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成果选介(2016年1-2月)
1.《现代科技与伦理互动论》(人民出版社,2015年8月第1版)
该书以科技与伦理的关系问题为研究对象,梳理了中西科技发展与伦理变迁的历史脉络,阐发了科技与伦理之间的逻辑关联,并从文化学、哲学及系统科学等多学科视野探讨了科技与伦理互动的理论基础,分析了现代科技与伦理互动的障碍、理念、原则及实践路径,对于建构科技伦理学学科、弥合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鸿沟具有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作者潘建红,武汉理工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伦理和应用伦理。已出版专著《现代科技发展与道德教育重建》等多部。
2.《分工与创新:发展经济学的马克思主义复兴》(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年12月第1版)
该书以“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为基本框架,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方法及数理模型、投入—产出分析、博弈论、价值链、区位分析等经济学和管理学分析工具,探讨了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分工发展、产业分工发展、城乡分工发展、国际分工发展等问题,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完全可以通过分工创新与新增长理论展开对话的观点,既为发展经济学在马克思主义层面上的复兴和重建提供了逻辑线索,也为解决发展经济学理论与现实脱节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周绍东,南京财经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
3.《刑事疑案适用法律方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1月第1版)
该书以刑法规范在刑事疑难案件裁判中的具体运用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热点案件争议观点和刑事判决书样本的实证分析,考察刑事案件裁判中的事实认定、规范寻找、判决书论证等刑法适用问题,不仅从宏观角度提出刑法适用的相关理念,而且从微观角度思考判决书的论证方法,丰富了刑法适用方法论,对司法实践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任彦君,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刑法学。已出版专著《数罪并罚论》等多部。
4.《习惯法的当代传承与弘扬——来自广西金秀的田野考察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第1版)
该书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为研究样本,采用参与式观察等田野调查方法,展示了“打茅标”、借贷、婚姻、互助等当代社会民事关系、社会交往、纠纷解决中习惯法的现实表现和当代传承,考察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对习惯法的肯定、认可和运用,分析了习惯法在当代中国社会的积极功能。
作者高其才,清华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法理学、法社会学。已出版专著《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瑶族习惯法》等多部。
5.《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1840-1949)》(人民出版社,2014年11月第1版)
该书考察了近代以来中国民主思想产生、发展、演变以及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确立的历史进程,分析了“新民主主义民主”、“新民主主义民主思想”等概念,研究了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上的一些重要问题,探讨了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发展演变的基本线索、历史分期以及各时期的主要内容,构建了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的基本内容体系,提出了应该对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进行整体认识的观点。
作者方敏,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已出版专著《“五四”后三十年民主思想研究》《中国历史人物研究论辩》等多部。
6.《秦至汉初历法研究》(中华书局,2016年1月第1版)
该书依据出土历简资料对秦王政元年(前246年)至汉武帝太初改历前的历法做了系统的探究,判定这一时期分三个阶段行用过不同的历法,三个阶段的起止时间为:秦王政元年至汉高祖五年(前206年)十二月、汉高祖五年正月至文帝前元十六年(前164年)、文帝后元元年(前163年)至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指出这三个时段历法的岁首建正、置闰规则、节气算法相同,但朔望月起算点存在明显差值,认为这反映了当时历法改革的基本情况,据此提出了应对这一时期“历法后天”进行探讨的观点。
作者李忠林,兰州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秦汉史和古代科技史。
7.《古都邺城研究——中世纪东亚都城制度探源》(中华书局,2015年5月第1版)
该书以揭示世界城市史上“华夏型”城市的起源为宗旨,以作为王都和国都的邺城为研究对象,论述了邺城的地位、兴建、建筑布局、都城制与空间结构,揭示了邺城城制所反映的天人意识和建筑理念,分析了邺城与中世纪东亚都城城制系统的关系,探讨了邺城城制对于现代都市规划的借鉴意义,总结了邺城建设与区域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有益经验。
作者牛润珍,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史学理论。已出版专著《汉至唐初史官制度的演变》《20世纪关于历史学理论的学术论辩》等多部。
8.《两宋生态环境变迁史》(全二册)(中华书局,2015年12月第1版)
该书以两宋生态环境变迁史为考察对象,阐述了两宋生态环境变迁史研究的范畴、理论与方法,分析了两宋生态环境状况以及生态灾害变迁轨迹,揭示了这一时期人与生态系统或人与自然之间动态关系的基本特点与规律,总结了当时人们追求“天人合一”或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一切关系和谐的基础等观点,并对两宋时期我国生态系统中的环境要素进行了整体评估。
作者张全明,华中师范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宋史、中国历史地理与生态环境史。已出版专著《宋太祖的人生哲学》《中华五千年生态文化》等多部。
9.《道教炼丹术与中外文化交流》(中华书局,2015年5月第1版)
该书以中国古文献资源为基础,结合其他地区的古代炼丹著作和相关文献,采用纵向梳理和横向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勾勒出道教视角下炼丹术与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些重要图景,并通过炼丹术这条中外文化交流纽带,考察了古代中国与印度、波斯、阿拉伯、东南亚等地区所发生的文化、科技和医药学等方面的相关交流情况,探讨了这些交往所引起的文化效应及其历史贡献。
作者韩吉绍,山东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古宗教史、科技史和思想史。已出版专著《知识断裂与技术转移——炼丹术对古代科技的影响》《炼丹术与中外文化交流》等多部。
10.《西方美学中的身体意象——从主体观的角度看》(人民出版社,2016年1月第1版)
该书以主体观为尺度,系统梳理了西方美学中的身体意象,考察了从古希腊罗马、中世纪到近现代和当代的美学主体观之发展,并从终极关怀层面回答了人究竟是什么、我们的归宿又在何处等问题,重构了西方历史上长期延续的身心之争,再现了西方美学中的身体主观意象,确认了身体在西方美学中的本体论地位。
作者王晓华,深圳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学和美学。已出版专著《个体哲学》等多部。
11.《审美形而上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15年12月第1版)
该书从审美形而上学的问题域切入西方美学史,梳理西方美学史将“美”、“艺术”与“形而上学”相关联的审美形而上学建构历程,指出现代美学对传统形上美学的继承和发展,特别对以杜夫海纳等为代表的现象学美学、海德格尔存在论美学和伽达默尔解释学美学的形上倾向进行了剖析,探讨了后现代领域中审美形而上学的意义及其可能性。
作者李晓林,厦门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现代文论和美学。已出版专著《审美主义:从尼采到福柯》《个人完美与人类团结:罗蒂“诗性文化”的双重维度》等多部。
12.《挑战、变革与提升: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广播电视舆论引导能力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第1版)
该书以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广播电视舆论引导能力为研究对象,一方面从媒介融合的概念入手,梳理媒介融合的内涵,阐释舆论、舆论引导和大众媒介之间的关系,总结当前我国广播电视舆论引导的现状,论述媒介融合给我国广播电视舆论引导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另一方面还以国外媒体的新闻报道方式为例,分析我国在舆论引导方面可资借鉴的国际经验,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了提升我国广播电视舆论引导力的具体策略。
作者段鹏,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新闻传播学。
13.《汽车社会交通治理的伦理路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第1版)
该书从伦理视角审视汽车社会交通发展的现实问题,强调了伦理学在现代交通治理中深度参与的重要意义,考察了在伦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交通运输规划、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语境中开展交通伦理治理的可能途径,探讨了交通伦理审视的一般原则以及发达国家交通伦理治理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促进汽车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有益建议。
作者胡金东,长安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管理与公共伦理。已出版专著《多元交通一体化发展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汽车社会交通问题及共同体合作治理思路》等多部。
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6年3月29日学术资讯,重点文章推荐
更多内容请点击公众号首页菜单“全媒体”→“中国社科网”阅读
△ 来源:学术汇
随时随地浏览新鲜学术资讯,请点击下载“学术要闻”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