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五个“美丽乡村”公布,快来看看有你的家乡吗?
自治区“访惠聚”活动开展已经两年多了,千千万万的干部们扑下身子,扎根基层,了解群众冷暖、基层实际情况,也通过努力,让村里的老百姓慢慢过上了好日子。这两年多,基层中涌现了不少优秀的“访惠聚”典型,那些不平凡的业绩赢得了各族群众的赞誉。
由自治区“访惠聚”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最后一公里》协办的以“访惠聚'之星、第一书记风采、草根宣讲达人、精准扶贫案例、美丽乡村故事等为主要内容的“五个100”新作为展示活动启动已经推出。
今天《最后一公里》推出——"美丽乡村故事"第一期,下面就跟着公里君一起来看看,在住村工作组的努力下,这些地方都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改变~
和田市吉亚乡享有艾德莱斯绸故乡的美誉。该乡的喀勒塔吐格曼村,则是以使用古代植物扎染技术、木制自造织绸机器等传统手法生产艾德莱斯绸而声名远播,每年这里都能吸引近万名游客来此参观游览。
曾经的喀勒塔吐格曼村生活水平不高,环境设施也较差,村民们的思想认知还停留在过去。
来到村里后,新疆工程学院住和田市吉亚乡喀勒塔吐格曼村工作组决心从思想开始改变,每天用1小时的时间,通过“乡村之音”大喇叭对村民们开展政策宣传,并邀请自治区民族团结模范、有威望的宗教人士、“草根”宣讲员等,通过每周村里开设各类比赛、讲座、夜校等集体活动的机会,针对党员、干部、80后等不同人群广泛开展不同主题的宣讲活动。
除此之外,工作组还在村里开展免费的“双语”、劳动技能培训,并组建乐队、舞蹈队,篮球队等,满足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引导其学科技、用“双语”。
如今,参与村里文化体育活动的村民越来越多。广场上,身着艾德莱斯绸欢快地跳起麦西来甫的妇女也越来越多,她们已经成了村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为扭转村里环境设施差、生活水平低等现象,住村工作组和村“两委”专门制定了完善基础设施、年度美化亮化、绿化硬化工程等目标。建房、修路、完善基础设施……村子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与此同时,住村干部们还通过开展“最美母亲、美丽庭院”等评选和观摩会,教育引导村民保持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让他们明白幸福生活需要通过勤劳的双手来创造。
现在村民们都已经养成了自觉维护公共卫生的习惯,还主动参与村容村貌的建设。每家每户的庭院里,也都种上了果木花草,庭院周边则栽下了杨、柳等树木,农田里的核桃树下还套种了绿油油的小麦,一眼望去,让人心旷神怡。
种植核桃,套种小麦的农田
思想转变才能为生活带来质的变化。为帮助村民们脱贫,住村工作组按照“一户一策”的原则制定帮扶措施,并在村里成立了艾德莱斯绸编织农民合作社。该合作社成立后吸纳了60多名村民,年收入将近百万元,目前已在乌鲁木齐、喀什、阿克苏等地设立了经销店或代售点。
工作组还积极争取帮扶资金,在村里建立家庭养殖发展互助基金,鼓励村民发展庭院养殖;设立家庭艾德莱斯生产发展互助基金,促成多家艾德莱斯生产户成立合作社。
村南北巷道,这里的村民以家庭养殖为主
如今,喀勒塔吐格曼村通过立体融合的方式实现了楼顶养鸽子、楼下养牛羊、院中种大棚、侧房织丝绸的复合式庭院经济,充分利用有限空间创造出更多价值。 (新疆工程学院住和田市吉亚乡喀勒塔吐格曼村工作组 供稿)
乌什县依麻木镇亚贝希村里,生活着维吾尔族、汉族、柯尔克孜族等民族。在自治区工商联住阿克苏地区乌什县依麻木镇亚贝希村工作组和村“两委”班子的努力下,如今村里的各族村民团结互助、和睦共处,齐心合力建设出一个文明开放、生机勃勃的美丽乡村。
干净整洁的道路
被青山绿水怀抱的亚贝希村,天天都会响起清脆悦耳的笑声歌声,附和着鸡鸣羊叫,汇成了一幅亲和灵动的乡土山水画。
2016年3月,亚贝希村的村民服务中心隔三岔五就挤满了载歌载舞的村民,先后有3对新人在这里举办了热闹的婚礼。原来,住村工作组和村“两委”班子一直以来都在村里积极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选择身披婚纱,举办现代婚礼就是村里年轻人们的一大改变。
如今,在村民服务中心办婚礼,已经成为村里年轻人的首选。如今的村子里,不但大人们会隔三差五地聚起来举行“麦西来甫”晚会,办起“文化大院”弹一曲冬不拉版的《我们新疆好地方》,就连三四岁的孩童见面,都会互相用汉语道一句“您好”。整个村里处处洋溢着融洽团结、轻松和谐的氛围。
红火的养羊基地
这样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为确保达成2016年助力28户贫困户精准脱贫的目标,住村干部和村“两委”一起分包贫困户、找资金跑项目,共同设立了“小额助村”脱贫发展资金。
工作组的大力帮助取得了成效,在村民们积极参与之下,村里相继成立了养殖合作社、核桃合作社、渔业养殖合作社、缝纫合作社等各类合作社。目前,养殖合作社里的400只杜泊羊全部产羔,位于该村的全县最大的核桃园林下养鸡基地也已经开园。
望着嗷嗷待哺的小羊羔,以及被富有特色的核桃园农家乐吸引而来的客流,每个人都笑得合不拢嘴。这些都意味着村集体和贫困户能获得的分红,已经近在眼前了。
村里的杏花全都开了
山清水秀的亚贝希风景独特,当然也不能在大环境上落后。住村工作组进村以来,争取多项资金对村子进行建设,目前亚贝希村实现了电力入户率100%,电视户户通100%,安全饮水普及率100%的成果。
目前,该村小学、幼儿园、卫生室、警务室和聚心小屋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合理,村级基础设施完备,农田水利设施配套齐全。看着既充满民族风情,又洋溢着现代文明气息的美丽乡村,村民们心中充满了幸福感。(自治区工商联住阿克苏地区乌什县依麻木镇亚贝希村工作组 供稿)
央布拉克村是自治区级的集中整治工作重点村。2014年3月5日,霍城县政府、机关工委、旅游局、文体局工作组入住央布拉克村,一年多的时间里该村发生了巨大变化:泥泞的巷道平坦了、乡村影院建好了、就业工场开工了、民俗旅游营业了、薰衣草园花开了、就业氛围变浓了……
一年多来,央布拉克村民俗旅游区接待游客15000余人,旅游综合收入380万元,村集体增收10万元,餐饮业、民族手工艺品和旅游商品销售业得到迅速发展。
游客在歌舞餐饮广场同演员共跳麦西来甫
“工作组来了后,村里变样了,人也都变得更有精神啦!”这是近日来,年逾古稀的村民帕特·阿洪老人逢人最爱说的话。
央布拉克村古朴典雅,维吾尔族民俗文化浓厚,并紧邻惠远古城景区。利用这些优势,住村工作组邀请旅游专家和疆内旅游业专业人士、旅游企业通过实地调研后,计划打造央布拉克村民俗旅游品牌。
在住村工作组的帮助下,该村注册成立了“惠远古城文化旅游产业公司”,整合了惠远旅游资源,实现了公司化运作;注册成立了伊犁阿伊朵芳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新建薰衣草观光园暨生产加工和研发中心项目……如今,该村已成功与25家旅游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 解决了100多人的就业问题,逐步实现建设“美丽乡村”的目标。
央布拉克民俗旅游区旁做起花卉销售的维吾尔族大婶
怎么让村里的维吾尔族妇女们也有机会出门工作呢?看着村里众多闲置的劳动力,一番研讨后,住村工作组想出了办法:他们引进了伊犁华纯薰衣草芳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并签订了花帽、薰衣草香枕代加工等协议。
住村干部们多次入户走访,鼓励和支持村民米亚莎·亚力买买提开办了民族特色制衣制帽车间,并动员40多名妇女成为“机动员工”,实现了“带孩子、做家务、干农活、挣外快”四不误。
如今,该车间的产品通过旅游公司运作,远销哈萨克斯坦和全国各地,员工们每月人均增收2000元左右。
在村民家里参观的游客
亲眼目睹村里发生的各种变化,古丽巴哈尔·吾买江的母亲也心动了,不仅同意她走出家门开创事业,还帮着她成立了自己的舞蹈队。如今,热爱舞蹈的古丽巴哈尔每天带着有10名成员的舞蹈队在村歌舞餐饮广场上为游客表演节目,每个人的月工资都突破了3000元大关。
“有工作组我们就有了主心骨,以后,还会有更多姐妹像我一样成功的。”古丽巴哈尔兴奋地说。(霍城县政府、机关工委、旅游局、文体局住伊犁州霍城县惠远镇央布拉克村工作组 供稿)
全国知名的旅游胜地布尔津县禾木哈纳斯蒙古族乡禾木村,至今保持着蒙古族图瓦人完整的民族传统和原生态的风貌,获得了“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之一的称号。阿尔泰山国有林管理局住布尔津县禾木哈纳斯蒙古族乡禾木村工作组因地制宜,通过倡导发展新型生态旅游模式,来保护和传承推动当地的“美丽乡村”建设。
禾木之秋
建筑风格独特的民居
阿尔泰山国有林管理局住村工作组住村以来,在保护和传承禾木村既有的人文和生态资源优势的基础上,积极适应旅游新业态的发展,利用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努力打造美丽乡村。
在保护该村良好的生态环境、原始的自然风貌,独特的建筑风格的同时,住村工作组申请专项资金扶持特色民宿发展,打造精品民宿样板,促进特色文化服务品牌建设。
就业培训班里认真听讲的村民
住村工作组抓住喀纳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这一契机,加快完善就业服务、创新创业及技能培训,为青年和妇女就业创业不断开辟新的渠道。通过扶持刺绣合作中心、发展特色民俗产业、合理分配旅游摊位等措施促进农牧民家门口就业。
住村工作组还很重视当地民族文化的挖掘,举办了一系列“禾木杯”古老毛滑雪板比赛、图瓦民俗文化节、敖包节等节庆、赛事活动。
住村工作组入户走访中
此外,还积极编制禾木村宣传旅游指南,将敖包节、点灯节等节庆活动,楚吾尔演奏、木桶奶酒烧制技术等传统特色经营内容纳入其中。在弘扬民族文化、丰富了农牧民文体生活的同时,此举进一步拓宽了农牧民的增收渠道,2015年全村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4万元以上,全年集体经济收入40万元以上。(阿尔泰山国有林管理局住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禾木哈纳斯蒙古族乡禾木村工作组 供稿)
每年的3月下旬至4月初期,托克逊县夏乡南湖村的万亩杏园就成为了花的海洋,南湖村也因此成为闻名疆内外的“杏花村”。
杏花都开了~
2013年起,吐鲁番连续四年倾力打造“新疆第一春•吐鲁番杏花季”旅游系列产品,搅热了新疆春季旅游,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托克逊县夏乡南湖村抢抓机遇,依托万亩杏园成功举办了四届“杏花节”、“采摘节”等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活动,初步打造出“南湖生态旅游”品牌。
在吐鲁番市气象局、托克逊县法院住托克逊县夏乡南湖村工作组的协助下,南湖村还积极培育杏子、葡萄、红枣、韭菜、黑羊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多元化的可持续发展农村小型经济带。
2015年,该村实现全村人均收入10317元。如今的南湖村生机焕发,成为乌鲁木齐周边的特色旅游胜地,今年的“杏花节”更吸引了各方来客10万人,村民人均增收5000元左右。
美丽的托克逊南湖杏花村
齐心协力 留住远方来客
名气有了,客人有了,又该如何让游客流连忘返呢?为了留住更多游客,住村工作组协助村“两委”班子集中力量整治村容村貌,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设立“绿化组”、“环卫组”、“道路组”、“矛盾纠纷协调组”等6个小组,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工作组动员党员、十户长、“四老”人员以身作则,率先参与村公共道路、绿化、美化活动。同时,以“杏花节”为契机,召开村民大会宣传美丽乡村规划远景,调动村民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如在路口张贴宣传标语、种植杏树、平整绿化带等,营造出美丽乡村建设的浓厚氛围,全村齐心协力投入到美化村庄之中。
大家一起动手,装扮我们的家园~
环境好了,思想也要跟上。为了培养良好的村风民风和现代文明意识,工作组协助村“两委”一起,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做宣传;大力开展崇尚现代文明服饰、展现农村妇女美的文艺演出,举办乡村篮球联赛,开展农村书屋读书日等活动;并借助临街房屋打造文化墙,把党的惠民政策、民族团结典型、文明生活新风、反对“三非”和暴恐等内容,以漫画形式呈现在墙上,潜移默化对村民进行影响教育;利用向村里的病患者捐款、帮扶贫困户劳动、调解村民之间的矛盾等一系列微行动,把民族团结和互帮互助意识深植人心。
在“杏花节”期间,为了让游客感受村里的文明气息,工作组组织村民们在景区设立 “访惠聚”活动服务点,为游人递茶水、引路,热情好客的村民很快与游客们打成一片,同时,还带着村民们在景区捡拾垃圾、积极倡导 “绿色环保”的文明出游,整个村子对旅游业的热情空前高涨,呈现出一派温馨融洽的氛围。
如今的南湖村干净整洁、规整有序,一片青藤绿树鲜花,小桥流水人家的旖旎风光;村民们安居乐业、和谐相处,一派繁花似锦、生机勃勃的景象。“杏花村”正在走上一条富裕、文明的小康之路。(吐鲁番市气象局、托克逊县法院住吐鲁番地区托克逊县夏乡南湖村工作组 供稿)
-End-
编 辑/段清宇
谁说水乡只现江南?那是你没来过新疆!!!
纸做的时装穿出来,美翻了,画面脑补ing~
为什么说她有颗金子般的心
这个群告诉你度娘都不知道的事儿,啥群这么拉风?!
我与老兵尼亚孜·米吉提 一段牢不可破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