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防疫也要防骗:这些电信诈骗要当心


疫情期间宅在家
不少居民与手机相处的时间与日俱增
网购、聊天、找兼职……
当大家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来改善宅家生活时
骗子也在利用“旧诈骗手法+新热点”布下电信诈骗陷阱
疫情期间电信诈骗的常见骗局是什么?
如何提高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
一旦上当造成损失怎么办?
接下来
乌鲁木齐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民警将进行解答



“居民宅家期间,有较为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总想找些事情做,例如兼职、网购等,而此时骗子也会利用大家的这些心理设计骗局。”乌鲁木齐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民警朱文臻说。


  
  • 资金短缺的网民,往往因申请贷款被诈骗;

  • 没有工作的网民,往往因兼职刷单找工作被诈骗;

  • 经常网购的网民,往往因假冒客服和虚假购物被诈骗;

  • 有投资意愿的网民,往往因虚假投资和网络赌博被诈骗;

  • 此外还有骗子利用疫情热点升级冒充公检法,实施诈骗。




网络贷款行骗


诈骗手法:
骗子通过开设虚假网站、网络媒体、电话、短信等方式发布“无抵押贷款”、“低息贷款”、“免息贷款”等贷款信息,后冒充银行、贷款公司工作人员联系受害人,获取受害人信息,以收取手续费、保证金或以检验还贷能力、刷流水等方式诱骗受害人转账汇款。

骗局特征:
门槛低:零担保、低利息、低门槛、快速到账等;
简化流程:不进行征信系统评估,即便贷款人不具备贷款资质,也可以办理贷款业务;
各种理由索要钱财:提前要求支付保证金的网贷均为诈骗。

防范:
1、银行、正规贷款公司不会要求借款人申请贷款前支付“保证金”、“手续费”、“服务费”等各种费用。贷款人需了解金融贷款知识,提高对贷款诈骗的防范意识,谨防落入诈骗陷阱。

2、强化自我的保护意识,维护自身权益。提高警惕谨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和银行卡信息到贷款平台。


冒充公检法诈骗


诈骗手法:
骗子自称是公安机关或银行等单位,并能准确报出受害者的个人信息,以受害人涉嫌犯罪为借口,让受害人联系办案警察,随后电话会转接给所谓的办案警察,假警察会以做电话笔录为借口向受害者洗脑,同时发来假的通缉令链接,增强可信度,最后假警察会以各种借口让你转钱到所谓的安全账户,完成诈骗。

骗局特征:
骗取信任:骗子通过网络购买受害者个人信息,例如身份证号、住址等隐私来取得受害者初步信任;

震慑:骗子会通过严肃紧张的语气,强势震慑并控制受害人;

恐吓:骗子让受害者彻底相信自己卷入了一个重大案件,随时可能被逮捕。为了增强恐吓,让骗局更加逼真,骗子会向受害人发送虚假“通缉令、逮捕令”。

遥控转账:骗子声称要对受害人进行清查资金,实则是通过骗取受害人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信息将受害人银行卡内资金转走。


防范:
1、公、检、法机关之间不会相互转接电话;
2、公、检、法机关之间不会在电话中办案;
3、公、检、法机关绝对不会要求自行上网查询“通缉令”、“逮捕令”;
4、公、检、法机关之间不存在“安全账户”或“核查账户”,更不会要求转账汇款。


网购退款诈骗


诈骗手法:
电话自称是淘宝卖家,以货物有问题为名退款,并准确说出货物信息,卖家会通过聊天软件或短信,发来一个退款链接,进去后,是虚假退款网站,要求输入银行账号、密码,最后也最关键套取验证码,完成诈骗。

骗局特征:
先是电话联系,然后用QQ或微信联系,避开淘宝;
通过聊天软件发送的外部链接,进行退款操作;
以各种方式要你的验证码。


防范:
1、网购平台发生退款时,一定认真核实对方身份,用购物网站官方联络工具进行咨询联系,确认身份后再做操作。
2、一旦对方让您操作转账或者借呗这类借贷产品,必定是骗子,统统不要理会。
3、不要轻易在网上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特别是银行账户、密码、短信验证码等。
4、不要轻信陌生电话,被骗后及时报警。



网络兼职诈骗


诈骗手法:

1、兼职缴费诈骗:在网上发布看似正规的兼职招聘信息,将应聘人拉进微信群,感觉很多人同时在做兼职,随后以注册费、会员费等各种名目多次缴费,实施诈骗。
  
2、淘宝刷单诈骗:在网上发布刷单兼职信息,承诺帮淘宝店家刷单,返现挣钱,过程不走淘宝交易渠道,而是直接扫码完成交易。往往第一单会返现成功,后面刷的单就会被骗。

骗局特征:
强调高薪;表面正规;信息轰炸;入群管理;设法要钱

防范:

1、不听信刷单兼职。此类“刷单、刷信誉”等行为本身就已被明令禁止,并非正当兼职。

2、没这么轻松挣钱的好事。

3、当确认自己已经遭到诈骗时,立刻切断与诈骗团体的联系。诈骗者通过QQ,微信等工具向你发的信息(如再刷XX单多少钱),不要理睬,不要点其中的链接,避免再次受骗,损失更多钱财。

4、在网上找兼职时应该要求对方出具正规企业证明。在不能确定对方的真实正规身份之前,不与对方发生资金交易。


疫情期间宅在家

居民更应提高自己的防范电信诈骗意识

在守护好自己的健康时也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如不慎被骗或遇可疑情形

请注意保护证据

立即拨打110报警或拨打乌市反诈专线7654321咨询


-End-

源  / 综合自央视网、天山网
记 者 / 刘一鸣
责任编辑 / 杨 凤

推荐阅读


警惕!这些借疫情实施诈骗的套路要当心!


疫情防控期间,你应当知道的法律责任和义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