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 | 杨老师的“变形记”
朗读属于每一个人。
我们在朗读中,获取文字的灵魂;
生命在朗读中,获取成长的力量。
当生命遇见《朗读者》,
总有一个故事能触动你的心。
我们欢迎正在聆听文章的你加入朗读者的行列,
你可以向公里君推荐你喜欢的一本书并朗读部分章节;
你也可以自己挥毫泼墨写就一篇精彩佳作,
并亲自将它演绎出来。
《朗读者》的舞台为你敞开,
我们期待你的华丽演出!
本期《朗读者》是由杨磊创作并为大家朗读的《杨老师的“变形记”》。
寒暑交替,四季变换,转眼间我来到乌什县前进镇亚贝希村已经587天了。从巍巍学府来到贫困乡村,我的三尺讲台从象牙塔里移到了脱贫攻坚的第一线,我的服务对象由教室里的莘莘学子,变成了渴望脱贫致富的村民。
杨磊(右)帮助村里贫困户理清脱贫思路。
现在的我彻底融入了农村生活,配合第一书记工作,落实精准扶贫各项政策,思考致富增收途径,激发村民内生动力……我见证了一个村庄发生的巨大变化,也参与了让党的政策在基层一线开花结果的过程,更深刻体会到了新中国发展70年的山河巨变。
杨磊(左)和村民一起育苗。
我是奋斗在新时代的亲历者、参与者、实践者,更是这个新时代的受益者。每每看到车辆在宽阔平整的道路上行驶,孩子们背着书包雀跃着奔向学校,大棚里木耳的产量节节攀升,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喜悦,都让我发自内心觉得自己来对了地方、做了对的事情,这就是奋斗在新时代的感觉。
还记得驻村前,腰上圆鼓鼓的罗汉肚,让我与之缠斗了许久。94公斤的体重,让我每次去领体检报告的时候,医生都会苦口婆心地重点教育“三高”的预防知识。
自从参加扶贫工作后,我与工作队队员们一起,每天行走在村里的角角落落、院里院外、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都留下了我们的身影。
杨磊帮助村民在核桃地追肥。
收入测算理思路、夜校培训提素质、劳务输出拓门路,群众的心捂热了,彼此的距离拉近了,贫困户得到了实惠、明白了事理,增长了本领、强化了信心。
不知不觉中,我的体重变为了79公斤,步履越来越轻快起来,不再走几步路就气喘吁吁,脚下的步伐终于跟上了心里的节奏。
南疆气候干旱,全年降水量少,紫外线照射时间长,但村民们想要发展的决心很强烈。也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气候,所以这里的瓜果比蜜还甜,棉花比雪还白。
近两年的时间里,我从一个农业“小白”,变成了现在会根据农时指导村民种植的“半个专家”。田间地头话产业、庭院改造美化环境,我们跟着时令与村民春耕、夏收、秋藏、冬播,在红彤彤的太阳下,我们同村民们一道挥洒汗水,播种希望。
核桃丰收了、蔬菜种植成功了、黄芪下地了……今年,全村实现了整体脱贫,没落一户,不漏一人。眼看着村民们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我的心就像那冰糖心苹果一样甜。
杨磊(左一)在贫困户家中走访。
在大家的一致努力下,我们告别了泥泞的小路、灌溉不良的渠道、夜晚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如今,260多盏路灯照亮了亚贝希村宽广的沥青路和灌溉水渠,新修的阵地、礼堂、村医室、创业巴扎,也一同成为了亚贝希村最亮丽的风景线。村民们的各项生活水平大幅提升,文化生活也不断丰富,村庄处处彰显着活力,流淌着欢声笑语,脚下的泥土也幻化成我奋斗的源泉。
一滴水中见太阳,小村庄里天地宽。我在亚贝希村日新月异的变化中看到了新中国繁荣发展70年的缩影。我庆幸自己成为了新时代的亲历者、参与者、建设者。驻村的生活让我面朝土地,斗志昂扬,对于明天,我满怀希望!
最后一公里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End-
责任编辑 / 付瑞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