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妇双手上下翻飞做出了啥宝贝?
每当你来到美丽的英吉沙县萨罕乡赛喀甫村,走入村委会的院子,总会发现有一群维吾尔族妇女坐在一起编织汽车坐垫。她们的双手上下翻飞,一副副做工精美的坐垫逐渐成型。
《最后一公里》(ID:MqMsMx)通讯员 朱卫年报道
巧手编织幸福梦
村民阿依吐尔逊是4个孩子的母亲,一个孩子大学毕业回莎车一中教书了,两个孩子在上大学,家里还有一个孩子在上小学,学习成绩特别好,她也是村里母亲的典范。
阿依吐尔逊说:“家里孩子上学,压力很大,丈夫去世早,主要是我管着家。看到村里有人外出打工,我也想出去多挣点钱,但是家里还有一个孩子放不下。不过,自从工作组在村里搞了编织厂之后,我的生活就大变样了,每天去村委会编织坐垫是我一天中的大事。晚上我也把模具带回家,一边编织一边看着孩子学习,这样我家里的农活不耽误,每月还能多挣1000多元。工作组亚克西!”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你们编的这么好,我也来取取经
英吉沙县萨罕乡赛喀甫村地处沙漠边缘,水资源缺乏,全村总人口两千多人,耕地面积人均不足1.2亩。村里的青壮年妇女文化程度较低,除了正常的家务劳动,大部分在家闲着,又因为家里都有小孩,不能长期外出务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实现零距离就业,使整个村子妇女们增加收入,就地脱贫致富,是工作组心上的大事。
自治区发改委第二批住村工作组经过调研,确定了大致的思路,那就是发挥赛喀甫村妇女会手工编织这一特长,实现就地就近就业。经过各方打听,多方协调,最终与落户英吉沙县工业园区的喀什伊丝路针织有限责任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在村里落地了汽车坐垫编织项目。
万事开头难,项目刚启动时,面临着各种困难,没有场地,村里很多妇女对此并不积极,也没有现成的编织模具,前来培训的技术人员来自内地,语言交流困难等等。
通过沟通协调,工作组最终与村委会商议,将村民活动服务中心暂时作为汽车坐垫编织场地。场地确定后,工作组在走访入户的过程中动员村里的妇女参与培训,并且找到了村里的木工制作了编织模具。
功夫不负有心人,前来培训的人越来越多了,已经开始编织的妇女手也越来越巧了,村民收入也稳步提高,引得一些附近乡(镇)、村纷纷前来学习取经。
现在,赛喀甫村前期培训的15名熟练女工作为技术骨干,已培训附近乡镇近600名农村妇女,并陆续在其他乡镇的编织厂担任管理人员。
我也学妈妈一样编织坐垫
欲栽梧桐树 引得金凤来
自治区发改委第三批住村工作组住村以来,每天都会去编织现场看一看,跟编织的妇女攀谈几句,询问一下。
在与她们聊天的过程中,工作组发现村民的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致富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有些村民提出,想在晚上回家后也能继续编织,增加收入。针对此情况,工作组立即联系企业,经过反复协商并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企业决定在赛喀甫村先行尝试让村民晚上把坐垫带回家编织。
“让村民带回家编织,虽然加大了我们管理的工作量,但是这样村民能更多地增加收入,我们心里也高兴。”伊丝路针织公司的销售主管燕子前来收购坐垫时说。
企业前来收购编织好的汽车坐垫
为吸纳更多妇女就地就业,工作组目前正在积极筹划建设卫星工厂。工作组组长李朝晖表示:“我们将进一步帮助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为村民提供专门的生产场地,通过调动企业和村民的积极性,实现更多村民的自我“造血”功能,让他们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明天,更好的脱贫致富。”
-End-
郑言江,政说新疆,微信ID:zheng_yanjiang,欢迎您的关注!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郑言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