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富不算富,全村富才是富
【让党的旗帜在基层高高飘扬】
托万哈迪勒克村:一人富不算富,全村富才是富
托万哈迪勒克村党员干部在田间地头商量如何增产。
11月5日,一辆载有14头牛犊的卡车,在全村人的目送下缓缓驶出热闹的村委会大院,前往麦盖提刀郎庄园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和卡车一起接受注目礼的是这14头牛犊的主人,他们或骑电动三轮车,或骑摩托车,或搭顺风车跟随卡车一同前往。
“这些牛犊都是政府发给我们的扶贫牛产的牛犊,现在公司统一回购。”已经实现脱贫的麦盖提县库木库萨尔乡托万哈迪勒克村村民玉苏因·买海提说,这些牛犊有的卖了9000元,最多的卖了13000元。
“托万哈迪勒克村的79户贫困户、285人实现脱贫。”库木库萨尔乡副乡长、托万哈迪勒克村党支部书记黄英杰说。
村民有了“领头雁”
托万哈迪勒克村地处沙漠边缘。这个过去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如果不是四驱越野车,想来村里只能是想想而已”的贫困村,如今已是柏油路通到家门口,家家住进安居富民房、户户通了水电,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008年的3300元增加到2017年的10160元。
谈起村里变化,村民们都说村“两委”的党员干部个个都是好样的。
在托万哈迪勒克村,在村干部的选拔任用上,脱贫致富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和政治坚定性是个硬杠杠。
为了确保配强村“两委”班子和村干部力量,提高执行力,在选拔任用村干部时,不仅在个人致富能力和道德品质上要经得起群众“挑毛病”,而且还得具备“懂政策、懂技术、讲得出”的能力,真正发挥党员干部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中的“领头雁”作用。
黄英杰说,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村民都看在眼里。他说,年初村里来了一名年轻的干部,“年轻气盛,总是抱怨群众工作不好做”,后来,在大家给他传授“先做后说、好好做、耐心说、将心比心做工作”的经验后,“他干的得心应手不说,还成了村民的‘知心人’”。
提到党员干部做的点点滴滴,群众都会竖起大拇指,很多年轻人都积极要求进步,向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阿不拉 · 艾买尔和吾布卡斯木 · 阿西木就是其中的两人,他们于2017年,向村党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后,在春播夏管秋收中,走家入户主动动手干。2018年,经村党支部研究,决定发展他们两人为入党积极分子。
黄英杰说,村“两委”采取给村干部交任务、压担子的方式,提高村干部的工作能力,通过坚持将发放低保、慰问群众、生产互助等好人好事交给村干部来办,提高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让“组织在村建强,干部在村成长,成效在村检验”,把党建优势转化为脱贫优势。
要想富 基础设施须跟上
“村里的党员干部都是好样的,黄书记更是不一般,他带头出资,想方设法筹集资金修路、修渠、修闸口,他的心里始终装着群众。”65岁的老党员买买提 · 吐逊说。
买买提说,以前,托万哈迪勒克村大型农机具基本靠借;村里的道路满是浮土,大坑套着小坑,载重4吨的拖拉机最多能拉1吨的货物……
2006年,黄英杰自掏腰包,购置2辆大型拖拉机。谁家有需要,他就开去,对家庭困难的村民,他只收油费不收工钱。
2008年,黄英杰当选托万哈迪勒克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他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筹集资金新修村里的水渠、闸口,彻底解决了村民浇水难的问题。
“没有路,农产品就卖不出去,生产资料也运不进来,路必须修!”2011年,黄英杰倡议全村人修路,他带头拿出5000元,村民多则出三五百元,少则出三五十元,很快筹集了5万元。
村“两委”带着村里的80名壮劳力连续干了5天,筑起2公里长的路基。第二年,村里的柏油路修通了,全村人欢呼雀跃。
现在,村里的泊油路已达10余公里,成了村民搞运输、发展农副产业的“致富路”。
除此之外,村“两委”持续投入资金达98万元,实施农村能力提升工程,对全村所有住户房屋进行彩钢房顶改造;协调推进村级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安装130盏太阳能路灯;筹备文体设施、器材,丰富村民生活。
增收致富才是硬道理
“依明,洋芋该收了,跟左邻右舍也说一下,赶巴扎的时候,大家把收的洋芋集中到一起卖,别坐等菜贩子上门收,不但收的价格低,而且还挑三拣四的。”10月中旬,黄英杰一边扒着土豆,一边看着村民依明·库安说。
黄英杰说,土豆是当地餐桌上的主菜,但村民却不会种土豆,他就从整地施肥铺地膜教起,手把手教村民种土豆,种蔬菜。依明在黄英杰的指导下成了种菜能手,他种的菜不仅满足了自家需要,多余的还能出售。
2009年,黄英杰调查发现核桃市场需求量大,当地又有符合种植的条件,于是积极向村民推广,为消解村民疑心,黄英杰对全村党员干部说,“我打头,你们跟上,咱们一起干给群众看。”
黄英杰自己在信用社贷款40万元搞核桃育苗,经过3年努力,全村的核桃种植面积已达到3800余亩,2013年挂果率达到100%,林果业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
除此之外,发展庭院经济现在也成了村里增收的重要渠道。
汗尼姑·艾买尔就是受益者之一,她一个人带着一儿一女,其中,儿子是残疾,是村里的贫困户。为了帮助她脱贫致富,村里为她发放了6只扶贫羊和1头扶贫牛,并邀请农业种植和牲畜养殖专家手把手讲解种植和养殖技术。
“扶贫牛下的小牛犊前两天卖了1万元,有些羊也快下小羊羔了,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村里的党员干部,他们个个都把村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上心。”汗尼姑说,她在院子里种的蔬菜和养的鸡也都让她有了额外的收入,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黄英杰说,2018年,托万哈迪勒克村“两委”邀请农、牧、畜技术专家在田间地头为村民讲解农业技术和养殖技术;组织贫困户参观学习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科学管理经验。同时,落实就业奖补资金,鼓励村民到卫星工厂、织袜厂、毛巾厂就业,对贫困户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家庭给予奖补,对无劳动力家庭以及具有劳动力无法转移的家庭给予救助。
种种增收途径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如今在托万哈迪勒克村流行着一句话——有困难就找党支部。(记者孙健)
责任编辑 / 张婉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