇配套及技术缺位而带来的环境风险。

社区为本,教育为先:教育要以社区内部的资源为主,外部力量为辅,发展社区自主行动和社区自组织,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时间久了,不断发酵的社区氛围,对居民有熏陶的作用。

网络平台,借势借力:社区不能孤军奋战,他需要良好的网络平台,在平台上可以打开视野、转变思维、获得行动建议,当然还有同路人的支持与陪伴。所以要推动与营造良好的垃圾支持网络,各个社区才能相互借力走得更远。

孝儿镇的“垃圾分类,源头减量”项目项目仍在进行,需要不断调整工作思路便于及时应对外部环境的改变,尤其是人们生活方式改变带来的垃圾问题。

这一切任重而道远!

执行团队:

2007-2010年第一阶段的合作主体是珙县人民政府,具体执行是由珙县人民政府扶贫办下设的扶贫对外发展项目办公室牵头组织实施,奠定了孝儿镇宁泰社区垃圾分类的基础。

2011-2012年第二阶段的合作主体是珙县孝儿镇人民政府,具体执行是由珙县孝儿镇人民政府下设的项目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社区居委会及各部门配合。

2013-2016年第三阶段的合作主体是珙县孝儿镇人民政府及孝儿镇宁泰社区居委会。孝儿镇人民政府下设项目办公室推进垃圾收运体系的优化及行政法规机制等配套支持;宁泰社区居委会侧重社区自组织的培育及居民的环境意识教育推进。

零盟将陆续分享零废弃实践中的中国经验,感谢全球绿色资助基金会(GGF)对本项目的支持,感谢自然之友提供的网站传播渠道。

如果你有好的零废弃实践经验,欢迎和我们联系,tianqian85@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