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核桃兄弟”的致富密码

天山网编辑 最后一公里 2019-04-03



引言: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阿克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是新疆重点风沙策源地,是抗击土地荒漠化、盐渍化的最前沿,更让人绝望的是,沙漠离阿克苏市城区只有6公里,且以每年5米的速度不断逼近。

  

在这样的背景下,1986年,阿克苏地区启动实施了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不仅在荒滩戈壁上建成了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4公里集生态林、经济林、防风林于一体的防风治沙“绿色长城”,还形成了让阿克苏人引以为傲的“柯柯牙精神”。

  

昔日“漫卷狂风蚀春色,迷梦黄沙掩碧空”的阿克苏,如今已是“风拂杨柳千顷绿,水润桃杏万园红”的茫茫林海。

  

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从塞罕坝林场、右玉沙地造林、延安退耕还林、阿克苏荒漠绿化这些案例来看,只要朝着正确方向,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生态系统是可以修复的”。

  

已累计造林115.3万亩的柯柯牙,以32年的坚持告诉人们:功成不必在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10月11日起,最后一公里推出【点赞阿克苏荒漠绿化】系列报道,今日推出第九篇:《“核桃兄弟”的致富密码》。



“核桃兄弟”赵武忠(右)和莫合塔尔·吐尔地(左)一起交流核桃管理的经验。


“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今天的好日子。”10月20日,说起几十年来与54岁的莫合塔尔·吐尔地一起互帮互助共同致富的故事,49岁的赵武忠深情地说。


赵武忠和莫合塔尔都来自阿克苏地区温宿县木本粮油林场,他们是一对靠种植核桃走上致富路的“核桃兄弟”,他们守望相助、跨越民族和血缘的兄弟情义,在阿克苏地区传为佳话。

  

这份恩情永生难忘


今年,阿克苏地区温宿县的核桃丰产丰收,赵武忠家的35亩核桃纯收入超过了20万,莫合塔尔家的20亩核桃的收入也有10多万。

  

赵武忠来自四川南充,上世纪90年代,他离开家乡到新疆打工。2000年,赵武忠来到温宿木本粮油林场承包了35亩地,开始栽种核桃。

  

“那时候这里都是荒沙地,水浇在地里没一会儿就全不见了,头三年没有见到一点收益。”赵武忠说。

  

“核桃兄弟”赵武忠和莫合塔尔 · 吐尔地一起分享核桃收获的喜悦。(资料照片,摄于2016年10月)


“那时,日子真的坚持不下去了,灰心丧气,就想回老家。”赵武忠说。

  

在赵武忠最困难的时候,莫合塔尔挽留并帮助了他。

  

为了帮助赵武忠渡过难关,莫合塔尔把家里的1万元积蓄借给了他,十几年后再度提到那次借钱,赵武忠说,“没有莫合塔尔大哥的帮助,就没有我的今天,这份恩情我永生难忘”。

  

从此,患难之交的两兄弟开始一起琢磨提高核桃质量的办法,一起去外地学技术、找销路。

  

2016年,在阿克苏地区举办的果品交易会上,“核桃兄弟”莫合塔尔和赵武忠种植的核桃在“中国好果品”评比中获得一等奖。

  

这些年来,温宿县政府加大对林场的支持,水渠通了,道路宽了,专业的林果技术人员定期到林场进行业务指导,温宿县的核桃渐渐创出了品牌,兄弟俩的核桃收入也逐年翻番。

  

做一辈子的“核桃兄弟”


“我俩有十几年的交情了,是从困难日子中一起走过来的好兄弟,现在就像一家人一样。”莫合塔尔说。

  

莫合塔尔从小就生活在温宿县,这里种植的薄皮核桃名声在外。2008年,温宿核桃曾获评北京奥运会果品推荐一等奖。

  

“那时候我已在这里种了很多年的核桃,赵武忠跟我说自己干不下去了,看着他能吃苦,每天天不亮就去核桃地里干活,但是没种过核桃,导致投入了没收益。”莫合塔尔说,他看着两口子哭,他很心疼,为了帮助赵武忠渡过难关,他把家里的积蓄1万元借给了赵武忠。

  

莫合塔尔认为,当时大家生活条件都不好,不管是什么民族,都应该相互帮助。

  

赵武忠夫妇和莫合塔尔 · 吐尔地及他的孩子们一起合影。


“核桃的产量从当年土办法种植的每亩100多公斤到如今科学种植每亩300多公斤,收入也从当年的2000多元到如今的十几万元。”莫合塔尔说,赵武忠上过学,新技术一学就会,把学会的技术不仅毫无保留地手把手教给他,还给乡亲们传授技术,让大家都从种植核桃树中受益,现在乡亲们都对赵武忠刮目相看。

  

“有这样的一个弟弟,我心里很自豪!”莫合塔尔说,“我们要做一辈子的核桃兄弟!”

  

在父辈的影响下,莫合塔尔和赵武忠的孩子们也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核桃产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


温宿县素有“中国核桃之乡”的美誉,这里因盛产皮薄、肉美、味香的薄皮核桃而享誉疆内外,被自治区授予“优质核桃生产基地”称号。

  

温宿县林业局局长邓浩介绍,温宿薄皮核桃品种经过数十年优选而出,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推广。

  

“核桃含油率在65%以上,蛋白质含量超过19%,核桃壳厚度仅0.8毫米,相当于10张A4纸叠起来的厚度,所以也叫‘纸皮核桃’。”邓浩说。

  

温宿县的核桃丰收了。


2006年,温宿县核桃产业开始快速发展。除采用优良品种外,还采用整体树体管理,保持阳光照射,立体结果。

  

“像修剪苹果树一样,把核桃树的高度控制在5米以内。”温宿县林业局局长邓浩介绍说,再通过隔株间伐,保证株距和行距的同时确保通风透光,从而确保核桃品质,这些年让温宿的核桃卖出了好价钱。

  

“我们的核桃经过良果良法的培育,核桃亩产平均能达到300公斤,最高产量达到每亩500公斤。”邓浩说。

  

2008年起,温宿县又开始推动核桃种植标准化管理,连续10年分阶段实施“林果业质量管理年”、“林果业管理增效年”等活动,坚持走果园标准化管理之路,通过实施提质增效来促进林果产业转型升级。

  

温宿县的防风林种植的林果。


如今,赵武忠种植核桃已经11年了,虽然核桃第 7 年才挂果,但短短几年时间,他就靠种核桃买了2套楼房和汽车。莫合塔尔一家靠种植核桃,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幸福。

  

“对包括‘核桃兄弟’在内的温宿人来说,核桃让大家过上了好日子,核桃就是他们的幸福果。”邓浩说,核桃产业在带动温宿县各族群众增收致富的同时,也在互帮互助中促进了民族团结,在一个个核桃园中谱写出一个个像“核桃兄弟”一样的民族团结感人故事。(记者马少宾)


-End-

责任编辑 / 马 倩

推荐阅读


“我们是生态文明建设真正的受益者”


红旗坡上结出幸福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