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沙漠之舟”变“致富之舟”!阿勒泰牧民赶着骆驼奔小康


阿勒泰地区养殖骆驼4.48万峰
“沙漠之舟”富牧家



6月21日上午,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北缘的福海县喀拉玛盖镇迭恩村,牧民马那提·努尔丹别克正忙着给自家奶驼添加饲草料;几乎同时,在福海县城的新疆旺源生物科技集团总部,集团副总经理许全安正在接待一批内地经销商。

“同样是养骆驼,过去养骆驼是作为我们牧民四季转场的交通工具,现在它是我们脱贫增收的‘提款机’,我们要赶着骆驼奔小康!”马那提说。在政策扶持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阿勒泰地区驼产业发展迅猛,昔日作为交通工具的“沙漠之舟”身价骤增,成为牧民脱贫增收的“致富之舟”。

6月21日,在吉木乃县万驼园内,牧民米拉木别克·阿依提克(左)准备交售驼奶。□新疆日报记者王臻摄



“三零模式”精准帮扶


马那提曾是迭恩村的贫困户。“想致富没门路,这是我和村上很多贫困户过去面临的问题。”马那提说。


2007年,当地政府引入新疆旺源生物科技集团,通过开发骆驼系列产品,引领当地贫困牧民养殖骆驼。

有了龙头带动,阿勒泰地区牧民养殖骆驼的积极性高涨,但是,贫困牧民买骆驼的钱从何处来?

“立足于脱贫攻坚,我们在驼产业发展中创新实施‘三零模式’。牧民养殖骆驼零成本投入、零风险经营、零距离就业。”许全安说,养殖户购买骆驼,旺源集团提供贷款担保或免息借款,驼奶实行订单式上门收购,完成订单的牧民年底按统一标准给予奖励。

在扶贫资金扶持和龙头企业带动下,马那提加入骆驼养殖的行列。

“一峰奶驼一天产3公斤驼奶,一年可产8个月,一公斤驼奶收购价40元左右,一年就是2万多元的收益。”马那提算着他的增收账。

作为第一批给旺源集团供奶的牧民,随着养殖骆驼数量的增加,马那提发起成立了骆驼养殖合作社,现有社员16户、1000多峰骆驼。其中,他自己养殖200峰,每个月收入30多万元。

通过“龙头企业+金融机构+养殖基地+养殖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福海县实现了骆驼产业链全覆盖式帮扶,目前,福海县养殖的骆驼已由10年前的3000多峰发展到2.3万峰,养驼户发展到630多户,由此实现就近就业增收。

乘着骆驼这艘“致富之舟”,马那提和许许多多贫困牧民的生活被改写。“几年前我就买了新车,还在福海县城买了楼房和临街商铺,一家人都在城里生活。”马那提说。



延伸产业链促增收


靠骆驼产业走上脱贫增收路的,不光是福海县的农牧民。

2019年,在距福海县城西北200余公里的吉木乃县恰勒什海乡附近,一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万驼园”在荒原上崛起。

7月3日下午,吉木乃县恰勒什海乡达冷海齐村牧民米拉木别克·阿依提克夫妇,和往常一样在万驼园里给骆驼挤奶。“收入高了,日子好了。”米拉木别克说。

2019年6月,吉木乃县依托旺源集团骆驼产业扶贫模式,全力打造万驼园产业园区,米拉木别克夫妇和儿子成了万驼园的员工,一家人年收入达到10多万元。

“万驼园规划占地40万亩,将逐步打造成全国最大规模的骆驼养殖基地,骆驼放养量将达到1万峰,既发展养殖、饲草料种植、保护生态环境,又兼顾旅游观光,带动当地农牧民多产业持续稳定增收。”新疆旺源万驼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英俊介绍。

目前,园内骆驼放养量已达1530峰,当地1026户农牧民通过租赁草场、园区务工、入股分红等方式实现了稳定增收。项目完成后,预计可带动当地1000余户农牧民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

随着骆驼产业的兴起,阿勒泰地区骆驼数量也由10年前的不足5000峰,发展到目前的4.48万峰,有效带动上千户贫困牧民脱贫增收。随着产业链的延伸,贫困牧民的增收链也在延伸。

哈巴河县雅居床服有限责任公司充分利用当地优质驼绒毛资源,已成长为国内资深、国外叫得响的专业驼绒制品生产商。公司董事长李玉梅介绍,目前,公司吸纳当地员工119名。公司通过利益连接机制,与当地及周边5700多户养殖户建立协作关系,使得驼绒毛资源通过深加工得到转化增值,带动牧民增收。



赶着骆驼奔小康


“过去养骆驼的基本上是贫困户,现在养骆驼的基本上是富裕户。”6月21日,许全安对记者说,现在,养骆驼就是在养“财神”,稍具规模的养殖户都成了富裕户。

阿勒泰地委农办主任、阿勒泰地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钟开智介绍,近5年来,阿勒泰地区和各县市都把发展驼产业放到了重要位置,地区还制定了驼产业发展规划,力争到“十四五”末骆驼饲养量达到10万峰。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牧民的市场意识、进取精神也在逐渐增强,生产生活方式不断发生改变。”许全安说。

3年前,福海县喀拉玛盖镇唐巴勒村牧民吾列吾一家,还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他家养了30多峰骆驼,每年收入30多万元,生活越过越好。去年,旺源集团组织包括他在内的15名养殖户,前往北京、香港等地观光考察。

“看到我们的驼奶产品摆在大城市的大型超市货架上,我心里特别自豪。”吾列吾说。

由骑着骆驼去转场,到赶着骆驼奔小康,牧民们由衷地感恩党的好政策。吾列吾说,去年在内地观光考察时,恰逢一位同行的牧民妻子生产,这位牧民就给刚出生的孩子起名叫“北京别克”,寓意记住今天的好日子是党的富民政策带来的!(全媒体记者盖有军、赵春华、王 臻、张 奥、吕伊晗)

-End-

来 源 / 新疆日报
责任编辑 / 胡晓蓉

推荐阅读


新居新业新生活  “新”达里雅布依活力满满


变!六年前的戈壁荒滩成了生机勃勃的小镇!真相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