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红其拉甫口岸: 一花引得百花开

李道忠 最后一公里 2019-04-01


1986年,红其拉甫海关关员在检查通关货物。


1993年,红其拉甫海关迁至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县城(海拔3200米)。


1998年,停靠在红其拉甫海关监管场所等待出境的巴基斯坦汽车。


10月15日上午,在红其拉甫口岸,记者看到一辆满载着干果的巴基斯坦大货车驶入红其拉甫口岸全天候综合检查室,在海关工作人员的引导下,驾驶员将车辆开到了大型集装箱扫描设备通道,海关人员将扫描图像传输到乌鲁木齐海关集中审像中心。根据集中审像结果,海关工作人员对车体和货物进行了查验,确定无问题后,予以放行。


1982年8月28日《新疆日报》刊登的《中巴交界的红其拉甫山口正式开放》一文报道:“根据中国、巴基斯坦两国政府签订的一项议定书,中巴交界的红其拉甫山口今天正式开放,并在红其拉甫山口举行了隆重的开放仪式。”红其拉甫口岸成为改革开放后,全疆最早恢复开放的口岸。


红其拉甫口岸进出境的货物、邮件、旅客迅速增多。1985年11月14日《新疆日报》刊登《今年中巴贸易继续增长》一文记录:“1985年,中巴边境贸易进出口额各为五百万巴卢比,中国向巴出口的商品有编织品类、日用轻工品类(包括水电机)、五金工农具类、陶瓷类和其他类等共约二百多种品种,从巴进口的商品有干果类、纺织品类、香烟类、草药类和其他类等共约六十多种品种。”


红其拉甫口岸位于高寒缺氧的高海拔地区,工作条件艰苦。1986年2月3日《新疆日报》一版刊登的《去年我区口岸工作取得成绩》一文写道:“在口岸工作中,驻口岸各单位的干部、职工,发扬了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克服了自然气候和物质条件方面的种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国家和自治区下达的各项任务。尤其是红其拉甫口岸和吐尔尕特口岸的工作人员,克服了海拔高,气候寒冷,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艰苦的困难,为我区的对外开放和四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四年来,他们监管几万件货物、车辆、邮件,未出过差错。”这是1986年1月29日《新疆日报》刊登的《红其拉甫海关被评为全国海关先进集体》一文中,对红其拉甫海关工作的记述。


伴随着改革开放,红其拉甫口岸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1995年1月7日《新疆日报》刊登的《丝路魅力大游客蜂涌来》一文报道:“边防站、中国海关、卫生检疫站、动植物检查站、银行汇兑站、邮件交换站、边境会议会晤厅等,一片繁忙景象。来自五大洲的旅游者、商人和登山、探险以及贸易商队络绎不绝。口岸的红火带来了喀什地方边境贸易的繁荣。1993年全地区进出口总额达2600万美元,1994年又有所增长。国际贸易已成为支撑喀什繁荣的一大支柱。”


经红其拉甫出口的货物品种不断增加。1995年11月18日《新疆日报》刊登的《新疆钢铁出口国外》图片新闻报道:“1995年10月中旬,新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口巴基斯坦的100吨钢材,经红其拉甫口岸,运抵巴方的苏式特口岸。这是新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钢材首次出口到国外。”


在贸易额不断增长的同时,红其拉甫口岸自身的服务水平也不断提升。口岸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提高海关工作人员素养,随时为正常通过车辆、人员提供优质、快捷的服务。2016年8月3日《新疆日报》一版刊登的《我区将新增两条农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一文报道:“明年,中巴红其拉甫口岸和中蒙塔克什肯口岸‘绿色通道’开通后,将在新疆形成自北向南、方便快捷的农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


2017年12月26日《新疆日报》刊登《中巴经济走廊日益繁忙》一文报道:“中巴经济走廊日益繁忙。今年1月至11月,红其拉甫口岸进出口货运量为7.2万吨,同比增长83.6%;贸易额4.9亿美元,同比增长124.1%。”


我区口岸建设工作是1982年随着红其拉甫口岸对外开放起步的。截至目前,经国务院批准,新疆拥有对外开放口岸18个,是全国拥有对外开放口岸数量较多的省区之一。


红其拉甫口岸,一花引得百花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红其拉甫精神,在新疆乃至全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中绘就了光辉的一笔。(记者李道忠)


-End-

来 源 / 新疆日报

责任编辑 / 陈大庆

推荐阅读


霍尔果斯口岸的发展竟然离不开他们?


“百年口岸”换新颜 ——吐尔尕特口岸见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