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了大都市的他们,会习惯这里么?
2016年2月18日,作为自治区卫计委先遣队的一行八人,一起来到了皮山县阔什塔格镇博斯坦村的住地。
虽然他们奔波了一天,但是一到目的地,放下行李后,就立即召开了会议,迫不及待的对第二天的工作日程,进行了分工和安排。
2月19日一早,先遣队队员们开始大显身手,分工合作,一起做了第一顿丰盛的早餐。
早餐后,他们对10个“访惠聚”工作点的基础设施进行了检查,并给部分的工作点购买了煤炭,运送到了工作点。
一天的忙碌,似乎根本没有影响他们的心情,八个大爷们儿,一起做了晚餐,在饮食上把他们自个儿照顾的妥妥的!
2月20日一大早,在吃早餐的过程中,工作组的成员们不约而同地交流,说出了自己这次住村的感想。
马界清,先遣队中年龄最大的老大哥。患有糖尿病的他,得知自己要住村时,二话不说就随队伍下到了基层,和年轻人一起并肩忙碌。
"我工作了这么多年,这次和大家一起出来工作,同志们的工作积极性、集体观念、认真的态度让我非常感动。我们就像一个和睦的大家庭,不分你我,积极落实先头兵的职责,让我很感动。"
哈木拉提·哈斯木,在来皮山县之前,正好快到女儿的生日,女儿为和父亲一起过10岁的生日,从库车老家提前结束了假期,并回到了家里,想要见父亲一面。但是哈木拉提·哈斯木没能等到女儿,就与其他人一起出发了。
"在这里,我发现在前两批住村干部的辛苦努力下,阔什塔格镇模样大变,同时也感觉到此行的意义,不仅仅是要完成一项工作任务,也是一次锻炼与情感体验,更是心与心的碰撞和交流。我很希望自己能更强大,能给予困难群众更多的帮助。"
张新东,也有一个女儿。他的女儿一大早给他打电话,问:虾怎么做,扇贝怎么做。孩子因为父亲不在身边,开始试着学习照顾自己,从原来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突然间就长大了许多、懂事了许多。
“我希望我们能在实际工作中,给当地的居民带来福利,为他们的脱贫致富,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史勇涛,刚刚完成了一年的住村工作,与女儿团聚才半个月,因为工作需要,再次毫不犹豫,和大家一起来到了皮山县。在平时休息的时候,他会用视频聊天的方式,来表达内心对女儿的思念。
“我这次来,心情是非常复杂的。半个月前,我才随着第二批工作组离开这里,这里的村民,一边用泪眼表达着他们和我的难舍难分,一边多次问我能否留下来,不要走。前天和乡亲们的再次相见,让我有了一种重返久别故乡一样的感觉。”
刘晓军
“这里村民的朴实和热情,我相信我们所做的点点滴滴,将来必会汇成巨流,为村民们带来福利,也会让这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左一)
张建新
“我的住村点地处偏远,距离镇政府有20多公里,当我早上和同志们一起到了那里时,看到了大片大片的荒地,经济严重滞后,我更加明白了“访惠聚”工作的目的。”
何建国
“我们虽然舍弃家人,来到了这个条件艰苦的边远小村落。但我相信,通过我们和乡亲们的共同努力,这里的生活和居住条件会变得更好,我更相信有一天,这里的居住环境会比城里人还要好。”(左一)
阿力木江·赛达合买提
“大家能够聚到一起,这也是缘分。离开了舒适的大都市环境,又到了这么偏远的村落,不想家、不想父母、不想孩子那都是假的。但是能够吃上一顿顿丰盛的早餐和晚餐,就说明只要我们能够齐心协力,每一个人都能奉献更多的爱心给这个团队,那么这个团队就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一个团队,只有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智者献智,谋者献谋,才能够事半功倍的完成各项任务,这就是新疆儿子娃娃精神的一种体现!
(自治区卫计委住和田地区皮山县阔什塔格镇博斯坦村工作组)
《最后一公里》开通读者俱乐部啦。你可以通过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加入我们的“《最后一公里》读者俱乐部”微信聊天室,和一公里君、公里妹零距离互动。进聊天室别忘了修改群名片哦,格式“姓名+职业”。快来加入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