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离的灯光映照着浩瀚星空
一名身姿轻盈的杂技演员
从这片星空的最高处迅速划过
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2010年夏天,自治区委托上海马戏学校系统培养杂技人才,于是一群来自天山南北的少男少女走进了上海市马戏学校。7年来,他们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学校老师的精心培育下迅速成长了起来。
《最后一公里》(ID:MqMsMx) 记者 段清宇 报道
7月31日晚21时,参加第五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活动的上海市马戏学校和新疆艺术剧院杂技团杂技晚会《阳光·梦》在新疆人民剧场进行演出。虽然已经是第二场演出,但杂技与新疆歌舞的完美联合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艺术体验,演出现场依然是座无虚席。
绳技、地圈、双人吊子、弹球、高车踢碗、蹦绳、空中吊环、抖杠、跳板蹬人等一个比一个精彩的节目让人目不暇接,繁复的动作让观众们眼花缭乱。调皮的圆球在他们手中变得温驯,笨重的铁腕在他们足尖变得轻巧,纤细的钢丝在他们脚下变得平稳……一系列高难度的动作让观众们忍不住为他们捏了一把汗,精彩完美的演出又让观众们情不自禁鼓掌叫好。
“这是我们新疆的孩子,这也是我看过最特别的一场杂技演出。他们将自己对歌舞的理解融入到了杂技之中,演出了最富有新疆韵味的杂技。我为他们自豪,在他们身上,我能看到新疆杂技的未来。”观众夏迪亚·亚森认真地对记者说。
据悉,杂技晚会《阳光·梦》是上海和新疆两地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成果,演出该剧的45名演员们于2010年前往上海马戏学校进行了专业学习。整场演出是由上海马戏学校和新疆艺术剧院杂技团共同打造,以新疆艺术剧院杂剧团的45名委派生在上海市马戏学校学习和生活的真实故事为出发点,进行了加工创作与编排。演出将“我来自新疆”“茁壮成长”“校园生活”“圆梦时刻”等主题篇章逐一串联,充分展示了45名演员在上海7年来的学习成果。
演出现场
在趣味盎然的舞台之上,观众已经全然忘记这是靠力量和技巧才能支撑的杂技。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庞洋溢着青春的光彩,他们个个身手敏捷,在舞台上上下翻飞。很难想象,在台上这群杂技演员中,最年轻的只有14岁。为了今天的掌声与喝彩,他们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
公里君专访了杂技团的少年们和他们的老师,为大家带来杂技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杂技追梦人 七年求学路
地址:新疆人民剧院
时间:7月31日晚
19岁的沙达木·苏莱曼是整所学校唯一一个弹球表演者。之所以成为这个“唯一”,并不是靠他天资聪颖,而是有学校、老师和家人对他的爱与鼓励作支撑。
沙达木出生在乌鲁木齐。他从小调皮好动,喜欢爬上爬下、四处探索,这好动的性子没少惹麻烦,也让父母头疼不已。2010年,12岁的他听说有机会能去学杂技,立刻跑去报了名。沙达木感激地说:“现在想想,我太感谢自治区文化厅和上海市马戏学校给我的机会了。这次机会让我了解到什么叫杂技,也深深爱上了杂技。”就这样,2010年9月23日,沙达木和其他60名孩子被从2000多名报名者中挑选出来,来到了黄浦江畔,开始了杂技之路。
演出现场
这条路并不好走,每日严苛的训练,几乎占据了沙达木的全部时光。“和其他艺术不同,杂技是一门枯燥而又辛苦的艺术。我们做得最多的就是重复,这个过程中会成功也有可能会跌倒、摔伤,每个孩子身上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伤痕。”沙达木说。陆陆续续,因为想家、训练太苦、家长心疼等种种原因,不少孩子放弃了自己去上海的追梦之旅,60名孩子只留下了45名。沙达木则在日复一日训练中,坚持了下来。
此时,命运又跟他开了个玩笑。“一次训练让我的左手受了伤。受伤对我们来说是家常便饭,我也没当回事,可没想到它迟迟不好。”左手落下了后遗症,沙达木无法再进行基本功训练,他变得自卑,心中充满了绝望。
“我想过放弃杂技,可我舍不得。每次考试和学习,我都只能在队伍的最后面远远看着,心理落差太大了。”就在他一蹶不振的时候,上海市马戏学校校长一番语重心长的话将他拉回了现实。“校长说了很多,可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说就算我不去做那些训练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杂技,我是很优秀的!”
决定重新恢复训练的沙达木左思右想后,练起了对力量要求相对更少的弹球。那之后的每日清晨5点,当所有人还未醒来之时,沙达木练习弹球的身影就会出现在校园角落。为了做出更加漂亮的动作,他下载大量杂技视频,一点点播放仔细琢磨杂技动作中的技巧。即使在康复过程中,因为手臂里额外出现的小骨头和碎骨,让沙达木不得不进行了一次手术,但这也没有打击到他的积极性。
如今,沙达木已经夺得了无数杂技奖项,并在上海的杂技领域内变得小有名气。不过,他从未自满过。“这些荣誉得来不易。今后,我不会再放弃我的杂技,我会一直在路上,一直做一名杂技的‘追梦人’。”沙达木说。下个月,自己会和小伙伴们一起去俄罗斯参加比赛,这一定能带给他新的体验与机会。
追梦少年们为家乡观众献上的“毕业汇演”
地址:新疆人民剧院
时间:7月31日晚
7年前,自治区委托上海马戏学校,系统培养了45名杂技人才,即新疆艺术剧院杂技团第6批学员。沙达木·苏莱曼就是45名追梦少年中的一个,而未来一定还有更多的少年在等待着踏上这条追梦之路。
“像沙达木这样努力的孩子,才能成就最精彩的杂技演出。这次演出我们带来了28个优秀的杂技节目,每一个的训练时间都长达三四年。这7年来,我和孩子们朝夕相处,我认为新疆的孩子接受力强,反应敏捷,而且还都很聪慧。参加这次国际舞蹈节的时候,我就告诉他们,这是给家乡观众们上演的一场‘毕业汇演’,你们一定要好好表现。果然,他们没有让我失望。”上海马戏学校新疆杂技班班主任张洁说。
演出前在后台化妆的小演员
《阳光·梦》的诞生,就是为了让这些来自新疆的追梦少年们能将这些年来学到的东西,通过一台晚会的形式呈现出来。“杂技晚会起名为《阳光·梦》也是因为这些孩子都非常阳光,积极向上。我们除了想让他们展示一台精彩的杂技演出之外,也想让他们展示出新疆人民的精神面貌。体现新疆、上海两地对他们的关怀。”上海杂技团团长、上海马戏学校校长俞亦纲说。
俞亦纲说,7年前自治区的委培可以说是上海马戏学校和新疆的“第一次亲密接触”。7年时间,这些孩子展现出的新疆精神和优秀品质让俞亦纲认识了一个全新的新疆。“一开始是自治区委托我们办这个班,后来上海市教委、文广局、宣传部等各方面都十分重视,我们在这个班上花费了很大心血。”俞亦纲说。
演出前排练
俞亦纲开玩笑地说,学校一点儿都没有藏私,将“跳板蹬人”“抖杠”等上海市马戏学校的经典节目、“看家本领”都教给了新疆孩子。不仅在专业课上传经送宝,在思想政治和艺术素养方面也下功夫培养新疆班的孩子,每年都安排新疆班的孩子们去共青团中央机关旧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目前,学校已在45个新疆班学员中发展了近十名共青团员。此外,考虑到上海各种艺术资源比较多,每年都会安排新疆班学员观摩当下比较流行、热门的演出。除了公共文化课以外,还开设了吉他、摄影等兴趣课堂。
演出前排练
今年,这批杂技演员们将从上海市马戏学院毕业,回到家乡加入新疆艺术剧院杂技团青年杂技队,为新疆的杂技演出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传统的杂技技术,一般选用师傅带徒弟的模式,而随着时代发展,在世界杂技赛场上要求演员不仅在技巧上能稳定发挥,更在要求综合素质、音乐感方面的全面发展。”新疆艺术剧院杂技团团长安尼瓦尔.买买提表示,此次委派学生到上海专业院校学习,实现了杂技与时代的同步,给新疆在杂技技巧、技术储备了一份不小的专业宝藏。
-End-
责任编辑/玛丽娜
主 编/刘 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