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留学生,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2018-04-12 CarolineL INSIGHT视界


一篇《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的文章在朋友圈炸了锅。文章的内容讲的是80后摩拜创始人胡玮炜,在仅仅三年内狂赚15亿。同龄人的差距却越来越大,你的同龄人在抛弃你…





瞬间,无数人都在感叹:完了完了!同龄人早就把我们这些失败的渣渣抛弃了。


的确,回过头来反观自己:


20岁的人了,还在图书馆拖延熬夜写论文

在工科楼里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做”手工模型“

在宿舍里啃免费pizza吃大份薯条

没有惊为天人的创业项目

没有国家认证的科学论文


前有80后美女前辈15亿轻松套现,后有00后少年创业成功走上人生巅峰,左边有90后留学生荣登福布斯30 Under 30,右边有投行咨询科技实习工作offer大满贯...





在藏龙卧虎的今天,我们这群仍然拿着高中文凭,靠着父母支付我们昂贵的学费,前路迷茫人生漫漫的90后留学狗,这样的“被抛弃感”似乎来得更加强烈。


“留学生,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从决定出国开始,留学生就选择了一条不断被质疑的孤独之路


当孤注一掷的选择了海外留学的时候,留学生们就要被迫放下手里的理综文综教科书,每天背着好厚重的OG,开始在没日没夜的刷题中度过。


当自己的同龄人还在学校按部就班的准备高考时,留学生们已经奔赴各个SAT的考场,独立规划自己的暑假学习计划,申请夏校准备课外活动


这条路上的所有负担都必须由自己一人来扛。





不仅如此,留学生还要面对着来自同学老师的不解和疑问


“他是在国内学不下去才出国吧”

“不就是家里有钱吗?有钱就可以不高考。

“出国还不是就那点能力。靠父母有什么了不起。”


出国后美国大学一直攀升的学费也成了我们的负担。学费从6万美金飞涨到7万美金,每一次眼看着到了要交费的日子都不知道如何向父母开口。


尤其当看到国内的很多同龄人已经开始自己在国内创业做项目赚钱养活自己,有的人甚至开始回报父母,而回头看看自己,依然每学期消耗着巨额的学费,刷着父母的副卡,让他们在国内每个月还自己的信用卡花销


被同龄人抛弃的感觉异常强烈。





因为出国高昂的学费和长途跋涉的艰辛,留学生在大学里也担负了更多的期待。


许多人认为4.0的GPA应该是留学生的标配


“你是中国人,你的多元微积分考试难道还不能全对?”这样的对话发生在美国大学的各个角落。不仅如此,每逢暑假回国亲戚朋友们就会亲切的询问学校里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做了什么兼职,有了什么title,暑假在哪家金融或咨询大公司实习等等。


一切的刻板印象和高要求都让我们感受到压力倍增。看到大一刚进大学的学弟学妹已经开始游走于各个公司的招聘会上,一手专业的简历和傲人的成绩,简直让老学长学姐感受到被抛弃的真实感。





持此之外,留学生在毕业后还会面临着前路的迷茫。


在美国的公司里和同事们关系很好,但是却不能找到一个能真正理解自己交心的朋友。每天回到公寓后的孤独感爆棚。“好山好水好寂寞”的无奈却在父母对于能在美国留下来的期盼中慢慢忍住了。


而更多的人,因为美国经济大环境的萧条和对于国际学生H1B的紧缩,在毕业后的三个月没有找到工作被迫继续读研或是回国,背后的议论和质疑声音听来尤其刺耳。


“出了国还不是要回来,浪费钱。”

“海归值几个钱,还不如在985读书的人呢。”

当初出去的时候不是厉害么,现在还不是要回来。

”海归就是心高气傲还没能力。“


面对种种对于海归的有色眼镜和留学文凭的“贬值”,留学生们感受到自己似乎被国内的同龄人狠狠的抛在了身后。





我们变成了一群夹在中国和美国之间的那群人,不能得心应手地去融入美国的社会,又与国内的环境格格不入。看着自己的同龄人在国内大展手脚,自己在美国和中国都还未建立起根基。


是否我们的留学生涯真的一文不值,我们的未来难道真的像文章里说的那样碌碌无为一无所成?


“其实同龄人可以不同路”


我们真的被抛弃了吗?


如果按照《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的那篇文章逻辑。


我们是的。


消耗着大学的资源,却不能马上成就一番事业活得风生水起,没能当上独角兽创业公司CEO套现从而过上奢侈佛系人生,实在是彻彻底底的loser一群


可是金钱就是唯一衡量一个人成功的唯一标准吗?


我们把自己放进一个按照年龄、性别、学历、工作类型、收入、社会背景的打分标准系统里,输出一个1-100中的分数,然后以此来评判我们是否成功么?


答案显然是NOPE。





文章里假设所有的同龄人都是为了成为CEO套现走人的人生轨迹,但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走不同的人生的道路,同样,我们无权用我们的标准去评价他人的成功与否


而留学生涯其实正是一个教会我们“同龄人可以不同路”道理的过程


在美国大学的四年里,我最大人生观的转变就是”学会不那么功利地去生活”。


在出国之前我们都怀着自己设想的灿烂绚丽的人生计划,学经济能赚钱让父母过上好日子,当码农去硅谷成为下一个扎克伯格。而等我们真正步入美国大学,才发现,我们所处的环境都在默默的告诉我们:不必着急,你可以在大学四年里真正去探索你感兴趣的,去发掘那些你未曾想过的可能性





所以美国大学在要求专业课程的同时也有通识教育的要求。物理,数学,计算机,艺术,媒体,哲学,工程你都可以尝试,在这个过程中去发觉自己的兴趣爱好。


而你的教授,指导老师和朋友都在不停的问你:你真的喜欢你现在学习的专业吗? 有的同学因为爱好环境科学而从经济专业转出潜心学习环境,也有同学也会因为喜欢电影而坚持继续攻读电影传媒的研究生。


杜克大学的统计结果表示有50%到65%的同学在大学期间会改变一次专业。他们敢于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和职业,对于“被同龄人抛弃”这样的说辞不屑一顾。


因为只要你自己知道路,全世界都会给你让路。





其实,“被抛弃”的逻辑是在引导我们去和其他人进行平行比较。不控制变量,不看清基础值,仅仅拿当下取得的成就来进行对比。在非富即贵的留学圈,这样的比较在短期内看来,大多是悲伤的。


我们真正需要关心的其实应该是基于自己成长的纵向比较,也就是把现在的自己和当年的自己作比较。


学文科的同学在刚进大学的时候因为英文不是母语的关系,面对成堆成堆的阅读都是一脸懵逼,上课也不知道如何总结自己深邃的思想,但是在大学的四年的浸润式阅读里,每天500页也能轻松拿下,在文学哲学课堂上侃侃而谈。


也许在外人看来这不是什么辉煌成就,但这就是个人的成长,能用精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能够用简洁的文字总结他人的观点,这是让自己变得更优秀的基础





许多留学生刚上大学时因为脱离了父母的引导,度过非常多迷茫的夜晚:我是谁?为什么我要在这里读大学?我能做什么? 这些问题像魔咒一样天天萦绕在脑子里,看到同为留学生的有目标有人生方向有奋斗动力的同龄人,觉得自己就是个失败者,甚至不想在美国继续读书,认为是在浪费时间金钱。


但是在慢慢的尝试和摸索中发现了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对于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目标,没有在人生的低谷放弃,认清自己找对方向,这是成为有担当的领导者的首要条件。


这就是一种成功。


成功的标准因人而异,每个人的起跑线也各有不同,我们不应该活在被同龄人的成功所支配的恐惧中度过我们才刚刚开始的旅程。早年成功发家致富永远都是少数人,甚至文章里看不起的朝九晚五其实也可以成为通往成功路上的磨炼,只要自己坚定的看着自己设下的目标,被不被抛弃其实都不重要。


你的大学生活才刚刚开始,你的职业生涯也才刚刚开始。


世界很大,我们才刚刚上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