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线看巨变 | 可可托海:从矿区到5A级旅游胜地的蜕变

张婷 最后一公里 2019-04-01


【一线看巨变·乡镇篇】

可可托海:从矿区到5A级旅游胜地


12月6日,有着“中国寒极”之称的富蕴县可可托海镇温度降至零下36℃,白雪覆盖下的小镇平添了一份寂静,用采矿设备制成的地标雕塑无声地讲述着这里的过往。


这里,曾是新疆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源头,辖区内稀有金属矿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便享誉海内外;这里,曾是依托稀有金属发展起来的独具特色的工业小城镇。


中午,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温暖的小屋里,可可托海第一代矿工、86岁的哈德尔·哈力老人向记者讲述过去60多年中,这座小镇里所发生的点点滴滴。


可可托海这个传奇的地方改变了老人的命运。老人说,他是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放羊娃,在这里他学到了本领,成了一名技术员。


正如哈德尔老人所说,被誉为中国“地质圣坑”的可可托海矿区三号矿坑曾为中国的航天事业作出过巨大贡献。从1950年到1998年,三号矿坑一直在开采生产,矿产资源开发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鼎盛时期的可可托海被誉为西部的“小上海”。


然而,1999年起,随着资源的枯竭,可可托海面临着生产、经营困局,一度有着5万多人的小镇繁华褪去。


转型发展是唯一出路!可可托海镇逐步从矿业开发转向绿色旅游发展。


2013年,可可托海矿区被国家确定为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试点。富蕴县全力推进可可托海矿区产业、城乡、生态、民生、机制5个转型。


5年时间里,沉寂已久的可可托海焕发出新的生机:上千户危旧住房得以改造、堆积如山的尾矿堆被覆土和植被恢复,镇区绿化面积达7.4万平方米,通往镇区的公路从以前的九十九道弯山路,变为了平直快捷的隧道公路……


丰富的地质景观以及厚重的红色历史,中苏合营期间的老厂房、老设备,地下136米的深水电站等等,过往的人文历史在可可托海发展旅游业中,再次成为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可可托海,60多年前因矿而生,如今因矿而重生!


作为“矿三代”的谭胜利,现任可可托海国家矿山公园景区经理。2013年,可可托海稀有金属有限责任公司在矿区成立了北疆明珠旅游公司。第二年,大学毕业的他回到了家乡,参与到工业矿区的旅游转型中。


谭胜利欣慰地告诉记者,今年,他们打造的3个景点游客接待量达到30万人次。他说,如今可可托海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地方资金、企业资金的融合发展为可可托海注入了新的活力,明年他们将与富蕴县的旅游公司一起打造可可托海境内的第二个5A级景区。


如今的可可托海镇已成为阿勒泰“高品质千里画卷”中的重要节点,自然观光游、红色文化游、特种旅游、研学体验游……旅游业态进一步丰富,获得了“全国重点小城镇”“全国文明村镇”“国家地质公园”等称号。


这几年,可可托海镇大力扶持居民围绕旅游产业发展做足增收文章,组建“家庭宾馆协会”,统筹实施农家乐、牧家乐及家庭宾馆的设计,在文化包装、服务质量、价格、生态保护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


可可托海镇党委书记梁秀江介绍,今年到可可托海的旅游人数已突破200万人次,全镇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的6000元,增长到现在的1.5万元,旅游业已成为这座功勋矿区的支柱产业。(记者张婷)


-End-

来 源 / 新疆日报

责任编辑 / 杨 凤

推荐阅读


一线看巨变 | 游客越来越多!生活越来越好!


一线看巨变 | 旧貌换新颜托起宜居梦 让村民走进新生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