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牧民办起“梦工厂” 带领乡亲“抱团”致富


太阳还没从地平线露出头,简单扒拉了几口早饭的对先 · 巧开西便迎着仍有些暗黄的晨光出了门。去养殖合作社查看牲畜情况,这是他每天要做的第一件事。

  

“合作社承担着不少村民的脱贫致富梦,大意不得。”11月4日,对先 · 巧开西在检查牲畜情况时说。

  

今年42岁的对先 · 巧开西是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合奇县苏木塔什乡阿合塔拉村牧民,也是“猎鹰之乡”养殖合作社负责人。这是乡里第一家牲畜养殖流转合作社,仅2014年-2017年间,便为220余户入股贫困户分红85.5万元。

  

沐浴党恩 克服困难建起养殖合作社

  

对先 · 巧开西是阿合奇县土生土长的农民。1994年,初中毕业的他就跟着大哥在巴扎上卖肉。因机灵勤快,生意越做越大,他家的牲畜存栏量达到1000余头(只),日子也越过越富裕,2016年,他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2011年,他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创办了“猎鹰之乡”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想带领村民共同走上致富路。本以为一切顺利的他,却在合作社成立之初遇到了不少困难。

  

对先 · 巧开西(右)在合作社给牛喂草料。


“刚开始我们就觉得,把牛羊给了合作社,牛羊是不是就是他的了?利润怎么分?所以也不理解他创办合作社的想法。”村民朱玛洒热 · 斯迪克说。

  

“我把想法也给家人说了,他们也不支持,担心牲畜发生意外涉及到的赔偿问题。”对先 · 巧开西说着自己的苦恼。

  

虽然质疑声一片,但在乡里和村里干部的帮助支持下,他最终说服了自己的哥哥和嫂子。

  

“他们同意把40只羊交给合作社托养。”对先 · 巧开西说。就这样,哥哥成为合作社的第一位入股股东,合作社也正式开始运营。

  

牛羊有人管,年底拿分红,解放了劳动力,多获取了一份收入,看到加入合作社的种种益处,像朱玛洒热有着同样担心的村民也开始慢慢加入合作社。

  

而在硬件建设上,各级党委和政府也对合作社给予了最大的信任和支持。2012年,依托暖圈项目建设,政府补贴合作社20多万元,加上自筹资金4万元,合作社建了4座共320平方米的暖圈;2015年,国家财政补贴9万元,阿合奇县财政补贴2.28万元,合作社自筹4万元建起了一座50吨的冷库,合作社的规模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不断发展壮大。

  

自2011年建立合作社以来,党和政府给予合作社扶持资金有100.9万元。目前,合作社的资产规模从成立时的450万元增加到目前的1000万元。

  

有党的好政策 脱贫不是难事

  

在对先 · 巧开西心中,越来越多的扶贫政策向贫困地区倾斜。有了好政策,再加上合作社的优势,贫困户脱贫不是啥难事儿。

  

合作社成立后,他动员220户贫困户通过折价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并签订了5年年收益不低于股金10%的分红比例协议。此外,他特意聘用那些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手把手教他们牲畜养殖、育肥等技术,除给予报酬外,还通过“股东+工人”的方式,让4个贫困户成为股东,除了能够每年获得分红外,每个贫困户每月还有600至2000元的工资。

  

对先 · 巧开西给加入合作社的村民分红,村民们笑得很开心。


村民布茹丽汗 · 努肉孜巴依是村里的贫困户,丈夫长期卧病在床,她一人既要照顾丈夫孩子,还要干农活,没有时间搞养殖,她就把家里的牛交给了合作社管理饲养。

  

“我经常来合作社看看,发现牛养得很好我就放心了,年底还可以拿到1200元的分红,我也有时间干自己的事情了。”布茹丽汗说。

  

村民阿曼吐尔 · 吐尔都西有一个正在读大学的儿子,因为没有劳动技能,不能外出打工的他靠着养殖与种地维持生计。了解到情况后,对先 · 巧开西将他雇佣进合作社,让他实现就近就业,缓解家庭困境。

  

在合作社查看牲畜情况是对先 · 巧开西每天都要做的事情。


“我在这里上班,每个月有1000元的工资,我虽然没有能力出去打工,但现在的收入也解决了孩子上学的费用。”阿曼吐尔说。

  

通过合作社的示范带动,2017年苏木塔什乡400余户牧民开始发展家庭养殖业,当年实现盈利总计20万元。2018年,又有8户贫困户以15头新疆褐牛作为股金入股合作社,签订了每户年收益1500元的3年分红协议。

  

“现在合作社运营状况良好。党和政府出台的惠民政策让我在成立合作社的时候受到扶持,我也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帮助贫困户早日脱贫。”对先 · 巧开西说。

  

致富不忘乡亲 倾力帮贫济困

  

除了帮助村民走上致富路,对先 · 巧开西在生活中也时刻关心着身边人。

  

2006年,村中贫困户阿不都拉 · 艾米拉洪的妻子患重病需住院治疗,在政府的政策补贴下,家中还需准备近万元的治疗费用,这让阿不都拉一筹莫展。关键时刻,是对先 · 巧开西雪中送炭的一万元救了阿不都拉的妻子。

  

“当年在政府与对先 · 巧开西的帮助下,我老婆及时得到了救治,这份恩情我是不会忘的。”阿不都拉激动地说。

  

对先 · 巧开西和村民们一起劳动。


此外,对先·巧开西先后资助了村内20余名贫困学生,资助金额达一万余元。

  

村民对先汗 · 库尔曼的丈夫因病去世,靠着养殖与种地,她一人养活两个孩子。

  

“我的大儿子还在上大学,学费有国家的补助,在生活费方面,都是对先 · 巧开西在资助。”对先汗说:“我缺什么,他就给我们送什么,每次孩子去学校的时候,他都会把孩子送到车站,我们非常感激他。”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一起富才是真的富。”对先 · 巧开西这样说也这样做。

  

“对于未来,我希望能再扩大一下合作社规模,帮助更多的人脱贫成功,对国家的脱贫事业做出更多贡献。”对先 · 巧开西说。(记者刘一鸣 通讯员李雪丽)


-End-

责任编辑 / 马 倩

推荐阅读


安徽援疆:聚力就业创造幸福新天地


广东援疆:民生为重让百姓安居乐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