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驻村成语新解:“拔苗”能“助长”

拔苗助长的成语故事,每个人都知道。不过,这个大家从小耳熟能详的成语在村里却有了新解。


新技能get√——“拔苗”能“助长”哦!



  “拔苗”能“助长”?  


在与拜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驻村工作队队员的谈话中,拜城县察尔齐镇红旗村村民努尔艾拉·沙依木与工作队队员聊起了“拔苗助长”这个成语。


“我知道‘拔苗助长’这个词是说古代有个人嫌田里的秧苗长得太慢,就动手把它们拔高,结果秧苗都枯死了。这个故事是告诉我们事物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努尔艾拉认真地说。


拔苗助长的寓言故事告诉人们,欲速则不达,但在努尔艾拉家的田中,“拔苗”也能“助长”。眼下阳光正好,看着家中田地里郁郁葱葱、长势喜人的玉米苗,努尔艾拉心花怒放,似乎已经可以看见秋季时的丰收景象了。


“工作队和村干部们五月中旬的时候,就来我家帮忙啦。”努尔艾拉笑着说,“队员们干农活一点都不比我们差,多余的玉米苗被拔掉,留下的现在都长得很好!”


工作队队员正在认真地间苗。


在入户走访时,工作队队员了解到努尔艾拉种了47亩玉米,眼下正是该给玉米间苗的时候,可她却因为找不到帮手而急得团团转。


在红旗村,玉米都是用播种机进行播种,为保证成活率一般每穴会播种3粒种子。如果任由种子发芽生长,不仅不会增产,反而它们相互之间会因为争肥争水而造成产量减少。为了个体植株良好发育,必须在生长期初期选留下大小一致、植株均匀、茎基扁粗的壮苗,并将多余的秧苗拔掉,这就是“间苗”。


努尔艾拉家的玉米苗长势旺盛,为了不影响秋季收成,间苗的时间已经不能再拖了。工作队与村干部们二话没说,撸起袖子一头扎进了努尔艾拉家的玉米地,按照“去弱留强、间密存稀、留匀留壮”的原则开始间苗。


工作队队员们分工合作,进度更快。


这段时间,工作队队员们时不时就会来看看努尔艾拉家的玉米地,入户走访回来时,宁肯绕路也要经过玉米地看看秧苗们的长势。看到自己亲手侍弄的小苗一天比一天茁壮,每个人心中都是说不出的熨帖。


工作队副队长刘欣说:“我们来到村里,就是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帮群众解决困难。正是这样的辛勤付出,才让我们和村民们的心贴得更近了,大家与我们的感情也一日浓似一日!”(拜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驻村工作队 杜新凤)



  甜如蜜的“大棚经济” 


眼看天气一日好似一日,温宿县克孜勒镇喀拉萨村聚力蔬菜种植合作社的社员们的心情也跟着一日好过一日。人们每天在菜地里忙碌着,挥汗如雨却甘之如饴,眼看着辛苦耕种的白菜、辣椒、西红柿等蔬菜上市的日子一天天近了,大家都越干越有劲头。


聚力蔬菜种植合作社是今年2月在自治区信访局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成立的。在入户走访时,工作队发现村里不少贫困户家中的耕地都没能发挥最大作用,不是产出作物的经济效益不高,就是利用率不高。于是,为了拓宽村民特别是贫困户的增收路子,聚力蔬菜种植合作社应运而生。


工作队计划将村里产出利益少、有提高空间、未得到最大化利用的土地等集中起来管理、有偿使用,采用开办种植合作社的形式为村民们增加收入。同时,还能使贫困户从自家的土地中解放出来,自主选择发展特色养殖或外出务工等其他增收途径。


一大早,人们就在地里忙活开了。


合作社成立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得到了众多村民积极响应。大家有的出土地、有的出资金、有的出机械……短短两天时间就有47户加入了合作社。


65岁的阿伊特然木·斯坎旦尔在第一时间就将自己的48亩地交给了合作社。她笑呵呵地说:“我年纪大了,家里人外出打工也帮不上我,这几年种地老是要靠亲戚、邻居和工作队来帮忙。由于缺少资金和技术投入,虽然辛苦,可我每年的收益并不高。现在我把土地交给合作社经营管理,不用那么辛苦,预估每年还能有7000多元的收入呢!我总算可以享享福,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了。”


自治区信访局驻喀拉萨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刘勇说:“现在合作社里的各类蔬菜长势正旺,已成熟的品种也即将上市销售,预计能产生经济效益50余万元,贫困户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今后,我们将因地制宜、因户施策,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自治区信访局驻村工作队  刘广卿)


最后一公里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End-

编 辑 / 段清宇

责任编辑 / 付瑞雪

推荐阅读


60后北京夫妻的“南疆青春”


20岁的年龄差,他们却成了无话不谈的忘年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