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涨姿势】西湖夜月、东岭朝霞……这些美哭了的汉州八景重现金雁湖大桥

2016-08-25 微新广汉

点击蓝字|关注新姐

广汉这座川西名城,置县至今(公元前201年——2016年)已有2217年历史。初名雒县,唐置汉州,民国二年(1913年),废汉州改名广汉,并沿用至今。境内文物古迹甚多,三星堆遗址更是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将广汉建城的历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此外,《汉州志》还记有名胜四十余处。其中,汉州八景更是家喻户晓,远近闻名,流传至今。


汉州八景(明嘉庆、万历年间所撰《汉州志》早有记载),为前人培植、建造的优美景物,供众观赏。因而明清两代曾吸引众多的名流学士,来此领略山川景物,酌酒咏诗,极一时之盛。故以后汉州八景代代相传,使人心向神往。可惜的是,这座名城几经沧桑,昔日景物,早已湮没,有的虽有遗迹,但已景物全非,今人多不知旧时八景何在。此番重新修建的金雁湖大桥上,用石雕重现了汉州八景。



汉州
八景之一
西湖夜月



西湖,又称房公湖,即今广汉市房湖公园前身,为唐代房琯率众所凿。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琯被罢相,后为汉州刺史。琯为消愁和美化自然环境,利用西部(包含今桂花街、西康路、金雁公司,和东南乡和平村的冯家洞子及杨柳湾等地)的沼泽洼地,面积千余亩,修成此湖。


清乾隆年间,汉州知州张珽,曾在今西外变电站附近立碑,上刻《房湖记》。至民国以迄解放后的五十年代初,上述地区大都还是冬水田。


西湖,依其自然地形,低成湖,高垒岛,湖行舟,岛构亭,湖岛回环,交错对峙,湖内岛屿星罗棋布,每当皓月高悬、静影沉壁、天光、云影、桂棹、清歌,更是一派宜人景色。湖成,房琯和友人常到此赏景弹琴作诗作画。


房琯诗曰:“高流缠峻隅,城下缅丘墟。决渠信浩荡,潭岛成江湖。结宇依回渚,水中信可居。三秋气不蒸,四达暑自伹。同人千里驾,邻国五马车。月出共登舟,风生随所如。举麾指极浦,欲极更盘纾。缭绕多宛折,夜静情有余。遭乱意不开,使我忧更除。”可见西湖之美,连罢相后的房琯于此也早巳乐极忘忧了。


此后,杜甫、李白、苏轼、陆游等著名诗人,曾亦先后到此赏景作诗。如陆游的诗: “房公一跌丛众毁,三年汉州为刺史,绕城凿湖—百顷,岛屿曲折三四里。小巷静院竹穿林,危榭飞楼压城起。空蒙烟雨媚松楠,颠倒风霜老蒹葭。日月苦长身苦闲,万事不理看湖水。向来爱琴虽一癖,观过自觉知夫子。昼船载酒凌湖光,饮公乐欲千万伤。饮息风流今未泯,两川名酝避鹅黄。”由此可见当时西湖之胜概。宋熙宁中地方官乃秦垦西湖为田。


今日之西湖旧址,已成为广汉闹市之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工厂商店林立,街面宽洁,绿林成行;桂花街, 楼阁连云,百业兴旺,但是对曾经西湖的留恋,至今萦绕在广汉人的心中。



汉州
八景之二
东岭朝霞


东岭,即今连山、松林境内山脉。连山络绎,如列画屏。每当天曙,霞彩斑斓。山下有大小涌泉。每逢春暖花开之时,东岭游人如织。宋代文同、任道,现代张大千等文人墨客曾畅游其间并留下佳句、墨宝。


东岭朝霞指的是连山以东的山川景色。连山,是中江通汉州去成都古驿道上的重镇,又是坝丘间农副产品和日用生活物资集散的要地,自古至今甚为繁华。该镇由东往西,长约两余三里。东临涪水(又名绵阳河,亦曰后江,今名绵远河),有石桥跨越三百余米宽的河面上,实为壮观。诸葛亮伐魏曾于此屯兵。


连山之东,高低远近二百一十五座峰峦,山连山,山接水,宛如画屏。远近诸山,林木葱笼,蜿蜒起伏,指日参天;沿山脚一带,果树成林,阳春三月,桃红李白,竞妍斗艳;凉秋九月,桔实累累,万紫千红。每当朝阳升山,霞光万丈,七色缤纷,透过山林,射入水面,山光水色交相辉映,令人心快神爽。《汉州志》有庠生邓子骏诗:“锦城之北雒城东,光腾猎火一山红,初疑丹灶烟光起,又疑赭鞭催太空。五色峥嵘龙鳞瓮,恍惚女娲炼石处……。”景色变化无穷,可见东岭朝霞之一斑了。


连山之东,山水之间,有大小涌泉,泉水终年常丰,人们皆叹为奇观。宋治平二年(1065年),汉州通判文同,游涌泉观,题诗二首:“谢公携妓入东山,我爱烧丹道土间。故引笙歌访仙境,相将醉倒白云间。州城东北有溪山,引我来因政事间,同倚萧台望斜日,起尘埃处是人间。”今日涌泉已被誉为“川西第一泉”,涌泉之水,已被专家评为最佳饮用水。


民国33年(1944年)农历2月19日,名画家张大千由县人冯灌义(书画家)等五人陪同游赏连山桃花(当时松林属连山)。大千先生连连赞美:“是快游!是壮游!上海龙华的桃花只是疏疏落落,连山却是桃花之海。”过去东岭,人口稀少,林木参天,山无耕地,大气净化,景色优美。以后,人口日增,耕地上山,林木日减,水土流失,景物大为失色。虽今之东岭仍在,朝霞也有,可是已看不见以往的壮丽景色。但有幸者,今天的东岭已在绿化,沿山一带果树增多,每到三月桃红李白之际,前往赏花的人又是络绎不绝了。



汉州
八景之三
金雁晴澜


金雁指的是北门外之雁江,即鸭子河,又名湔江。雨过天睛,澜光皱碧。


南宋祝穆《方舆胜览》载:水中出金雁,因以名雁江,其江上之桥,亦名金雁桥,因雁江之上,虹桥跨水,恍如雁阵横空,气势磅礴;值宿雨初收,睛空万里,迥澜皱碧,得日光激射成纹,时有水中倒影,如盘如炬,鱼游水底,水鸭沉浮,渔舟逐水,游人如织。远观东岭诸山,清晰如洗,宛若画屏,令人赏心悦目。


今天金雁晴澜仍不减当年。随着城市的发展,广汉城现在正溯河而上,不断发展,桥梁也越来越多,到现在为止,雁江上现已九桥并架,实为壮观。尤其是今天通车的新金雁湖大桥,又为雁江增添一处胜景。



汉州
八景之四
奎楼文笔


城东南隅,奎星阁凭城插空,矗立如文笔然。(解放后被毁)


奎楼指的是城东南角,城墙转弯处的奎星楼,又名奎星阁。嘉庆《汉州志》绘制的奎楼图为六角楼,计四层,高约十三米(包括奎楼顶尖),有梯通上顶楼。上悬“奎星阁”三个大字。飞礴翘角挂有铜铃。奎星塑像子顶层之中,高约一米五六,双目注视北方,左手执斗,右手执行珠笔,雄姿庄严,欲跳欲跃。因奎楼建于城墙之上,更加显出高插云天的壮观,十里之处均可望见,犹如文笔一般,故称奎楼文笔。


登楼远眺,连山苍翠诊俺,湔、雒诸水,襟抱回环,美不胜收;至晚,州城内外,万家灯火,尽收眼底,仰望太空,星月交辉,真使人留连忘返。相传,昔日曾有不少学子,登楼祈祷奎星,盼望文运通达,如果奎星朱笔点不到自己,那便考场无望了。故有“任你文章高北斗,只怕奎星不点头”的口语流传。


奎楼结构严密,木质坚硬,年久如故,虽几经培修,楼的风貌仍如原来一般。以后,因年代久远历经地震,楼身有所倾斜,直到五十年代,才被拆除。旧址为今之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导航台。



汉州
八景之五
卜台示印


即汉代哲学家、蜀中隐士严君平卜卦台(解放后遗址被毁),在古金雁桥东,土台高数丈,形若印形。唐张九龄、岑参,宋吕光弼、陆游,清李调元等均有诗词颂之。


卜台示印指西汉严君平卜挂台。遗址在今金雁桥西北、广木公路左侧十米处(即澳门路出口处)。


严君平,西汉隐士,临邛(今邛崃县)人。他姓庄名遵字君平。后因避明帝(刘庄)讳,改称严君平。其时,曾隐居雒城沉犀河(即坪桥河)西岸茅舍。因他善观求卜人的神态举止,知其内心世界中的矛盾,就可测算出问事之八九,故卜者甚众。


《汉州志》载,郭印的《卜台记》说,汉州雁桥东,有真君卜台,高丈余,若印形。相传州治多火灾,真君凿井于市,上应七垦,构指南方,以压胜之,故称仙井。真君之德荫被广汉尤厚。自昔至今,越千百年,卜台、仙井,湮没久矣。后州人往往逢灾,太守王公,乃如其说,汰故湮井,于是灾悼不作,民皆安堵。便筑台修祠,绘真君像于其上。君平卜筮,极数知来,洞照吉凶,使人知其趋避而已,旨为教化。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弟言依于顺,与人臣言依于忠,各因势导之以善。日得百依自足,则闭肆下帘,而读《老子》。


严君平的风教和道旗品格,足以激浊扬清,为后世敬仰。故后人善其住处,取名君平街(又名台湾路),在卖卜处建卜台。明万历年间,知州王大才,建君平祠。李白、岑参、陆游、李调元等,均有诗怀在于他。如李白诗:“君平既弃世,世亦弃君平。观变穷大易,探元化众生。寂寞缀道论,空帘闭幽情。驺虞不虚来,鸑鷟有时鸣。安知天汉上,白日悬高名。海客去已久,谁人测沉冥。”李调元诗:“君平有遗迹,乃在雒城隈。不见支机石,空留卜卦台。断碣卧芦获,小庙没蒿莱。自料升沉定,先生不用猜。”


民国4年(1915年)县知事李立成慨古迹湮没,造房三间,塑君平像,高约米许。并悬“卜台”二字。民国14年,县人建风缀代县知事陈嘉蔚为卜亭猜书一联“借卜寄高怀,忆豹隐龙潜,汉代勋名原小视;筑台收胜景,马虞不虚来,鸑鷟飞鱼跃,房湖秋色要平分。”


以后,房亭失修,建像被缀。四十年代,绢阳第十三区专员钟体道,在卜亭下立石碑,上刻“严君平卖卜处”。并建有方形卜亭,亭高两米七。当时,有不少人前去焚香化纸,依红挂彩。五十年代初,县文物部门曾拍下卜台照片。卜台两米见方,高约米许。可惜,六十年代已被开为蔬菜地了。



汉州
八景之六
泮鲤呈祥


在城内学官(现已毁)前有一泮池(现房湖公园荷花池),约十余亩(泮:即泮宫。清代称考中秀才为“入泮”。),明清时科甲甚盛,每遇乡试之年,春水初生,有金鳞游泳其中,几尾即中几人,士子借此决科。


泮鲤呈样即今文庙前的泮池,就是现在房湖公园内的荷花池。面积亩余,水深三四尺,古为消防储水之用。相传,科举时代,每值大比之年,池中有六六红鳞,跃波游泳,大有跃龙门之势。故士子以卜科名,效应屡验。同治六年,学官重修之,此科中六七人。兼之南靠城墙一带,有古柏十二株,苍劲挺拔,人称“十二相”。所以学子们常到此赏景卜祥。后因泮池日淤,红鳞无影,卜科的人也就绝迹了。


今日之荷花池,宽广胜过泮池数倍,四周由条石砌成,岸有石磴,供人休憩。池中鱼跃花香,楼台亭榭,板桥曲折迂回,任人观赏。



汉州
八景之七
桂香禅院


城北古开元寺(旧址在今盛世蜀景小区内,已毁),唐开元二十六年,通悟祖师扩其地始建,故名开元寺。寺风有古桂一株,每值花开,异香四闻。宋代程向任汉州刺史时,尝宴客于开元僧舍,酒方行,人欢言佛光见,观者相腾践不可禁。向安坐不动,顷之遂定。其二子程颢、程颐侍其父并讲道于开元寺侧。


桂香禅院指的是书院街开元寺。寺内种植桂树,金秋季节,桂子飘香,香溢满院,故名。


开元寺为唐开元二十六年,由通悟禅师择地始建,寺名开元。元代毁于兵变。《汉州志》记,州人周文彬为开元寺佛像序:“广汉城内有开元寺者古道场地。国朝定鼎以来,其开山法空,建经楼一座。至僧文庵建东西廊,而缺前殿。文庵之徒大睿与孙通圣,于雍正三年建前殿。殿成,中塑择释迦牟尼像一尊。”山门上刻有“开元古刹”四个大字。


寺内有古桂数株,树高粗壮,枝繁叶茂,终年常青。每岁花开,香若麝兰,不仅香彻全院,而且遍及州城。故寺内之藏经楼,亦名天香楼。花开时节,前往赏花的人比肩接接踵。罗江举人李调元,游开元寺,赠慧眼长老诗云:“看山看水何时了,奔北奔南若不休。却冒风雨寻慧眼,自怜霜雪半盈头。一片桂影新留月,满院松声正送秋,记取去年曾到此,开元读遍藏经楼。”


开元寺内有宋代的铸鼎,为珍贵文物,现存房湖公园内,还有一口独一无二的大钟,高五米余,口径三米多,重达若干吨,可称庞然大物。每逢初一、十五的子午时刻,撞钟分为慢十八、快十八、不慢不快一单八(即一百零八下) 钟声数里可闻,故称子午钟。每年七月十五日,钟声悠扬,超度亡魂,所以又叫幽冥钟,钟身铸满了捐资者的姓名,故又名万名铸。可惜,五十年代末,披毁作废铁卖给了阀门厂。


该寺今为广汉制药厂和雒城镇第一幼儿园。



汉州
八景之八
柏拥仙宫



柏拥仙宫指西街元妙观(亦名老君观,老君观今迁至和兴镇安平村,为原 “益兰祠”旧址)。嘉庆《汉州志》绘制的仙宫图上,有后殿、中殿、厢廊和庙门。庙门上刻有汉州举人,清代书法家张怀泗书写的“元妙观”三字;正殿的石柱上,并有他撰书的对联二副。其中一联云:“苦县溯仙踪,官居柱史,已安已治总关心,试看道德五千言,都是天人性命之旨;绳乡留古观,柏拥神光,我法我情兼无众妙,此后流传亿万叶,无非丰亨豫大之年”现还完好。


观的前后古柏环绕,高大参天,望之蔚然深秀若云。森森古柏掩了古观,枝柯交错,翠叶弥天,每遇晴霁,绎殿苍阴,宛然仙境,至此城市嚣窿远绝,别有洞天,更爽人心日。清道光壬辰年,又重新培修了殿宇。


传说该观打七星井,为严君平所凿。后人有七星诗云:“此井何年凿,迢迢列七星。末探元妙处,且向理中寻。地脉通王气,天文属井参。英豪世代出,试问严君平。”观内确有—口深约十余米的井。井水终年常丰,即使大旱之年,井水也不枯竭。故有人专靠挑卖井水为生。此井至今仍在。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新姐喊你来留言哦


寻觅记忆中的广汉美味

投稿有奖

即日起,微·新广汉正式开设新栏目【老味道】,主要寻觅记忆中的广汉美味,展现广汉民间饮食文化。广粉们,如果你晓得有坚持老传统、长时间受到大家认可的广汉民间美食,记录下来,拍摄下来,或者向我们提供线索,投稿微新广汉【老味道】栏目,一经采用,我们将奉上精美礼品。


猜你喜欢

1.【老味道】新华大馆子的老卤肉,半个世纪的老味道,引海内外忠粉竞折腰!
2.【我们走过的这五年】广汉一农村小伙带外地女友回家后,女友惊呆了!!!

3.【ONE话题】广汉快要热疯了,但高温缔造的颜值真的超高啊!

4.【围堆堆】如果再有哪个说我们广汉人长得矮,就把这篇文章甩到他脸上!

5.广汉媒体人和你一起见证——“我们走过的这五年”

6.【围堆堆】立秋早就过了,结果新姐还是离烧烤不远,为啥子还火飘飘滴热嘛!你让古时候那些人杂活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