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线审批实现新疆项目审批提速增效

2018-01-16 最后一公里

编前语: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新疆各族群众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各项任务上来,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奋力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加光明的前景。


《最后一公里》开设“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专栏,多路记者深入基层蹲点采访,从民生改善、民族团结、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基层基础、改革发展六个方面展现新时代下,新疆各族群众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


“从填写资料提交申请到收到审批通过的短信通知,就三天时间,中间还因为我们补交材料耽误了一天。”1月15日,乌鲁木齐市烈士陵园“新建一幢3000平方米骨灰堂及周边场坪和绿化等”项目经办人高东翔说。


高东翔告诉记者,1月5日他通过自治区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提交项目,1月8日就审批通过。


2017年申报项目13322个


“以前,这样一个项目,不到发改委跑几趟审批下不来,单位以前跑项目的人说跑项目有多难,让我在经办这个项目的时候心里有点害怕,但没想到通过这个平台,审批这么快速高效。”高东翔说。


1月12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该平台后台维护人员陈杰表示,“项目单位只要按流程申报,并保证在一定时限内交齐相关材料,就可以在多个环节再向前推进一步。”


记者通过这一平台的统计数字了解到,2017年,自治区通过该平台申报的投资项目达13322个,其中审批类项目8982个,核准类项目508个,备案类项目3832个,总投资达24478.66亿元。


据了解,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大决策,按照国家发改委和自治区政府的工作部署,由自治区发改委牵头组织,2015年9月启动了该平台的建设。


该平台由自治区发改委组织自治区18个部门以及各地(州、市)建成,主要包括项目申报、并联审批、在线审批、电子监察、应用平台支撑5个子系统,涉及自治区、地州、县市三级单位1462家,其中:自治区本级18个厅局,各地(州、市)196家单位,县(市、区)1248家。


自2016年4月19日该平台的开通使用以来,全疆所有非涉密的审批、核准、备案项目均纳入平台统一办理,涉及审批事项419项,完成了投资项目审批事项由实体办事大厅向网上办事大厅的转变。


效率变革的重要体现


自治区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经过不断完善和升级优化使用功能,该平台从提出申请到开工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审批事项和部门,按自治区、市、县三个层级和行政区划全部纳入一个办事大厅,实行“一口受理、同步办理、限时办结、互抄互告、信息公开”的网上联合审批运行模式,实现了“一网告知、一网受理、一网办结、一网公示、一网监管”的目标,大大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


在此基础上,自治区发改委对该平台现有功能进行优化完善,全面推进自治区、地(州、市)、县(区、市)三级联通平台,将同一层级地方政府实施的报建审批事项,全部纳入平台办理,将国家批准的经济开发区纳入平台,降低交易成本、激发社会投资活力。


此外,建设了平台数据融合分析系统,对平台中审批类、核准类、备案类和报建项目分类汇总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


自治区发改委投资处副处长周东亚表示,该平台的开通使用,实现了审批材料电子化、审批方式网络化、审批过程智能化、审批功能一体化,即审批项目网上受理、办理、监管“一条龙”式服务,大大提高项目审批工作效率。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该平台实现了项目审批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反馈,让信息多跑路的同时,让项目申报人少跑腿。”周东亚说,不断完善自治区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这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周东亚看来,这一平台将以往项目线下的串联式审批变成了网上的并联式审批,大大提高了项目审批的效率,是“效率变革”的重要体现。


最大程度缩短审批时限


记者了解到,自治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核心,就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关键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该放给市场和社会的权一定要放足、放到位,该政府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管到位,该提供的服务一定要做到主动服务、高效服务。


周东亚介绍,根据2017年自治区17家单位联合印发的《投资项目报建审批事项目录及规范清单》,今年将进一步优化自治区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使用功能,更新完善平台的受理权限和办理流程,全面实现在线并联审批,最大程度缩短审批时限。


周东亚表示,还将尽快制定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有关政策措施,加强项目建设全过程监管,明确监管责任,坚持放管结合,以管促放,发挥投资主管部门综合监管职能和行业管理部门专业优势,整合监管力量,实现协同监管,使项目在线审批、核准、备案工作做到及时、规范、有序,使平台运行更加顺畅。


记者手记:让信息多跑路 让群众少跑腿


一直以来,因为项目审批涉及的单位、部门多,“跑项目”的难处,对不少负责过单位或企业项目的经办人来说,都是不愿提起的心酸往事。


自治区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建设自治区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让“跑项目”难成了历史。


在线审批最大的好处,就是让信息在网上多跑路,从而做到让群众少跑腿,以往至少需要20个工作日才能完成的项目审批流程,只需要几天就能办完,甚至实现了当天申报当天通过审批或备案的“神速”。


项目审批效率的提高,不仅是十九大报告提到的“效率变革”的重要体现,还体现了在新时期,政府的服务意识的转变,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高效服务。(记者马少宾)

-End-

责任编辑 / 杨 凤

主 编 / 孟根傲德

推荐阅读

夜深了,托万库木库勒村便民服务大厅的灯亮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