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乌鲁木齐南站:见证一座城市的发展

逯风暴 最后一公里 2019-04-02



乌鲁木齐南站:见证一座城市的发展


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乌鲁木齐南站的外观(本报资料图片)。


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乌鲁木齐南站的外观(本报资料图片)。


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乌鲁木齐南站的外观(本报资料图片)。


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乌鲁木齐南站的外观(本报资料图片)。


“昨天上午,乌鲁木齐火车站披红挂彩,青年男女载歌载舞,欢庆新候车楼落成并交付使用。”


这是1984年12月6日《新疆日报》一版刊发的消息《乌鲁木齐火车站新候车楼投入使用》中的部分内容。


建成于1962年的乌鲁木齐火车站(现乌鲁木齐南站),曾经是连接新疆和内地重要的交通枢纽。改革开放后,社会大潮涌动,40年沧海桑田,新疆火车从慢到快,高铁从无到有,乌鲁木齐南站见证着乌鲁木齐乃至新疆数十年来的沧桑巨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暖了神州大地,出现了大批劳动力南下、东进的“打工潮”,新疆以快速发展的势头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从内地赶来。


“那时的乌鲁木齐火车站在我们脑海里留下的印象是:到处肮脏不堪。服务人员粗暴简单。”1985年10月17日《新疆日报》刊发的一篇读者来信《火车南站旧貌换新颜》中讲述数年前旅客眼中的南站形象。


改革的浪潮浩浩荡荡,神州大地风起云涌,南站到了亟须改变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


南站先从硬件设施建设拉开了自身的改革大幕。1981年9月23日《新疆日报》一版刊发消息《乌鲁木齐火车南站一座新的候车大楼已动工修建》。1984年,南站第一次改扩建完成,新候车楼投入使用。


硬件提升了,软件服务更要走在前,南站从1984年起大力改革,客运车间实行经济责任制,奖好罚劣。


对此,1985年1月6日《新疆日报》一版刊发的消息《乌鲁木齐火车站客运车间实行责任制工作新气象》做了记述:“该车间在实行经济责任制过程中,明确提出首先要抓好服务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并制订出具体奖惩办法。”“经济责任制把职工的经济利益同提高客运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客运工作出现了新的气象,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职工出勤率达到90%以上,野蛮待客现象被杜绝,旅客办理行李托运和候车,遇到困难,车站工作人员热情主动帮助解决。”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公路、民航、私家车等多种运输方式繁荣兴起,在竞争激烈的背景下,“铁老大”地位受到冲击,怎么办?


“不解放思想,不转变观念,不参与竞争就是坐以待毙,要把眼睛转向市场,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1998年8月6日《新疆日报》刊发的《走进市场天地宽》一文中描述,南站“改革售票方式,解决售票难的问题,完善旅客进出站设施,”“在候车大厅二楼开设了应急窗,对有急事或特殊情况的旅客提供紧急车票。”“为了方便旅客,乌站在疆内开设了5个无轨售票点,还办起了流动售票车,哪里人多就到哪里售票。”……


坚持改革创新,在改革中求发展,实现新突破,《走进市场天地宽》中记录了南站改革取得的成绩:“今年1至5月份,客运发送量、货物发送量及运输收入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89.7%、17.4%、16.2%。”


“南站改革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止。”10月18日,乌鲁木齐站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巩学军说。


2014年,南站迎来史上大变革,2014年8月19日《新疆日报》刊发消息《“服役”52年的乌鲁木齐站更名为乌鲁木齐南站》中介绍,“自9月1日零时起,乌鲁木齐站将正式更名为乌鲁木齐南站。”


同年,兰新高铁乌哈段开通运营,新疆结束无高铁历史。


2016年7月1日,新疆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铁路交通枢纽新客站——乌鲁木齐站(新客站)(现乌鲁木齐站)开通试运营,此后,硬件设施更先进的乌鲁木齐站逐渐成为旅客运输的“主角”。


今年9月1日,《新疆日报》刊发消息《进出疆列车本月起不再停靠乌鲁木齐南站》中写道:“9月1日起,新疆铁路开始调整旅客列车运行图,乌鲁木齐、北疆地区开行的共28对进出疆直通旅客列车(含进出疆动车)不再经停乌鲁木齐南站,旅客乘坐出疆旅客列车(含出疆动车),须前往乌鲁木齐站。”


乌鲁木齐南站地位的变迁,见证着新疆经济社会飞速变化、新疆铁路的成长和新疆交通方式的巨变,更见证着时代的进步,虽成“配角”,但雄心不减。


“同城两站的功能定位发生变化,是新疆经济持续向好发展的结果。”巩学军说,“南站在改革开放中的积极作为、主动创新精神不会改变,在客货运输中将继续发挥重大作用。”(记者逯风暴)


-End-

来 源 / 新疆日报

责任编辑 / 杨 凤

推荐阅读


时代大潮中的新疆作为


赞!这里有壮阔画卷的新疆印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