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哈密职业技术学院、阿图什市住建局驻阿图什市吐古买提乡吐古买提村工作队,一直以来因地制宜,充分发挥特色产业带动作用、发展庭院经济和乡村旅游,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实际发展的新思路,带领群众走上了一条持续发展的新道路。《最后一公里》(ID:MqMsMx)通讯员叶骁宇 李文倩报道吐古买提村为边境牧业村,水源充足、草料丰富,适合发展牛羊养殖产业,但是村里畜牧养殖多为家庭散养,规模小、且家庭主要劳动力多为护边员,没有时间养殖牛羊,种种因素制约当地畜牧业发展。
村里的养殖合作社。
工作队与村“两委”联合村养殖大户居忙·提兰成立了牛羊集聚连片养殖合作社,建成标准化圈舍1500平方米,动员10户贫困户以牛羊入股合作社,进行“养殖托养”,采取“存羊于社,还羔于民”的扶贫模式。养殖过程中,工作队邀请克州、阿图什市专业技术人员对合作社社员开展集中培训,解决养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牛羊肉、奶、皮、毛由合作社统一销售,确保每户贫困户都能依托“扶贫牛羊”实现脱贫。“以前穷,能吃饱穿暖就不错了,也没想着去赚钱,在工作队的帮助下,现在牛羊由合作社托管。我外出务工,一年能挣3万多元。”村民艾合买提·居马高兴的说。如今合作社经济成功带动了10户贫困户增收致富,实现了抱团发展。“去年我在家里的院子里种的蔬菜和养的鸡鸭,总共收入了8000多元,没想到收拾好庭院,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能挣钱,真是一举两得!”依托庭院经济致富的村民沙地克·吾斯曼一边收拾着庭院小拱棚,一边高兴地说。为探索庭院经济发展新途径,工作队和村“两委”结合“美丽庭院”创建活动,积极发展“短平快”产业项目,确立“小养殖、小种植、小加工”庭院经济发展思路,鼓励村民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的闲散土地,进行种养殖,让农家庭院“方寸地”变成脱贫致富的“聚宝盆”。
去年,村民艾尼帕·卡地尔养殖的80只果园鸡在国庆期间卖出了5000元的好价钱,家里种植的小拱棚满足了自己家庭日常蔬菜所需,年底他家被评选为村里的优秀示范户。今年,在工作队和示范户带领下,全村200余户村民积极报名发展庭院经济。驻村以来,工作队扶持鼓励村民发展“林下养鸡”200余户、补贴发放鸡苗1万余只、采用以奖代补模式,鼓励村民自行修建庭院小拱棚200余座。 “以前要照顾老人和孩子,没办法外出务工,在工作队的帮助下,我开了一家牧家乐,旅游旺季每月能挣1万块钱,日子越过越好”。村牧家乐老板吐逊江·包力干高兴地说。吐古买提村山清水秀,发展乡村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但由于基础设施匮乏,产业思路不清,村民只能守着“金山银山”过穷日子。工作队与村“两委”邀请旅游专家实地考察后,提出“旅游+扶贫”的思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为改善乡村环境,工作队和村“两委”带领村民开荒植树、平整道路、亮化乡村。如今的吐古买提村今非昔比,环境优美,生态宜人,每到旅游旺季,各地游客慕名而来,踏青、避暑、漂流、游玩、采摘……项目繁多的乡村游,带火了牧家乐。
牧家乐一角。
玉买提江·沙坎以前是贫困户,主要靠打零工和种地为生。有厨艺的他一直想开家小餐馆,然而苦于没有启动资金,工作队了解情况后,为他申请到2万元小额免息贷款,并协调村委会免去牧家乐半年的租赁费,通过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帮助和支持,玉买提江·沙坎的牧家乐顺利开业了。旅游旺季时,每天牧家乐接待游客达100多人次,月收入1万余元,半年时间就赚了6万元。他一跃成为村里的脱贫致富带头人。
目前,全村新建牧家乐5家,带动村民实现就业。乡村旅游让村里很多村民踏上了吃“旅游饭”的脱贫致富之路。“我们会继续帮助贫困户提升脱贫技能,坚决做到在脱贫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带领村民从‘负’走向‘富’。”村第一书记段宏明满怀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