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梁文道:活着

2016-06-15 看理想

这是 一千零一夜 

第131夜?


是的

这是[一千零一夜]的第131夜

抱歉地通知各位:

这两周,道长将导读余华的《活着》,此外上线时间调整为每周三零点,6月27日起恢复每周一、四更新。希望大家理解。我们会照常准时为大家推送新节目的。



·

·

·


《活着》(一)

看理想 x 一千零一夜

讲述人:梁文道

说到文学里面处理“文革”,其实你会发现中国现当代作家几乎没有一个人是没写过“文革”的。为什么?因为这事儿太大了。当然写着写着就不只是“文革”了,还得理一理“文革”以前各场的政治运动、社会运动造成的后果,于是我就想到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本书,很多人应该都已经看过了吧?

 

《活着》

 

余华,在我看来是我们谈这个问题的时候不能够回避的一个作家,这本书也是无可避免的一本书。并不是因为这本书怎么样非常浓重地写了一笔“文革”。不!“文革”在这本书里面篇幅占得非常非常少。也不是因为余华生在1960年,等于整个童年、少年阶段都是在“文革”之中成长,所以对“文革”特别有体会,不,像有他这种经历的作家也实在太多太多了。



余华


先锋文学

 

那我干嘛今天给大家介绍这本书呢?

 

先给大家聊个背景。也许大家听过有个词儿,叫“伤痕文学”,我们知道“文化大革命”之后没多久,大概文艺界、思想界、学术界就吹起了一阵用现在的老俗话讲,叫“春风”,有些芽头开始在泥土里面冒出来了。

 

尤其是到了邓小平上台,改革开放之后情况就更不一样,那个时候就出现一批伤痕文学,顾名思义就是要写“伤痕”。这里面除了几部比较出色的作品之外,大部分都给人的感觉,都是在诉苦,都是在抱怨。

 

接下来又有了另一拨文学,这一拨文学里面,包括“知青文学”在内,就出现了一批叫做“反思文学”的作品。再谈下去,这时候又出现了另一拨文学潮流,这一拨文学潮流可厉害了,如果将来要写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话,绝对不能够忽略这一章,那就是“先锋文学”。

 

先锋文学也是名字说得很清楚,它的特点就在于它够先锋,它整个叙述方式让人看不惯。平常你说一个故事,由头到尾好好讲。它不,它喜欢打乱里面的时间次序,然后里面的人称变化也很复杂,让人得费很大的心思。再来,语言上面也不是一个大家习惯的语言,有些造句的方法,有些遣词用字都让人觉得很古怪……

 

其实当年那一批先锋文学作家里面,有好几个都是今天成名的大家,比如说余华、苏童、格非还有莫言,都属于先锋文学的阵容。

 

这些先锋文学的作品使得当时的读者觉得很古怪、很难接受,但是在学术界和文学圈,很多人就觉得很震撼,他们夸赞:这真是一个中国现代主义很好的实验,。

 

那么到底先锋文学好在哪儿?我的老朋友许子东教授,他就有这么一个讲法,他说:当时那些先锋文学,很多时候都让人看起来觉得很荒诞,为什么会写得那么荒诞呢?是因为这种荒诞恰足以掌握“文革”之中的荒诞。

 

那样一个很荒谬的年代,你就要用荒谬的方法来表达,才足够掌握得到当时的那种情绪,那种气氛,那种人类大脑里面对那些事情的一种感知跟掌握。


批斗中狂热的人们(图片来自凤凰网历史频道) 


语言的实验

 

但是在我看来,那些都不过是先锋文学叙述上面的一些花招和技巧,它还有另一个特点,就是刚才我提到的,语言的实验。

 

我们要知道,过去好几十年,中国的文学和艺术,全部都得为政治服务。这原来是共产主义里一个很核心的文学艺术上的精神,鼓吹社会写实主义。大家不应该虚无飘渺,不应该搞个人的花拳绣腿,应该要写实,这个写实还不是一般的写实,它是社会写实,是带有政治任务的。

 

江青又给了它一个诠释,就是要革命现实主义,还得加上革命浪漫主义,它的代表作是什么呢?就不讲小说了,大家脑海马上浮现出来的形象,那就是革命芭蕾舞,像《红色娘子军》。

 

八部革命样板戏,里面每一个造型,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腔调都是那么固定的,脸谱化的。因为它要展示出一种典型,但不是我们社会现实中看得到的典型,而是一种革命理想中的典型。所以所谓的“写实”也就是描绘一个理想的现实。



样板戏:红色娘子军

 

于是在那几十年里面,我们的文学都是一种理想中乌托邦的现实,这样的一种味道蔓延到了所有的语言文字里,比如我们都知道的“大炼钢”,今天用点大脑,有点常识都知道,怎么可能!但那时候的人偏偏觉得可以那么炼钢,为什么会这么荒谬呢?

 

因为报上写着这么做是没错的,报上还写着,一块田里的麦子长得密密麻麻,一个小女孩躺在上头可以舒服地晒着太阳……

 

这些怎么可能呢?不可能,但是我们把它写成可能。然后由于写出来是可能,现实反过来是模仿文学,不是文学反映现实,是现实反映语言文字。因此,很多有过那个年代经历的一些作家,就会出现一种情绪,像余华他就说过,他觉得那个年代所有的文学和语言,里面的腔调都是在说谎。

 

而且说了谎之后,更可怕的是,它还会反过来塑造一个谎言般的真实跟现实。

 

所以后来的先锋小说作家要打破这一切,所谓的要“大立”就得先“大破”,干脆颠覆传统的说故事的方法,颠覆传统的语言,它的模式、它的腔调、它的用词……


“残忍”的余华

 

而在这些先锋小说作家之中,余华的特色在哪儿?他够残忍。

 

他怎么个残忍法?这儿给大家讲下余华的背景。

 

这个杭州人是医学世家,爸爸妈妈都是大夫,他从小在医院里头长大。在医院长大的孩子你知道见什么见得多吗?见尸体见得多。

 

他长大之后也从医,最早他全职当牙医,业余写小说。当医生的人有个特点,仁心仁术吗?不是,是看血不会晕。看人流血,解剖内脏……在他看起来那就是工作,那是个概念,那是个学术名词而已。

 

所以余华可以用很冷静、很细致的笔法来描写一些,让我们大家都觉得无法接受的事实。他1983年开始写小说,1987年第一篇小说出来就很震撼了,叫做《十八岁出门远行》。这个故事在叙事上有点倒错,还不算残忍。说起残忍,余华后来有一篇小说,叫《现实一种》,非常荒诞、非常不现实。

 

这个小说讲的是一家人内讧,后来全家人互相仇杀,全家死成一片。整个故事的过程就像我们看到一个大夫在解剖遗体的过程。这当谈是余华的拿手本行,他很冷静、很细致地告诉你一切。

 

哎哟,我的天呐,那年头大家看余华的小说,那叫惨不忍睹啊。他后来还有一篇小说《一九八六年》讲的是一个“文革”之中疯了的历史老师,那真是一个中国历代酷刑大全的故事,有点像后来我们看到莫言写的《檀香刑》。



90年代,张艺谋把《活着》搬上银幕


转型之作


那么说回今天要讲的这本《活着》。在经历过前面讲的那一大堆莫名其妙的小说,跟那些让人惨不忍睹的故事之后,《活着》出来了。《活着》一出来,就让很多人觉得大掉眼镜。因为这本书它不残忍了,甚至有时候还温情脉脉。

 

《活着》全本书里,看得最让人觉得残暴的一幕,就是主人公“福贵”的儿子在医院,为了救县长的女儿,抽血被活活地抽死了,你看了之后会很愤怒,你会觉得怎么能够出现这么不公平的事情,居然活活把一个人给抽干了,这是多可怕的事情!

 

《活着》里除了不像余华过去那么血腥了,更古怪的地方在于它整个叙事是一个从头到尾很完整的叙事,就是“福贵”的一辈子。

 

很多人拿起书来,一晚上就把它看完了,放不下,因为余华的叙述魔力太吸引人了。这本书还采取了一个当年很多小说典型的一个做法,就是用一个家族的故事来说整个时代的、国家的命运。

 

《活着》从打日本一直到改革开放的几十年,就用了两百页不到的篇幅,这么薄的一本书,你就看到余华的功力,余华的写作很精简,寥寥几笔,一个人物的形象就出来,而且让你觉得彻底可信,完全不觉得他过于地简略。

 

当然我们知道后期他的小说又变样子了,比如他后来的《兄弟》,他说是“强度叙述”,非常铺张地写,而且又回到他暴力的老路子,

 

《活着》作为余华中期的转型著作,跟他后来《兄弟》中那种荒诞的情况,以及前期那种很先锋的情况都不一样,乃至于当时这个小说出来之后,很多批评家不满意。事实上当年他那一代的很多先锋小说作家,到了九十年代头的时候,也都转型了,都写些老少咸宜的书了。

 

很多评论家不满意,觉得你们怎么都不先锋了?我们还指望着你们把中国文学带到月球,带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境界呢?

 

《活着》这本小说是一个让人悲哀的故事,它是一个人全家死尽、死绝的故事,那为什么书名还叫《活着》呢?咱卖个关子,下一集跟大家接着聊。


本文为节目文字摘录

完整节目请点击阅读原文收看


节目用书


作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出版年: 2012-8-1
装帧: 平装


长按扫描二维码购买


延伸阅读


【下集预告】

第132夜 | 《活着》(二)

6.22 零点上线




梁文道三十年的日常生活

读一本书,听一首歌



节目回顾

进入看理想公号,在底部菜单栏或回复节目名称可以回顾三档节目已上线的视频




阅读原文

收看 [ 一千零一夜|《活着》(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