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个“小账本”很神奇!可以助力村民脱贫致富

2018-04-03 最后一公里


贫困户木萨·吾舒尔家的收入:小麦补贴500元;核桃4000元;务工3000元;四口之家年人均1875元。帕提曼·艾买尔在县城纺织厂打工:月均2500元,一年30000元;五口之家就可人均增收6000元,实现脱贫。


……


3月24日,在新疆伊犁河流域开发建设管理局驻莎车县喀群乡塔合塔科瑞克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张靖的笔记本中记录着这些文字。今年驻村后,张靖的口袋中随时都装着一个小本子。每到村民家或是田间地头走访时,他总是拿出笔来给村民“算账”。时间长了,他的笔记本就成了账本,每页都写满了数字。


《最后一公里》(ID:MqMsMx)通讯员李浩 报道

 

工作队队员与外出务工人员合影留念。



塔合塔科瑞克6村人多地少,种植结构单一,村民年收入相对较低。驻村以来,工作队在进行详细入户走访后,根据村里实际情况,多次召开脱贫致富专题研讨会,找原因、寻方法,按照村民意愿按户施策,确定具体脱贫举措。


为了能够助力村民早日脱贫,张靖自制了一个小账本。“村民人均占地仅一亩,种植马铃薯要比种植小麦的年利润高出400余元,种植结构必须调整;村民家里闲杂的院落如果充分利用起来,种植蔬菜、水果、养殖家禽并举,在保证村民自家吃菜的基础上每年至少增收500元以上,庭院经济要重视起来;发展生产方面,整合规范村里现有的核桃合作社,联系核桃深加工企业,疏通销售渠道,鼓励村民积极参与,争取助力5—10户贫困户顺利脱贫……”小账本上记录着助力村民脱贫的方式方法。

 

工作队入户走访讲脱贫思路。


入户走访后,张靖发现全村337名富余劳动力中,出去打工的不多。驻村工作队与村党支部一致认为,要脱贫,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外出务工。


“除了充分利用其村子里现有资源条件,我们更要积极探索新的脱贫模式。”张靖向大家介绍,“首先要实现土地统一管理,转移就业。大力扶植懂得养殖和种植的村民,带动一批村民尽快脱贫;帮助有技能有特长的村民,带动一批;组织安排好村里青壮年劳动力,做好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再带动一批……”


在联系就业单位的过程中,工作队尽心尽力,多次前往莎车县恰热克镇吾达力克工业园区的叶尔羌纺织厂实地考察,对纺织厂规模、管理、销路和转移就业人员的工资待遇、工作生活环境等做了深入了解。


为了让村民了解外出务工的好处,张靖挨家挨户做工作,算细账。大家听说帕提曼在县城纺织厂打工能挣那么多钱后,报名的人越来越多了。到3月下旬,全村已有34人在附近的工厂务工。


村民们认真学习业务技能。


在走访中,张靖发现村民没有算账的习惯。每周吃菜吃馕要花40元到50元,自己种菜打馕,一年下来就能省下2500元。发展庭院经济的好处,村民们是在听了张靖算完账后搞清楚的。


算账也让张靖很快和村民打成了一片。刚来时,他追着村民算,现在变成了村民主动找他算。


“今年,我在核桃地中套种了3亩西瓜。找张书记算了算,种小麦一亩地最多能挣400元,种西瓜却能挣1000元。”贫困户达吾提·艾萨说。


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两个多月来,张靖已经记了4个账本,他翻着这些账本说:“我们给走访的每户村民都算了细账。算账就是要帮助他们找出致贫的原因,激发他们脱贫的内生动力。”


务工代表布尼娅孜·阿扎提激动地说:“感谢工作队帮我们争取来的就业岗位,我们一定会努力工作,用自己的双手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对于喀群乡人民幸福生活的憧憬,村民们和工作队都是充满信心的,而这份信心正是源于对党和国家好的惠民政策、好的方法经验的理解和落实。

  

眼下,工作队已经到村两个多月,他们在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断努力。“让村里的老乡们过上好日子,不仅是我们的头等任务,更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一定会带领村民共同奋斗努力,走出一条因地适宜的致富门路来。”对于接下来的工作,张靖和工作队队员们信心满满。

-End-

编 辑 / 陈大庆

责任编辑 / 杨 凤

推荐阅读


谁说“空少”只有帅气?14年里他还做了很多......


电商点亮“致富路” 百姓吃下“定心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