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早晨,乌鲁木齐天气晴朗,朝霞映红了天空。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张万德摄
“冬至大如年”
在我国自古就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全疆各地都是怎么过冬至的
12月21日,阿勒泰市纪委监委党员干部和结亲户一起包饺子。孟照鹏摄
12月20日,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花园乡花庄子村村民沙米拉·恰乃(右二)和邻居一起包饺子。张建刚摄
12月20日,昌吉市第二幼儿园开展“弘扬传统 开心冬至”活动,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包饺子。杨斌摄
12月16日,呼图壁县呼图壁镇阿同汗社区与阿同汗志愿者协会共同开展“冬至佳节 温暖相聚”活动,大家载歌载舞,现场欢声笑语不断。王俊伟摄
12月20日,在精河县红星街道团结社区文化室内,干部群众在一起包饺子。赛永杰摄
12月19日,库车市朗诵协会的党员志愿者在依西哈拉镇阿热买里社区开展“包饺子 迎冬至”活动。吴乐摄
12月18日,且末县委宣传部驻阿羌镇喀特勒什村“访惠聚”工作队邀请结对亲戚开展冬至联谊活动。李鹏燕摄
12月20日,乌苏市兴源水务有限公司驻百泉镇圪垯泉村“访惠聚”工作队和村民一起包饺子。高博摄
12月17日,裕民县第一幼儿园的孩子们品尝自己亲手包的饺子。杨化光摄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群众在冬至这天,基本家家户户都会做冬至饭。冬至饭俗称杏皮饭,是一道面食汤饭。冬至前几天,妇女们就开始“瓷”小杏皮、包小饺子,瓷杏皮是用拇指肚按压面丁为人耳形,再用手掌往前一搓,成筒形,因为其形状像晾晒的杏干,所以叫做杏皮。把这些做好的杏皮饺子,摆放在屋外冻好备用。冬至前一天晚上,主妇们把羊肉、红萝卜、白萝卜、豆腐、黄花、木耳、蘑菇等切成丁,第二天天不亮便起床下厨,用羊肉丁、萝卜丁、葱、姜揽锅,调豆腐、木耳等滚成臊子,下饺子、杏皮煮熟出锅。
出锅的冬至饭热气腾腾,香气四溢,家人顾不上品尝,就要赶紧打发孩子把饭送到长辈亲朋邻里家去。冬至这天早上天才蒙蒙亮,路上全是提着小罐、端着盆碗送饭的人。
自家的才送出去,别人家的就送了进来,饭桌上摆满了各家不同风味的冬至饭。如果两家平时有矛盾,往往通过互赠一碗冬至饭冰释前嫌。巴里坤各族群众就这样用一碗冬至饭传承着孝老爱亲、和睦邻里的优良风俗。曲曲饭是新疆最有特色的小吃之一,也是很多新疆人冬至这天必吃的美食。
曲曲饭类似饺子或馄饨,却有很大区别。在制作方法和用料上都很讲究,先是把鲜嫩的羊肉切成葡萄干大小的细丁,再把洋葱切碎,加上食盐、胡椒、茴香、孜然粉和少许卤汤拌成鲜馅;然后将面粉掺淡盐水和成硬面,擀成薄片,切成长4厘米左右的方形片,把肉馅包在面皮里,先成饺子状,再把两头向底部弯曲捏合。最后把包好的曲曲下到肉汤里,并加入一些切碎的羊尾油丁,煮熟后放一些香菜末或揉碎的薄荷叶即可。
一般,冬至曲曲在冬至前一天就开始准备了。冬至这天清晨煮好,一家老少围坐其乐融融地吃上一碗曲曲饭,暖身又暖心。有些人家还把曲曲饭送给左邻右舍,相互祝福身体康健、平安幸福。
在木垒县的一些乡村,冬至这天做粉条(下粉条)、吃粉条也是传统。粉条以淀粉为原料,“淀粉”是“垫福”的谐音,人们在冰天雪地里挂出热气腾腾的粉条寓意清清白白、幸福长久。
圆滚滚的土豆变成洁白筋道的粉条,需要十几道工序,全由手工完成。下粉条是个体力活,必须邻里帮忙,做一次粉条需要五六家人齐心协力制作,从磨粉、和芡、揉芡、漏粉、整形、沥水直至晶莹剔透的粉条高挂下垂,如瀑布飘逸,整个过程中大家忙忙碌碌、有说有笑好不热闹。
这边下完粉条刚成型,那边灶台上已是旺火热油等着炒粉条菜肴了。不一会功夫,辛劳一天的人们得到犒劳,吃着凉拌粉条、酸菜粉条炖肉,一起聊天玩到深夜。冬至这天,木垒不少村子会举办冬至宴,乡亲们热热闹闹一起吃自己亲手做的五色饺、粉条子,浓浓的乡味乡情,才下舌尖,又上心间,吃出了满满的情怀。
来 源 /最后一公里综合自新华社、石榴云/新疆日报、霍城县融媒体中心、伊宁市融媒体中心、巩留县融媒体中心、天山网、巴里坤县融媒体中心、木垒零距离、木垒县融媒体中心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