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梁文道:我永远都不会忘记1990年的那个夏天

2016-05-16 看理想

这是 一千零一夜 

第123夜


道长在开篇回忆了

1990年夏天的一次旅行

“在晶莹闪烁的光影之中,

听着水滴滴答答的响声”

他与一本书的相遇




·

·

·

《看不见的城市》(一)


看理想 x 一千零一夜

讲述人:梁文道



我永远都不会忘记1990年的那个夏天


我去了美国加州南部离洛杉矶很近的一个城市。那里一片城市般的荒原,街区里的每一户人家都希望自己家跟别人家长得不太一样,但是到最后,你却觉得它们好像都极为相似,好像是模板打印出来似的。

 

有一个下午阳光正好,我经过了一个商场,那个商场就像当年南加州典型的商场一样,极力模仿地中海沿岸的欧式风格,有一些喷泉,旁边卖一些意大利雪糕。总而言之就是处处透露着一种虚假的味道。

 

在那个夏天的阳光底下,我经过喷泉,在晶莹闪烁的光影之中,听着水滴滴答答的响声,我走进一家小书店。

 

逛着逛着,然后我忽然对一本书感到好奇,就拿起来看,我当时还没听过作者的名字Italo Calvino,当时只是觉得书名很迷人,叫做《Invisible Cities》,后来才知道这本就是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


我随手打开这本书,随便翻到一页,立刻就把我吸引住了:


一个人很长时间骑马在荒原上面行走,他自自然然开始渴望一座城市,就像沙漠里面的人会渴望绿洲一样。终于,他来到了伊西朵拉。这里的建筑都有镶满海螺、贝壳的螺旋形楼梯。这里的人能够精工细作地制造望远镜和精巧的小提琴。


这里的外来的男人,每当他在两个女子之间犹豫不决的时候,他就会意外地邂逅上了第三个。这里的斗鸡最后会演变成赌徒之间的流血的争斗。


在他盼望着城市的时候,这么一个旅人他心里面所想象的一切,都在这里得到了实现。因此伊西朵拉就是他梦中的城市,但是只是有一点问题,在梦里面的城市,他来到这个城市的时候,应该是正当青春年少。


但实际上他每次到达伊西朵拉,任何一个旅人来到伊西朵拉,他都会变得很年老,他已经是个老人了。广场上面有一堵墙,老人们倚坐在墙边那里,看着过路的年轻人,他和这些老人并坐在一起。


这个篇章的最后一句话叫做“当初的欲望已是记忆”。当时这最后一句话,如雷击一般的击中了我的脑海。


Desires are already memories

 

 这就是我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一本非常了不起,我过去很喜欢但一直不太敢跟大家好好谈的《看不见的城市》。


伊西朵拉城

(来自tumblr:Seeing Calvino)

诺贝尔文学奖的遗憾

 

整本书里面,类似这一小段的城市寓言故事,总共还有66则。这66则珍珠一样晶莹剔透、空灵漂亮的小故事,串起来构成了《看不见的城市》。

 

它的作者卡尔维诺,必须跟大家郑重介绍一下。他是二十世纪最了不起的意大利作家之一,甚至有些他的忠实粉丝认定,他简直就是二十世纪后半叶最伟大的作家。虽然他没拿过诺贝尔文学奖,但那不是他的遗憾,那是诺贝尔文学奖的遗憾。

 

他1923年在古巴出生,两岁时就已经跟随父母回到了意大利,在那里成长。早年他曾经是个很坚定的左派,二战时他被迫要在墨索里尼的统治下当兵。当时他已经陆陆续续地开始写作,他当然反对整个法西斯的潮流,他的早期写作有很强烈的社会关怀在里面。

 

但是1956年,匈牙利事件发生之后,他跟当时的欧洲很多左派知识分子一样,对苏联集团失去信心了。自此之后,他走上了纯文学的道路,开始关注各种形式和叙述上的试验和游戏。这一切使得他后来被很多人称为是后现代文学的开山祖师之一。


Italo Calvino,1923年10月15日-1985年9月19日

比如《看不见的城市》,理论上看起来真的很像游戏。这本书中文版的前言,是他在哥伦比亚大学的一次演讲,关于他是怎么写作这本书的。

 

他有一个一个的文件夹,有一个文件夹放着关于动物的写作,一个文件夹放着关于人的写作,一个文件夹放着关于城市的写作……他想到什么就写一个东西,再看把它放进哪一个文件夹里面。久而久之,存够了一本书的分量了,他再拿出来重新整理。

 

就像玩游戏一样,你可以给它好几个不同的结构。像这本书里面的66篇城市寓言,它们大概分成11个系列,有的叫做“城市与名字”,有的叫“城市与欲望”,有的叫做“轻盈的城市”……


这66则里面出现的城市全部都是虚构的,但是它们就像一个万花镜折射着真实人类城市的某些面相,用66个不同的角度来谈论历史上从古到今种种城市里面出现的要素。


看不见的城市所寓言的现代都市

除了是一种纯文学形式上的探索,也有人把它读成一部关于文学与写作本身的反省,说它是对整个现代人类生活,关于战争、关于文明、关于繁荣、关于衰弱的种种沉思……

 

我自己最喜欢的看法是把它看成一本旅游文学。尽管这完全是一个想象的旅程,但其实,它是一个对于旅游到底是什么的一个很根本的、很深刻的质问。

 

我们总以为旅游要有一个目的地,但有的时候那个目的地就像这本书里的那些城市,是在人类所修筑的道路之外的,但你还是想去,因为心总是要比道路更遥远,它可能就是远那么一点。

 


我们就住在“看不见的城市”里


《看不见的城市》里面的有关城市的描写,其实都是在写我们今天的生活。

 

比如说书里提到的,有这么一个绵延不断的城市带,与其说它是一座城市,倒不如说是一座摊平的城市,或者说是无数的城市所组成的一个荒原。因为在这座城市里面,就像我1990年夏天遇见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是我那座一样,每一条街道,每一个市中心都长得完全相似。

 

又比如书里还提到有这么一座城市,它是一个能够满足人们所有欲望的城市,所以城市里面的人全都得辛苦劳动,他们劳动是为了要生产那些能够满足人们欲望的东西。同时他们又需要去消费那些能够满足他们自己欲望的东西……

 

卡尔维诺对这个城市做了一个断语:

 

这样的一群人,他们以自己的劳动,为他们的欲望赋予了形式,也以他们的欲望为他们的劳动赋予了形式。

 

这难道不也正是我们现代人在消费社会底下的生活吗?


阿纳斯塔西亚城

(来自tumblr:Seeing Calvino)

你以为自己在享受整个城市,其实你只不过她的奴隶

就是这样,一座一座的城市,一个一个人类的文明、社会、生活的侧写,卡尔维诺用66个不同的角度,让我们切进去。

 

这样一本关于城市的书,当然到最后,不能不提这本书里面最重要的,也是唯一出现的两个角色,就是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马可·波罗和忽必烈。整本《看不见的城市》它的基础结构,就是马可波罗游记,整个故事是架构在马可波罗跟忽必烈的对话之中,马可波罗向忽必烈去描述他所看过的所有城市。

 

卡尔维诺就从这个关系着手,探索出了很多以前无数人描写的马可·波罗的故事,所没有想到的向度,那是一个旅行家能够走到最远的一个向度。

 

那是什么样的一个向度呢?我们下一集跟大家接着谈。

本文为节目文字摘录

完整节目请点击阅读原文收看


节目用书


作者: [意大利] 伊塔洛·卡尔维诺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原作名: Le città invisibili

译者: 张密 

丛书: 卡尔维诺经典



延伸阅读



【下集预告】

第124夜 | 《看不见的城市》(二)

5.29零点上线




节目回顾

进入看理想公号,在底部菜单栏或回复节目名称可以回顾三档节目已上线的视频




看理想

微信:看理想(ikanlixiang) | 微博:看理想视频

阅读原文

收看 [ 一千零一夜|《看不见的城市》(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