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沙漠里养虾?这里有你想不到的脱贫妙招!


“沙漠中养虾!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不仅变成了现实,还成了我们村的新兴产业!”一提起村里的养虾产业,和田县吾宗肖乡柬萨库勒村村民买买提阿布都拉·买吐肉孜激动地说。
 柬萨库勒村位于和田县北部沙漠腹地,中广核集团新疆分公司、和田县卫健委驻村工作队到村后,坚持“志”“智”双扶,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以产业发展引领全村脱贫致富。


《最后一公里》(ID:MqMsMx)通讯员阿力努尔•阿里木 报道
沙漠养虾促增收


助力村民脱贫增收,方法是关键。工作队逐户了解村情民意后,制定“一户一策”脱贫方案,精准施策。与此同时,工作队通过积极争取扶贫政策,发展庭院经济、养殖及特色种植认真落实生态补偿优惠政策,鼓励贫困人口外出务工等措施助力脱贫增收。 村第一书记王智拥有丰富的招商引资工作经验,深知产业支撑对脱贫的重要性,他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宣传推介和田,围绕村里11个土塘55亩水面,积极开展扶贫产业项目招商,推进精准脱贫。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柬萨库勒村成功引进新疆禾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展陆基水产养殖。 

中广核集团领导、工作队队员及村干部一同查看南美白对虾育苗情况。
今年6月以来,禾美公司陆续投放160万尾南美白对虾、10万尾单雄罗非鱼试验性养殖陆基水产,预计今年出塘10吨对虾、35吨罗非鱼,产值170万元以上。通过发展陆基水产养殖,吸纳村民入股就业人员人均月工资3000元以上。

“帮钱帮物,不如帮建一个好支部”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王智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帮钱帮物,不如帮建一个好支部”,将打造一支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村党支部作为重中之重。 工作队到村后,发现村“两委”干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基础薄弱,村党支部凝聚力、工作能力不强、群众满意度不高。王智说:“如今,国家的各项惠民政策都关系到村民们的生产生活,村干部必须熟练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才能及时、高效地落实各项政策方针,让老百姓紧抓各项惠民机会。 在他的鼓励下,全村党员和村干部按照“一天一个字、两天一个词、一周一句话”的要求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坚持在每天工作例会上用普通话汇报工作,在公共场合使用普通话交流,日子久了,大家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在工作队的建议下,村党支部按照“能者上、庸者下”原则,对村干部进行了调整,选拔有思想、有干劲的年轻人充实村干部力量。针对村里岗位分工不明确、权责不明晰情况,工作队和村干部协商后,进一步完善村级办事制度,做到“按流程办事,用制度管人”。每天坚持早开分头派工会、晚开分析研判会,建立“访惠聚”驻村干部与村干部AB岗“传帮带”工作机制,完善工作纪律、考勤制度、激励办法等,帮助村干部定计划、抓落实。 “如今的柬萨库勒村,村干部的工作能力强了,信心足了,我们未来会带着村民们把日子过红火起来!”村党支部书记阿布都喀迪尔·热杰普信心满满地说。

王智帮助贫困户清理饲料草
村民思想活了 致富劲头足了


“短志”和“缺智”是贫困户最大的敌人。以前,村里有些村民存在“等靠要”思想,主动就业务工意愿不强,对此,工作队充分利用入户走访、农牧民夜校、草根宣讲等机会,鼓励他们重树信心,通过辛勤劳动摆脱贫困。 此外,工作队还申请选派村干部赴外地考察,学习先进经验,鼓励村里有致富观念的村民发展合作社,带动村民共同致富。同时,工作队还积极争取村民外出务工机会,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村民在村办的合作社就近就业。
如今的柬萨库勒村,家家住上了安居房,户户通水、通电、安装有线电视,全村实现了宽带网络全覆盖。在工作队和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柬萨库勒村也顺利通过地、县、乡三级验收,2018年按期完成了贫困村整村退出。
 王智说:“除了村里硬件设施的变化,最让我开心的是村民们的精气神不一样了,勤劳的人多了,想致富的人多了!我们的柬萨库勒村,潜力十足!

最后一公里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End-

责任编辑 /  陈大庆

推荐阅读


你闻!这空气中甜甜的果香味


我在现场 | 初秋时节,听他们讲述那些提升幸福指数的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