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最强“画师”
出行不再难,柏油马路通门前;合作社里打份工,轻轻松松把钱赚;搬进了安居房,用上了冲水式马桶;庭院发生了大变化,有花有菜有圈有棚,乡亲们的日子一天过得比一天甜。
如今,走进自治区交通运输厅驻村工作队所在的各个驻村点,可以看到这一幅幅生动的幸福画卷,而这背后离不开工作队的“精彩描绘”,离不开大家对梦想的不懈努力……
《最后一公里》(ID:MqMsMx)通讯员张可静报道
增收致富的“信心路”
建好的农村公路。
“今年村里各小队的巷道都铺了油,一出家门就踏上了柏油路,村里不仅变得干净了,核桃、红枣也有商贩来收了。”说起村里的柏油路,岳普湖县岳普湖乡门加克勒克村的村民阿卜杜热西提·阿卜杜力木竖起大拇指称赞道。
就在两个月前,阿卜杜热西提家的红枣通过收购商,全部采收、销售完毕。他欣喜地告诉工作队,这都多亏路修到村地头,方便收购商前来。他粗略计算了一下,今年比去年多挣8000多元。
要致富,先修路。在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工作队修建农村扶贫路,不断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自治区交通运输厅驻村工作队总领队杨中介绍,今年,该厅已经实施1703个村的村组道路,建设里程2013公里,打通百姓出行的“最后一公里”。这一条条乡村公路不仅是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村路”,而且成为激发村民增收致富热情的“信心路”。
不断“充电”,扩大增收路
村民在学习计算机操作知识。
“要不是工作队鼓励我,让我学习公路养护技术,估计我现在还只靠家里的土地为生,不会当上工人,拥有今天的好生活。”说起自己的这份工作,阿卜杜克力木·亚森连连向工作队队员道谢。
岳普湖县岳普湖乡加依村的贫困户阿卜杜克力木依靠学到的技能在叶城公路局当起了公路养护工,一个月3500元的收入让他脱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家里生活也发生了大变化。
村里像阿卜杜克力木一样通过学习改变命运、提高收入的村民还有很多。37岁的茹合亚木·阿不力米提常说:“多亏工作队鼓励我学习缝纫技术,还帮我建起合作社,我是挣钱和顾家两不误。”说起现在的好日子,已成为村里妇女致富带头人的茹合亚木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2018年,工作队结合各村实际,依托农牧民夜校、远程教育平台,让村民们不断“充电”,掌握各项技术,提升自我就业能力,实现了781人就近就地就业。
打造小菜园,注入文明现代新风
院子里一畦绿油油的蔬菜,棚舍内牛羊鸡鸽齐鸣,房子里淋浴器马桶沙发茶几书桌齐备……现在,走进岳普湖县铁力木镇依勒提孜力克村庭院经济示范点,到处可以见到这样的情景。
庭院改造后,家家户户都有了干净美丽的小院落。
37岁的阿卜杜克热木·阿巴斯文化水平不高,又没有技术,但日子过得并不富裕。工作队了解情况后,为他家制定了“房前葡萄架+院中大菜园+屋后养殖圈舍”的庭院经济发展计划,不仅帮阿卜杜克热木整合庭院里的闲置土地,还在房前架起了葡萄架。有了干净整洁的庭院后,阿卜杜克热木还领到10只扶贫羊,发展庭院经济。如今,他的生活有了起色,日子也好起来,干劲很足,努力追寻着梦想。
“在工作队的帮助下,我家发展了庭院经济,不仅种植了辣椒、西红柿、茄子等蔬菜,而且生活环境和习惯也变得更好了。”村民阿曼古丽·买买提开心地说。现在她的家已经成为大家观摩学习的示范点,阿曼古丽还经常给邻居传授种植经验,帮助乡亲们发展庭院经济。
为了引导、鼓励村民发展庭院经济,适应现代文明生活,工作队通过入户宣讲,引导村民开展庭院经济建设、村容村貌整治等工作和文明卫生评比活动,积极在衣食住行方面倡导新风尚,树立新气象,不断使老村变新貌。
“群众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要把每一天都当成‘群众工作日’来对待。”杨中说。2019年,工作队将更注重培养村里“当家人”“领头雁”,发动能人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让日子越过越好。
最后一公里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End-
来 源 / 付瑞雪
责任编辑 / 陈大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