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与老兵尼亚孜·米吉提 一段牢不可破的“感情”

2016-05-29 最后一公里 最后一公里

尼亚孜·米吉提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维吾尔族农民,他在农村最基层几十年如一日,架起民族团结、军民团结的桥梁,为乡亲们传递正能量。他同何耀强等十几位汉族兄弟常年保持联系,他们之间牢不可破的“朋友圈”是如何建立的呢?


让我们来听听尼亚孜和他的汉族“朋友圈”的故事。


《最后一公里》(ID:MqMsMx)特约通讯员 张卫华报道


军民鱼水情铸造的友情


1985年8月,何耀强军校毕业分配来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新疆库车县某部卫生队,部队当时驻守在玉奇吾斯塘乡达吾孜亚村。


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缺医少药,当地老百姓看病十分困难,部队卫生队就成了附近老百姓看病的好地方,加之部队的医务人员都是军队院校培养的专业人员,技术过硬、服务热情,深得附近老百姓信任,经常有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前来就医,但由于语言不通,医患沟通困难,给医生诊治疾病和患者执行医嘱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尼亚孜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登场的。


一天,尼亚孜带着一位乡亲来卫生队看病,当何耀强听到他用不太流利但能听懂的汉语说出胃病、肚子痛、头痛、拉肚子等病症时,感到十分惊讶:在这么偏僻的地方还有会说汉语的维吾尔族人?惊讶之余就是敬佩了,于是他们攀谈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交流、交往就多了,变成了好朋友、好兄弟。尼亚孜的汉语越来越熟练,何耀强也学会了一些维吾尔语。渐渐地,他们又了解了双方的风俗习惯,懂得了如何尊重彼此的风俗习惯。


尼亚孜在随后无数次为乡亲们看病充当翻译的过程中,和卫生队的官兵们也逐渐熟悉起来,慢慢地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他是达吾孜亚村少有的几个会说汉语,又能常年坚持为乡亲们看病担当义务翻译的村民。因此,他得到了部队官兵和乡亲们的爱戴和信任。


交流交往中深化的友谊


尼亚孜把部队官兵当成自己的亲人,每年杏子熟了的季节,他总是先把第一茬成熟了的小白杏送给官兵吃。每当卫生队的官兵家属来到部队探亲时,他会马上送上鸡蛋、葡萄、核桃、杏干等土特产,表达他的心意。


官兵们也忘不了尼亚孜的深情厚谊,官兵们也时常会和家属带着礼物去探望尼亚孜和他的父母。有一次,何耀强的爱人来部队探亲,得知尼亚孜的父亲正在卫生队住院时,立即买上营养品前去探望,老人非常感动,眼含热泪不停地说“热合买提(谢谢)!”


正是尼亚孜的真诚和热情感动了官兵,所以官兵们也把老人当成了自己的父母,经常关心老人的身体情况。


由于部队驻在维吾尔族村子旁边,语言不通,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纠纷或误解,每当这时,尼亚孜就充当起了调解员的角色,自然而然的起到了部队官兵和驻地群众交往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在同部队官兵的交往中,尼亚孜的思想觉悟提高得很快。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村生产队队长、大队党支部委员、团支部书记、民兵连长、铁路警察等职务。


尼亚孜当民兵连长时的照片


无论身处何种岗位,他都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部队的官兵走了一茬又一茬,但尼亚孜和卫生队的鱼水关系没有断,军爱民、民拥军的军民鱼水情没有变。只要是在卫生队工作过的官兵及其家属,没有不认识尼亚孜的。



尼亚孜的爱人和部队家属采摘葡萄


老同志离开了部队,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这个朋友,新来的同志很快又会和尼亚孜成为好朋友,许多从内地入伍的战士,第一次来到少数民族地区,第一次接触少数民族群众,他们都是在尼亚孜的帮助下慢慢了解维吾尔族的风土人情,在他的帮助下为乡亲们提供医疗服务,也延续着军民团结、民族团结的鱼水情。


经得起考验的才是真感情


后来,部队换防驻地,尼亚孜曾失落过一阵子。但令他欣慰的是,他同部队官兵建立起来的友谊一直延续到今天。


原卫生队队长翟改学,转业到河南濮阳市工作,曾先后两次回到部队探望亲友,每次都要与尼亚孜见面;沈园春,转业到上海浦东工作,2011年回来探望老战友,专程到达吾孜亚村看望了尼亚孜一家;尼亚孜的儿子结婚时,转业到库车县城工作的薛连科、张晗还专程从二十多公里外的县城赶到村里参加婚礼。尼亚孜逢年过节,也会带着村里的特产去看望县城的这些朋友。


1995年,何耀强转业来到了乌鲁木齐一家事业单位工作,但他与尼亚孜的友谊并未中断。尼亚孜的家人、朋友到乌鲁木齐看病、住院,都是何耀强提前联系好医院、床位、住处,为尼亚孜节省了时间和费用。


尼亚孜走的时候,何耀强还要送一些衣服、食品。最近一次就发生在今年5月份,尼亚孜带着他的爱人去乌鲁木齐治疗胃病。每次见面的时候,尼亚孜不但带去了核桃、杏干等土特产,还把达吾孜亚村这些年的变化说给何耀强听,他们一聊就是一个晚上。


在何耀强的帮助下尼亚孜带着爱人到乌鲁木齐看病


尼亚孜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知识,也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和轰轰烈烈的先进事迹。他把民族团结的意识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他的家人、他的亲戚朋友、他周边的老乡,他们再去影响他们身边的人,就像湖水中的涟漪一层层的扩散。


他用他的真诚在他的汉族“朋友圈”和他身边的人之间架起了一座民族团结、军民团结的桥梁,为乡亲们传递着正能量。



尼亚孜多次被村里评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


这就是尼亚孜·米吉提,一个南疆普通农民做的一些不平凡的事。(自治区教育厅住库车县玉奇吾斯塘乡达吾孜亚村工作组)


-End-


言江,新疆说,微信ID:xj-talk,欢迎您的关注!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言江



推荐阅读

在新疆,谈恋爱不如跳舞


Hey,维吾尔语版的《喜欢你》听过么?


 请横屏,有惊喜!(无码高清)


“第一次”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什么是新疆“一把手”最挂念的大事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