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他们才是最强“春风”!
一直以来,
群众的“小事”就是驻村工作队的“大事”,
为群众解“心中忧”,
为群众办“暖心事”,
成为老百姓的贴心人、暖心人。
在这个春意盎然的日子里,
他们就是最暖“春风”!
春天栽下“幸福树”
一年之计在于春,4月2日下午,在皮山县阔什塔格镇克什拉克村,自治区卫生计生委驻村工作队请来的药枣种植专家和村民们一起将树苗栽植到树坑里,专家和工人们一边栽树,一边讲授药枣树灌溉时期、施肥周期、修剪方式、病虫害防治等相关知识,这也是工作队为村民带来的一个新的致富路。
大家一起为树苗铺地膜。
原来,自1月31日工作队入驻以来,就一直在讨论研究适合本村特点的特色种植产业,通过实地调研及邀请自治区中医民族医药研究所专家实地勘察,发现该村主要以沙土地为主,种植玉米、小麦等传统作物产出率不高,且缺乏市场竞争力,最终决定在村里小规模试种药枣。
种植药枣树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大约三年左右就可以挂果收获,果实的存放时间也比较长,且食用、药用均可。“驻村工作队给我们运来药枣树苗子,我们要带动村里的贫困户好好利用这个项目,让他们能脱贫、不返贫。”克什拉克村党支部书记约麦尔·阿卜拉说。
三年树木,脱贫百户。几年过后药枣树将成为克什拉克村增收致富的又一新渠道,将为克什拉克村村民带来新的经济收入。通过药枣的种植,克什拉克村村民定能“枣”日脱贫致富、“枣”日收获幸福。(自治区卫生计生委驻村工作队 杨林洲)
村里来了“明星羊”
4月2日,22头扶贫品种改良羊来到了阿克陶县克孜勒陶乡喀拉塔什村,它们的到来让村里热闹了起来,村民们纷纷来到村委会观看这些“小明星”。
签完合同、抽完签,村民纷纷按照编号领取自己的羊,提力瓦力迪·库群领到羊后,高兴地给妻子打电话:“我今天运气好,抽到了一头45公斤的公羊,公羊身体很好!”
一旁的村民兴奋地说:“这头公羊力气太大了!以往我们的羊只能产20公斤左右肉, 我一定好好养,算下来明年能增收8000元呢。”
村民领到羊高兴极了!
一直以来,喀拉塔什村的畜牧业属于“小畜多、品种差、产肉少”, 而小畜品种改良是改善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针对这一情况,工作队确定了绵羊品种改良的项目方案,以引进适应本地区、高产肉的优质羊进行品种改良,短期内能提升本村羊的产肉量从而达到增收,根据本村羊的总体量,村里向乡政府申请购买22头优质公羊进行品种改良,也为村民们铺上了新的致富路!(自治区煤炭工业管理局驻村工作队 李万坤)
“暖心煤”送到心坎上
“感谢党和政府、感谢工作队,现在正是春季接羔的重要时间,你们及时送来了取暖煤,还把全国两会精神也送到了我们家门口,让我们在戈壁上也听到了来自首都北京的声音,感受到了党的温暖……”4月3日,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博斯坦乡阿克卓勒村牧民倒来提别克看着送来的暖心煤,激动地握着昌吉公路管理局驻村工作队队长祁军的手说。
工作队送来暖心煤。
近日,昌吉公路管理局驻村工作队在入户走访时了解到,进入春季以来,牧民到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候,也是每年接羔育幼的关键时期,但他们却没有携带太多的取暖用煤。4月初,工作队立即帮助联系车辆,为牧民免费赠送取暖煤,把温暖送到了牧民的心坎上。
据介绍,当地大多数牧民遵循“草畜平衡”生态保护原则,冬天在“冬牧场”,随着天气的转暖,山上的牧民都把羊群送往春牧场进入接羔季,平均每天的产羔量都在几千只以上,因距离较远,取暖用的煤不方便带过来,大多数牧民采用最原始的烧牛粪取暖,现在工作队给大家带来了取暖用的煤,虽然是一件小事,却解决了最迫切民生的问题,让牧民真真切切体会到党的恩情、党的温暖!
工作队队员(中)给牧民宣讲全国两会精神。
此外,工作队给牧民送温暖的同时,也送去的精神粮食,倒来提别克的儿子激动的说:“工作队来给我们宣讲了全国两会精神,让我们感受到了党的关心关爱,我们以后要更加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昌吉公路管理局驻村工作队 薛棣)
孵化基地实现就业梦
近日,伊宁县吐鲁番于孜乡下吐鲁番于孜村缝纫能手们领到了一笔钱,这笔钱是她们为当地服装厂制作窗帘的手工费。拿着自己的奖金,大家笑个不停,开心极了。
下吐鲁番于孜村是一个有着4100余人的大村,面对人多地少、增收渠道窄、富余劳动力多、很多妇女闲赋在家的实际情况,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民政局驻村工作队主动出击,找对策、想办法、谋出路。工作队一方面利用周一升国旗、农牧民夜校、党团日活动等时机,进行宣讲和开展技能培训,鼓励大家走出去,用勤劳的双手打开致富之门,另一方面积极联系用工企业,将富余劳动力流转出去。针对妇女们要照顾家庭和小孩,无法外出就业的现状,工作积极与企业对接,变“让妇女们走出去”为“把企业请进来”。
工作队请的老师(右)在教村里的妇女制作窗帘。
今年1月初,工作队与伊宁市东圣服装厂达成合作意向,成立了集培训就业为一体的孵化基地,由东圣服装厂免费提供四十多套缝纫设备,村委会提供场地,对本村贫困家庭和有从业意向的妇女提供免费缝纫技术培训。同时,孵化基地创新采取边培训边接单的模式,在学员们培训的同时,接受来自东圣服装厂的来料加工订单,制作火车专用窗帘。通过这种方式,不但激发了广大妇女学习的积极性,也让大家在实践中快速的学习并提升技能。
截至目前,已有七十余名妇女在孵化基地培训就业,窗帘的加工费也从最初的1.5元/个涨到了1.8元/个,已完成的3000个窗帘的制作工费已全部结清。学员阿依努尔·买买提明激动地说:“我已经在这里学习了60天,今天领到了1500元钱,我特别开心,我相信我们以后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妇女们在一起学习。
伊犁州民政局驻伊宁县吐鲁番于孜乡下吐鲁番于孜村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吴虎寿说:“我们下一步计划培训更多的妇女,同时,订单的种类也从单一的窗帘制作扩展到床单、被套,乃至服装的加工,逐渐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除此之外,我们还准备让操作熟练的妇女们把缝纫机搬回家,这样在家就可以接单,既赚到了钱还兼顾了家庭,真正的让妇女们在 ‘家门口’就业的梦想变成现实”。(伊宁县“访惠聚”驻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李祖培)
村民感恩送“真情”
4月3日下午,在和硕县乌什塔拉乡沙梁湾村村委会大院,该村村民何守明将自己亲手编制的两把扫帚送到了村委会,感谢和硕县住建局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会对他的帮助。
据了解,村民何守明是村里的贫困户,妻子患有严重的腰间盘突出症,去年住院治疗花费了大量医疗费,女儿视力一级残疾,常年需要人照顾,家里的重担全部落在了何守明一个人的肩上。村“两委”班子和工作队了解情况后,及时帮助他申请大病救助、办理低保和扶贫小额信贷等,并在节假日多次到家慰问,帮助他解决了实际困难。
何守明(中)送来了亲手做的“礼物”。
“非常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村干部和工作队对我们家的帮助,我也不知道拿什么感谢你们,这是我亲手编的两把扫帚,送给你们。以后我也会经常到村委会打扫卫生,希望能为咱们村尽一份绵薄之力。”村民何守明说着,将扫帚递给了工作队队员的手中。
工作队队员表示:“村民每一句感谢的话语,都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以后我们会更加努力工作,带领沙梁湾村的村民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和硕县住建局驻村工作队 史子仓)
最后一公里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End-
责任编辑 / 付瑞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