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请马上给我解药 | 一千零一夜

2015-07-21 看理想


文末点击“阅读原文”收看节目视频


这一夜,一切如常般行进着,一如深夜街道的读书人。

这一夜,是一千零一夜的第十七夜。





第十七夜

《先知》(二)


[一千零一夜]

讲述人:梁文道


- 先知文学-


黎巴嫩大诗人纪伯伦的这本《先知》,并不是用阿拉伯文写的,虽然他也常用阿拉伯文写作。它原来是英文书,那么英文的名字就是先知,《The Prophet》。


Prophet这个英文字,其实是来自拉丁文,而这个拉丁文又是翻译自更老的希腊文,它原来的字根的意思,就是“在之前就说出来”,这个意思,所以我们中国人把它译成先知。


它所指的不是未卜先知的那种先知,它指的是有这么一种人,他能够在人世之间代表神灵,代表超自然的力量说话。他说的话不一定是告诉你未来,而是很可能是代表神的意思,向人世之间所有的事情做出种种的警告、建言和提醒。


像沙特阿拉伯、像中东地区、像近东地区一直到以色列这些地方,这个地方它恰好是今天世界上所有主要的“一神宗教”的诞生地。伊斯兰、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犹太教,全部来自这个地区,是不是很奇特?而且在这个地区里面,我们还可以看得到,就是他们全部都生产大量的先知。而先知说的大量的话被记录下来,有时候甚至他们自己写,我们就称之为“先知文学”。



- 先知文学的特点 -


第一,它多半是格言体,有很多的寓言故事,因为它希望所有人都听得懂里面蕴藏的道理;

第二,它的道理讲的总是关于人世之间的各种的基本的价值,基本的核心的概念;

第三,它们当然都要显示出某种神圣性,因此它们的文字上面都相当的庄严。例如说圣经,哪怕是翻译成英文的所谓的“King James Version(KJV)的版本的英文圣经都是一样,同样的,《先知》也采取了这样的一种叙述策略。


它讲的就是一个虚构的一个先知人物,在一个虚构的城市住了12年,要离开了,城里的百姓很舍不得他,请他留下来再给我们说几句话。他就在接自己要回故乡的那个船扬帆之前,留下来,对城里面的百姓做了最后一番的建议。有人问他什么叫爱情,他就说什么是爱情;有人问他就什么叫欢乐,他说什么是欢乐;有人问他工作是什么意思,他就告诉别人工作应该如何如何……



- 感恩的捕猎 -


《先知》片段文字(点击标题打开)

“人类必须宰杀其他生物充饥,剥夺其他幼小动物的母乳止渴,那么,就让我们对这种生杀欲夺注入某种仁慈的情愫。餐桌不妨就是祭坛,森林田野那些无辜纯洁的生灵祭献我们人类。但愿我们每念及此,向善之心油然而生。


每每执刀向牛羊,心中不可不念道:“我今宰杀了你,终有一日,神必宰杀我,成为其他生物的口中之食。此刻你落入我的手掌,冥冥之中自有一种法则在支配这一切。凭借同一法则,我早晚会落入另一只更强大的手掌。你和我流着血,滋养着天庭的树。


每每用牙齿咬碎一只苹果,要这样祈祷:“苹果籽会在我心中生长。你的花蕊会在我的心中绽放。我的口中呼出你的芬芳。一年四季我们充满喜乐。”

——《先知》


我们刚才读的那一段文字,大概是整本《先知》里面我最欣赏的一段。那么这一段话,其实它有某种的北美洲印第安人,或者是很多地方的传统部落社会的智慧。大家就连在《阿凡达》电影里面都看得到,就是当你捕猎一个动物的时候,你应该带着感恩的心情,你杀了它,但是那个杀害是一个无奈的举动,因为你要活所以你杀它,所以你杀它的同时要替它祷告,然后同时,甚至还要想到,有一天我也会死,我也会成为滋养其他生命的这个土壤的一部分。

那么这样的一种想法背后,蕴藏着是什么呢?就是一种宇宙大我的情怀,觉得宇宙之中万事万物在某个很深层的层次上面是联系起来的。这样的先知文学,它其实就是今天我们所知道的“新纪元运动”的祖宗,他们代表什么呢?好像给你一些人生智慧,给你一个人生方向,但是对你又没有任何要求。它告诉你应该做好人,但是做坏人也无所谓,因为善恶到最后都是连接在一起的,听起来怎么样都行。


你想想看,这样的心灵鸡汤,大家是不是很喜欢呢?而纪伯伦这个人,他从来就把自己当成是这种精神的一个继承者跟发扬人。



- 请马上给我解药 -


无论如何,这类的先知文学也好,粗俗版的先知文学、或心灵鸡汤也好,最奇妙的一点是什么呢,当我们人生之中遇到困难、遇到问题的时候,比如说我是个屌丝,我怎么混都混不起来,我觉得社会中重重阻隔,这时候我最需要的是什么?不是你告诉我按照阶级分析的原理,我现在被压迫怎么样;或者给我讲一大堆经济学的道理,那些东西都太深太复杂,解决不了我当前的问题,我要的是马上的解药。


这个解药很奇妙的,却是一些最虚幻、最空泛的东西,比如说告诉你,人的命运,你现在是受苦,但是受苦你换一个角度想,每一次受苦的经验,都是苦口良药,所以你的受苦,换一个角度看是甘美的。那么这样的一种心灵鸡汤,当然是严肃的作者、严肃的学者会不认可的,但是如果这个世界上面我们大众真的就是需要这样的东西,你又有什么理由去否定它呢?


《先知》这本书这么受到欢迎,一定有它的道理。它会不会是一个严肃的经典?我觉得可能不是。但是长久以来,大家把它热捧成为一个经典,必然后面有我们一种心灵需要。我们并不是总是遇到人生不快乐不舒服的时候,我都想要一个彻底的根治的办法,我想要的只是现在给我一片解头疼的药丸,我现在吃了,我现在舒服了,那就可以了,这有什么不对的呢?


(本文为节目文稿节选,完整节目请点击“阅读原文”)



[致觀眾和讀者]


约从节目04:28至05:43,梁老师说了以下一段内容,但其中关于“明教”的部分有误,特此说明:


“尼采有本名著,大家没看过也听过,叫《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个《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讲的就是尼采借用了一个先知的名义,那个先知叫查拉图斯特拉,借着他的嘴巴说出一连串的故事跟寓言,来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而这个查拉图斯特拉又是谁呢?他另一个中文翻译名字,其实更广为人知,叫琐罗亚斯德。而琐罗亚斯德是什么人物?就是琐罗亚斯德教,或者是祆教,或者拜火教的创始人。这个教的创始人就是一个先知,他跑出来告诉大家,我是先知,我代表神向你们说宇宙的真理。那这个人物是个神话般的人物,有人说他是公元前六千年出生,也有历史学家考证,觉得那他大概应该是公元前一两千年左右的人物。但这个人,我们中国人都不应该陌生,为什么?因为这个琐罗亚斯德教也好,拜火教也好,祆教也好,有一个大名鼎鼎的中文名字,那就是明教。咱这个琐罗亚斯德他很厉害,不是因为他会很无敌的“圣火令”功夫,而是因为他是个先知。”


“做完《先知》這集節目之後,我發現一個來不及更改的錯誤。那就是明教(摩尼教)雖然源於瑣羅亞斯德為其先知的祆教,但畢竟不同,前者實乃後者異端。這麼不小心地誤導了大家,我非常抱歉。”

文道



下集预告

第十八夜 《冲突与策略》(一)

7.23 晚上线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随处看到吓阻思想的身影。汽车司机之间也存在避免发生撞车的共同利益和谁首先停车让路的冲突。对双方司机而言,撞车是双向的、也是唯一可以使用的吓阻手段,任何一方都有权以撞车报复另一方侵犯自己的通行权。”

——《冲突与策略》



节目回顾

进入看理想公号,在底部菜单栏或回复节目名称可以回顾三档节目已上线的视频



[一千零一夜 梁文道]

深夜,听道长重读经典

[局部 陈丹青]

丹青式的艺术解读

[听说 马世芳]

台湾音乐的怀旧电台

策划人:梁文道 | 音乐总监:张亚东

独播:优酷土豆


看理想

微信:看理想(ikanlixiang) | 微博:看理想视频


记得,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