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破译,塔河胡杨“生存密码”!


倘若从高空中俯瞰塔里木盆地
就会发现一条郁郁葱葱的“巨龙”
横卧在盆地北部
“龙尾”垂向盆地东南水光潋滟的台特玛湖


这条“巨龙”便是
依托塔里木河而生的1500余万亩胡杨林
占据整个中国胡杨林面积的90%以上

塔里木胡杨林国家森林公园。


然而
作为我国第一大内陆河
胡杨和沿岸居民赖以生存的塔里木河
从上世纪70年代起断流近30年
这一时期的胡杨是如何求生的?
如何利用塔河与胡杨的微妙关系
更好地保护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或许是大漠中的生长过程过于艰辛,胡杨造型大多千奇百怪,姿态抽象,不禁引人驻足观赏玩味,牵动无尽的想象。


10月15日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了解到
新疆科研人员通过对塔河流域
大范围的生态监测和下游胡杨树轮采集研究
破译了塔河流域胡杨林近50年来的“生存密码”






今年夏季,新疆向塔河中游胡杨林区实施了生态输水。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塔里木河生态水文监测研究站站长凌红波介绍,为了解胡杨在塔河生态输水前后的长势变化,科研人员在塔河下游开展了胡杨树轮取样,制成胡杨的树轮年表。胡杨树轮年表信息显示,在1972年至1978年,塔河流域干旱初期,胡杨树轮生长一度呈现下降趋势。


大量的胡杨幼苗在生态水的滋润下郁郁葱葱。
1978年至1989年,塔河流域干旱进一步增强,胡杨树轮生长出现不降反升的生长分异现象凌红波说:“这说明在中等干旱胁迫下,胡杨产生了自我调节和自我适应。”这一研究说明,在胡杨保护过程中,适当地对它进行干旱胁迫,反而有利于其根系的生长,促进其根系寻找更深的地下水。
1989年至2000年间干旱持续加剧,塔河下游胡杨林出现大面积枯萎、假死2000年至今,随着塔河流域生态输水,地下水位逐步抬高,沿岸胡杨开始“复苏”,大量的胡杨幼苗长出,塔河下游植被面积大幅增加。塔河尾闾台特玛湖湖面也逐年增大,面积最大的时候,曾达500余平方公里。塔河沿岸出现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的景象。              

历经多年的生态输水,胡杨林区枝繁叶茂。
然而,科研人员也发现,胡杨虽然对水有依赖性,但过多的水也不利于胡杨生长。“因此,生态供水也要科学,针对不同区域和不同年龄段的胡杨,需要采用不同的供水制度。”凌红波说。为了更好地保护塔河流域生态环境,眼下,科研人员正在积极探索塔河沿岸生态供水和植被生长的最佳调节策略。


时至今日
胡杨作为一种地域的骄傲
也是我们热情邀约
四海宾朋前来大美新疆的王牌之一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e31612orm5h

让人如此着魔的胡杨

究竟是种啥样的杨?


胡杨,在《汉书》又被叫做胡桐,是杨柳科杨属胡杨亚属的一种植物。它常常生长在沙漠中、喜光、耐寒、耐旱、耐盐碱、抗风沙盐碱,生命力非常顽强,被誉为“沙漠守护神”。它是世界范围内珍稀濒危保护树种,也是干旱地区内陆河流域唯一能形成河岸林的乔木树种,在维护流域生态安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地位。


星空下的胡杨林。

驻足一棵成年胡杨树下

你会惊奇地发现

同一棵树居然会有三种形状的叶片

像杨叶、似柳叶、如枫叶

为了适应干旱的环境

胡杨树通过叶片的转换顽强生存

长成坚毅的模样


沙雅胡杨林美景。


是的

风吹雨打、寒热暑湿
都阻挠不了胡杨的
绚烂、苍劲、枯老、不屈、
凋谢以及不朽

胡杨引来众多游人观赏。

生而千年不死
死而千年不倒
倒而千年不朽
正是千百年来胡杨叙写的传奇

塔里木胡杨林国家森林公园。

感谢科研工作者
让我们知道传奇背后的故事

-End-

来 源 / 新华社、中国国家地理、新疆日报、天山网
记 者 / 赵梅
责任编辑 / 胡晓蓉

推荐阅读


警惕!中疾控重大发现!


金秋,赏胡杨!攻略看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