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致富“三步曲”,他们这样唱


“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钱越挣越多……”提起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克拉玛依高新区)人社局驻中兴路街道五亭社区工作队,社区的居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近两年,工作队举办居民学校课堂、传授工作技能、拓宽就业渠道、创办实训基地等,帮助80位居民顺利找到就业岗位,扶持10位居民实现自主创业,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和认可。他们的秘诀是用这三步走,让村民致富路越来越宽广。


《最后一公里》(ID:MqMsMx)通讯员 曹帆、孟帆报道


- 第一步 -

科学分类教学





“参加社区组织的居民学校后,我顺利找到了工作,真是要感谢工作队提供的学习机会!”初中毕业后就在家待业的居民图尼萨古丽·莎迪,一边学习手工制作教程,一边熟练地摆弄着手中的布料。如今,图尼萨古丽依靠手工制作,每月能有3000元的收入。
工作队通过走访,掌握居民的就业意向,积极动员群众参加社区居民学校。为了解除全职妈妈参与学习的后顾之忧,工作队还为孩子们设置了兴趣拓展班,由社区9位团员青年担任老师,开展学习辅导,教授素描、摄影等课程。

工作队队员(左一)帮助村民学习国家通用语言和文字。


52岁的居民阿斯古丽·约色因通过在社区居民学校的学习,现在已经成为了白碱滩区的一名居民宣讲员。“我做梦也没有想到能有那么大的改变,非常感谢社区、工作队,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我。”阿斯古丽说。

- 第二步 -

拓宽就业渠道


为进一步提高就业服务的针对性,工作队按照低保户、特殊群体、残障人士等类型进行分类。动员待就业居民参加各类招聘会,通过党群服务中心定向推荐就业岗位52个。

工作队还充分发挥派出单位人社局的行业优势,与全市用工企业对接,梳理市场用工需求,针对部分用工需求大的就业方向,组织居民开展技能培训。同时,还帮助有技能的居民,找到了他们心仪的工作。

技能培训课上,居民们在学习。

当看到居民艾合买提·喀米力就业意愿不强,依靠低保勉强度日,时常喝酒、无所事事时,工作队从转变就业观念入手,向有类似情况的居民大力宣传就业创业政策,讲述身边脱贫致富典型事例,帮助待业居民树立就业创业的信心,为其随时提供相关资讯信息。

在工作队的努力下,居民主动脱贫的意识不断增强,就业需求大大提高。5户低保户实现就业,脱掉了“低保”的“帽子”,累计帮助35人找到工作岗位。

“我文化程度低,以前还喜欢喝酒,找工作很困难。工作队没有放弃我,帮助我找了一份找工作,现在,我每个月能赚到2000多元。虽然工资不高,但开销不大,所以,我还存钱买了一辆电动车呢!”艾合买提谈到自己生活的变化,感慨地说。

截至目前,五亭社区的培训覆盖面已辐射全区,192名有就业意向的群众慕名参加培训。

- 第三步 -

强化基地实训


“我对制作糕点十分感兴趣,但我没有资金,也没有技术,想要创业真的好难!”居民努尔塔依·努合玛尔向工作队倾诉了自己的烦恼。

工作队针对这一情况,与派出单位形成联动,帮助有创业意向的居民争取创业帮扶资金10万元,享受社保减免等惠民政策,提高了居民自主创业的积极性。

与此同时,在工作队的集思广益下,“筛选符合条件的经营户,借助经营户的工作技能和现有设备,在经营点设立创业实训基地”的思路逐渐清晰。

经过精挑细选,工作队筛选出两家经营户,设立手工缝纫、烘焙两项技能实训基地。经营者均为五亭社区原低保户,成功创业脱贫后,通过提供实训场所及设备,实现了回馈社会的愿望。

工作队以实训基地为依托,邀请专业老师授课,向有创业意向的50余位居民提供专业技术培训,为提升居民创业能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操平台。

自实训基地设立以来,10人通过培训实现了就业,5人在服装销售、面点制作领域成功自主创业。

艾赛提·努尔买买提在自己店里忙活着。

馕店老板艾赛提·努尔买买提说:“当我把自己会打馕、想创业的想法告诉社区以后,工作队很快就介绍我去馕店学习店面经营。看到我启动资金不够,工作队还帮我申请了1万元的创业补贴。如今,店里生意红火,全是靠工作队帮助的。”

就这样,工作队将就业需求和市场需求有机结合,以“教学+实训”的方式,走出了一条精准帮扶的路子,带领群众一同驶入了增收的快车道。

最后一公里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End-

编 辑 / 付瑞雪
责任编辑 / 莫艾哈巴·阿哈提

推荐阅读


他们致富的关键词:勤劳!奋斗!自强!


“摆脱了贫困,过上了现代生活,未来充满希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