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锅120人吃的抓饭是这样炼出来的……
近日,新疆广播电视大学“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认亲活动在英吉沙芒辛乡托万霍加艾日克村拉开序幕……
《最后一公里》(ID:MqMsMx)通讯员 周树桃 报道
一张认亲的火车票
茹鹏新是新疆广播电视大学第二批驻村干部中的一员,时隔大半年,他摇身一变成为结对认亲队伍中的一员,再次回到他的第二故乡——芒辛乡托万霍加艾日克村。
茹鹏新被村民一眼认出
茹鹏新还记得去年驻村结束时,老乡们提着装满土鸡蛋和红枣的篮子站在雪地里与工作队队员们道别的情景。他说:“当时的心情很低落,舍不得老乡,也舍不得工作了一年的村庄。”
驻村一年,他用相机记录了村民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并制作成相册送给了村民。
让他感动的是,当他再次走进村委会大院时,村民麦麦提一眼认出了他,上前拥抱住他,两个人相视而笑。
一桌认亲的大锅饭
托万霍加艾日克村的村民们一大早就伴着袅袅炊烟忙碌开来,他们要准备足够120人的大锅抓饭。工作队队长崔军和副队长古丽娜尔带着成员和自发来帮忙的妇女们,提前一天就已经准备好了食材、水果和碗筷。
切菜中
在大铁锅前,抓饭能手依萨克挥动着铁铲忙碌着,不一会儿就闻见锅里冒出阵阵肉香。认亲仪式结束后,亲戚们手拉手,来到村民服务中心,共同享用香喷喷的抓饭。
一同吃着热腾腾的抓饭,亲戚们熟络起来。年过50的战英老师给自己的“90后”亲戚阿卜杜瓦哈普端菜、倒茶。虽然语言不通,但是这份母亲般的关爱,使自幼缺失母爱的阿卜杜瓦有些羞涩,更有些感动。
母亲般的关爱
一张认亲的全家福
“民族团结大锅饭”用餐完毕,村民们便带着各自的亲戚回家认门。新疆广播电视大学校长帕提古丽·买买提头一回乘坐电瓶摩托车,与自己74岁的亲戚马热罕一同回到家中。
这次来看老人,帕提古丽为她准备了一条鲜艳的羊毛披肩当礼物。抱着柔软的围巾,老人比划着告诉帕提古丽心中的高兴和激动,原来她俩的围巾都是老人喜欢的绿色。老人将帕提古丽拥入怀中,让人帮自己和这个贴心的女儿拍张全家福。
坐着摩托去认门
在老党员吾斯曼·尤力瓦斯家,一家五口人迎来了自己的汉族亲戚,吾斯曼大叔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的汉族亲戚第一次来家里,可是我们家正在翻修棚圈,院子乱七八糟的。”
何新夏笑道:“都是一家人了,这算什么事儿。”说完,又从背包里取出给大叔一家人准备的礼物。还未动身前往英吉沙时,她就多次给驻村的同事们打电话询问大叔家的情况,大叔的身高体重,想给他买个合适的礼物。
六口之家的全家福
抱着自己的礼物,吾斯曼大叔一家人都很高兴。吾斯曼大叔特意拿出先前驻村工作队为他们一家人制作的全家福给何新夏看,并拉着她说要重新拍一张真正的全家福。“一、二,茄子!”六口之家的笑脸定格在了相机里。
一朵花开凝民心
当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牛小波再次来到托合提·麦麦提老人家时。老人没有了先前的泪水,取而代之的是片刻都未消失过的笑容,他告诉牛小波,自己家的一系列困难正在逐步解决当中。
这次,牛小波按照老人的需要,特意为他带来了治疗慢性病的药,还给老俩口带来了时髦印花保暖衣。
麦麦提老人看到新衣裳,像个孩子似得迫不及待地穿在了身上,左摸摸右看看开心极了。他说:“我第一次有了自己的保暖衣,如果不是这个汉族兄弟,我还不舍得给自己买呢。明天我就把女儿叫回来,让丫头给你做顿饭,你一定要来。”说着取来一顶小花帽,为牛小波戴上。
小花帽与印花保暖衣
教师吴英送给亲戚古奇尔罕一条羊毛披肩,并帮她收拾院子打扫卫生。古奇尔罕大妈很过意不去,但又不知拿什么回赠,趁着吴英走回村委会的功夫,古奇尔罕大妈亲手剥了一捧巴旦木。在认亲的班车准备驶离村子时,她匆匆赶到将巴旦木塞进吴英手里,两人在拥抱中约定,不久后要在乌鲁木齐再相聚。
一捧巴旦木
国家开放大学援疆干部李新惠说,感谢国家的好政策,能让自己在美丽的英吉沙有一个自己的亲人,今后不论身在何处都会定期来看望自己的结对认亲老爷爷。
车厢里记录认亲的点滴感动
驻村工作队总领队努拉力·阿不力哈克说:“一次认亲,终身结缘。虽然路途遥远,结对认亲干部们需要乘坐火车历时20个小时从乌鲁木齐来英吉沙,但我们相信在全体教职工150人的共同努力下,一定有一颗种子种在了老乡心里,民族团结之花将开在每个人的心坎里。”
大家庭的大全家福
最后一公里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End-
编 辑/刘若涵
目前10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