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45个国际博物馆日
主题是
博物馆的未来
恢复与重塑
5月18日,经过升级改造的阿勒泰地区博物馆开馆。作为全疆“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该馆颜值与品质齐飞,成为当地一座新的地标式建筑。
“十三五”期间,全疆文博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国家和援疆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各地州县市不仅新建扩建了一批博物馆,还掀起了博物馆“升级换代”热。2020年5月,和田地区博物馆优化提升后全新开馆。伊犁、塔城、克孜勒苏博物馆新馆主体相继建成,昭苏县等县市新建或改扩建了博物馆。投资3.7亿元的新疆博物馆二期工程是自治区“十三五”重点项目,将于今年全面开放。目前,全疆有各级国有博物馆92座,遍布天山南北;其中,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由32家增至81家。我区文博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备。随着新疆旅游大发展,各地都注重挖掘当地的特色文化资源,塔城手风琴博物馆,哈密赏石文化博物馆等新奇有趣的民办博物馆发展如雨后春笋。多姿的风土人情让这些“小而美”的博物馆成为当地旅游文化新名片。
日趋多元的博物馆体系尽显新疆之美,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博物馆,深读新疆。5月16日,学生在观看陶器修复过程。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物馆开展“乐陶其中巧手制陶罐”社教活动。□杨坤摄5月15日,在和田地区博物馆数字化展厅,十几位成都游客沉浸在音画之中,仿佛在历史时空中穿越。在阿克苏地区博物馆数字化展厅,观众戴上VR眼镜,就可以“真实”置身苍茫大漠,畅游克孜尔尕哈烽燧、克孜尔石窟、苏巴什佛寺这些世界文化遗产。“十三五”期间,数字技术在全疆博物馆广泛应用,让古老的丝路珍宝变得可近可亲,“参观者”变成了“体验者”。
观众在体验“VR探古城”。□阿克苏地区文博院(博物馆)供图
过去,博物馆的展品“只能看不能摸”,数字新技术拉近了文物与游客之间的距离。在新疆博物馆,你可以通过丝路探宝数字游戏——“跟随”考古工作者在发掘现场“探宝”。和田地区博物馆用三维扫描建模、全景深高清照片贴附等技术,为珍贵文物拍摄720°数字照片,游客只要登录该馆微信公众号,就能细细“把玩”这些丝路珍宝。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侯汉敏说:“新疆的文物遗址、考古成果,是注释新疆‘四史’的最好活字典。”全疆现有馆藏文物45万件,数字技术正让更多的丝路珍宝“鲜活”起来,让久远的历史“娓娓道来”,厚重的新疆“四史”变得引人入胜。数字技术让全疆博物馆的魅力指数不断提升,游客群体也越来越年轻化。“在我们馆,小观众占比超过60%。”新疆博物馆社教部副主任张蕾说。近两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升级,全疆多家博物馆纷纷推出“沉浸式云端博物馆”。“云端博物馆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只要有手机、电脑,能上网,就能随时随地参观。这种方式让全疆博物馆的文物资源发挥了更大的社会效益。”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博物馆与革命文物工作处副处长王金文说。随着新疆各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逛博物馆已成为一种新时尚。“2015年新疆博物馆全年客流只有30多万人次,此后年年刷新,2019年观众突破100万人次。到了七八月,游客太多,我们不得不限流。”张蕾介绍。
4月28日,哈密市文博院(博物馆)讲解员正在演示“丝绸之路遗址互动漫游”。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张小宓摄
丰富而独特的文物资源、优良的设施与服务,让全疆许多博物馆成为深受各族群众喜爱的“网红打卡地”。逢年过节,总有大展亮相,各地州博物馆的人流量堪比商超,一家三代同游博物馆成为一道常见的风景。2019年,全疆各级博物馆接待观众近700万人次。博物馆正在成为全疆各族百姓学习历史文化的大课堂,在文化润疆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博物馆中的文物是新疆历史发展的物证。让各族百姓更多了解这些历史文化知识,对于传承中华文化基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王金文说。今日起
新疆博物馆恢复开放
快来预约吧
“5·18”活动来啦
微信扫描下图二维码
并关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或在微信搜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进行预约
点击下图或识别图中二维码
进入H5
↓↓↓
来 源:最后一公里综合自石榴云/新疆日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