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有劲了,干啥都觉得有滋有味!”
6月23日,天蒙蒙亮,鸟儿们就在阿勒泰市红墩镇多拉特村的房前屋后欢唱起来。
村民拉扎木提·依马扎达忙着给奶牛喂食喂水,丈夫木斯拉提·达提塔勒赶去奶站送奶。
“心里有劲了,干啥都觉得有滋有味!”拉扎木提说。
拉扎木提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家6口人,过去主要靠种地和打零工生活。两年前,拉扎木提用政府发放的扶贫贴息贷款买了3头奶牛,从此家里变了样。去年,养牛加上种植和打工,她家年收入超过8万元。今年,她家养的牛已有13头。
“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我们还得加油干!”拉扎木提说。
当天,送到奶站的牛奶,都被运到相邻的萨亚铁热克村阿勒泰哈纳斯乳业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
“我们车间里的这些储奶罐,就是村民的存钱罐。”该公司行政总监安兰兰形象地比喻。她说,企业与当地800余户奶农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每年企业收购鲜乳3300吨,包括多拉特村在内的奶农奶款总收入达到1000万元。
离村不远处,就是红墩镇生态养殖园,可容纳奶牛2000头。多拉特村党支部书记马木尔江·那合什拜介绍,有了养殖园,村上一些不具备养牛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可以托养扶贫奶牛,获取稳定收益。
多拉特村有村民254户860人,2017年该村退出贫困村。“巩固脱贫成果、持续增加村民收入,一直是我们的工作重心。养牛、种菜、种蘑菇、开农家乐,增收致富的路上只要有心、用心,没有干不成的事。”阿勒泰地委统战部驻多拉特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孙金超说。
2019年,红墩镇依托龙头企业,在多拉特村建了6座蘑菇大棚。龙头企业提供菌棒、技术、产品回收一体化服务,并通过保底分红和吸纳就业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今年,全村已有17户农户在自家庭院种植蘑菇。贫困户阿依提波拉提·玉素甫对目前的工作很满意:“一个大棚2个人管理,每月能拿到固定工资,闲暇时间还能回家喂牛羊。”
在村民顾介亮家的菜园里,他和妻子精心种植的各种蔬菜长势喜人。菜地旁,他还养了鸡和鸭。2017年,顾介亮在“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的引导下,在庭院里试种百合,当年就挣了2000多元。再加上出售蔬菜、鸡、鸭和蛋类,庭院收入4000多元。孙金超告诉记者,这几年多拉特村因户施策,实施送菜苗、树苗和鸡苗“三苗工程”,扶持村民种菜养鸡种果树,发展家庭经济,拓展增收之路。
在多拉特村,问起红卫别克的农家乐,村民没有不知道的。
从多拉特村向南,可到阿拉善景区、红山嘴口岸,向北则直通阿勒泰市区。借助地缘优势,在村“两委”和“访惠聚”工作队的支持下,建档立卡贫困户红卫别克·恰热甫开办了农家乐。
“过去条件差,不愿意让人来家里;现在条件好了,还开了农家乐,我们欢迎客人来!”红卫别克说。去年,红卫别克一家种蘑菇、种地,经营农家乐和收割机,家庭年收入达到10多万元。在他的示范带动下,今年村上的农家乐已发展到7家。
“现在的多拉特村没有闲人,能种则种,能养则养,能经营的搞经营,能务工的去务工,大伙儿都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快步奔跑。”红卫别克说。
去年,多拉特村人均收入11040元,其中,建档立卡户人均收入8620元。(全媒体记者 盖有军、赵春华、王臻、张奥、吕伊晗)
-End-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