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梁文道:活在盛世下的“危机感”

2016-06-27 看理想

这是 一千零一夜 

第133夜




这是133夜节目开场的一帧画面

不知道为什么我来回看了好久


这一夜道长开讲《叫魂》

当年的乾隆盛世居然让这件小小的民间迷信

弄得不可开交

但相对于案件,我更迷

道长节目中讲述的那个乾隆盛世


当时的某个江南青年也许也跟这帧画面里一样

他独自走着,被一种“危机感”所笼罩

他恐惧

他恐惧着恐惧本身

被恐惧咀嚼


这一夜的编者按就四个字

不许联想

·

·

·


《叫魂》(一)

看理想 x 一千零一夜

讲述人:梁文道

盛世下的一件“小事”

 

1768年,正是乾隆皇帝在位已经三十二年的时候,那个时候正是清帝国达到史上国力最高峰、最繁盛的时候,史称盛世。

 

不只后来的教科书如此描述,当时的人也都觉得自己处在盛世之中。你看到很多官方的文件,很多民间文人写的歌功颂德的文字,都说这真是盛世。当时的清帝国,它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它的经济体量是世界上最大的,它的生产能力也比当时刚刚要进入工业革命的欧洲要强盛很多。

 

但就在这一年,在帝国最富裕、最繁盛的地方——浙江,它下面的德清县,发生了一起小案件:

 

事件的主角是来当地修桥的一个石匠,吴东明,因为当地流传着一个谣言,说在打桥柱的时候,把仇家的名字写在纸上放在石柱上一起打下去,就会把仇人的魂魄给招出来,这叫做“叫魂”。有一位农夫就找到吴石匠,想用“叫魂”来报仇,最后正派的吴石匠把农夫扭送官府……

 

各位,就是这样的一件小事,后来蔓延十二省,成为一个震动当时盛世,从民间到官场,连乾隆皇帝都深深困扰,搅入其中的一件大事!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这个事儿有那么重要吗?这个事儿很值得我们今天去关注吗?



《乾隆南巡图》局部,乾隆在苏州


“叫魂”的玄机

 

有一个人认为这是个大事,他叫做Philip Kuhn,是个老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他从这个案子出发,写了一本书。缘由是八十年代的时候,他在北京第一历史档案馆做研究,他本来不是想研究这个案子,但无意中在许多档案里面发现了一些类似案件的描述,他觉得太有趣了,深挖下去就写了一本书。

 

这个Philip Kuhn他是一个汉学家,研究中国历史,在哈佛大学教书,他也跟很多做汉学的老外一样,取了一个中国人的名字,叫做“孔复礼”。而他的这本书,就是今天我给大家推荐的这本《叫魂》。

 

《叫魂》这本书,听我刚才的形容你就知道,谈的只不过是一个历史上看起来很平凡,甚至有点无聊的、一件民间小打小闹的小事儿。但就这么一件小事儿,这本书里面征引了大量的档案、资料,你光看这本书的脚注就占了整本书差不多一半的篇幅。

 

这么一本特别特别专业的历史书籍。居然就在我们中国,出版以来到现在,已经发行超过十几万册,是一本莫名其妙的学术书变成畅销书的历史。

 

我今天就来跟大家讲一讲这里面到底有什么样的玄机。



从“孔复礼”到“孔飞力”,一场可爱的误会

 

怎样的盛世?

 

首先我们要知道,“叫魂”是有些基础的,当时“满清”的盛世是怎么样的一个盛世。

 

孔复礼,这位今年2月16日才去世的美国历史学大家,他在《叫魂》开头的第一句话,是这么写的——他说这一年,1768年正是中华帝国即将要步入它那个悲剧的晚清帝国,悲剧的晚期的时代的时候的一个前夜。

 

当时没有人觉得这个国家会有什么危机发生,当时就像我一开始所说的大家觉得这是一个盛世。

 

我们知道,当时清朝虽然没有发生像欧洲那样的工业革命,但是它有丝绸业,主要是在江浙一带,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分包一个工作,围绕着丝绸展开。有些地方甚至根本不种粮食,不种地,他们唯一养的就是蚕,唯一做的就是丝。

 

而且你会发现,整个工作方法就是把一个完整的纺织生产工序拆开成不同的工序,分包到农村里面的不同家庭之中。

 

于是,一家人里面从老到小,连小孩都放不过,都投入整个丝绸生产的环节。而生产出来的成品集中地到大城市再加工,最后出口,换回来大清帝国最需要的物质之一,白银。因为当时我们采取的金融本位是银本位制度,所以白银太重要了。

 

当时中国的丝绸生产,使得中国成为全世界贸易之中无可置疑的一个“出超国”,那个时候还远远没有鸦片,我们出口的全是好东西,茶叶、丝……你要啥有啥,老外都喜欢。

 

当时的清朝施行了一些德政,使得一些底层劳动力被释放出来,投入自由市场之中 。比如当时有所谓的“贱民”,清帝国做了一件事“拔贱入良”,使得全国上下种种的贱民阶层获得平等,虽然可能只是象征意义上的,但实质上却鼓励了他们,让人们觉得每个人在劳动市场上面,起码是平等的。

 

那个时候还有种种的土地问题、经济制度的问题、各种社会结构的改变,使得中国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的状态。

 


盛世下的底层民众


盛世的“危机”

 

但是问题来了,这样的一个盛世底下,为什么老百姓会有那么多的恐惧?

 

那个恐惧使得他们愿意相信一些谣言,那个谣言,就比方说我们一开始跟大家讲的吴石匠的故事。

 

为什么盛世里面会流传这样的一些让民间恐惧的事情?他们到底在怕什么?难道老百姓不觉得自己活得很好吗?当时清朝的老百姓,他们是怎么样去理解他们自己所身处的盛世呢?

 

我们先来读一读《叫魂》里的一段话:


我们最难以判断的,是“盛世”在普通人的眼里究竟意味着什么。人们对于生活正向何种方向发生变化,是变好还是变坏,是变得更安全还是更不安全等问题的态度,同我们期待在经济发展时会发生的情况,可能大相径庭。


从一个十八世纪中国普通老百姓的角度来看,商业的发展大概并不意味着他可以致富或他的生活会变得更加安全,反而意味着在一个充满竞争并十分拥挤的社会中,他的生存空间更小了。商业与制造业的发展使得处于巨大压力下的农村家庭能够生存下去,但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投入每个人的劳力。


从历史的眼光来看,当时经济的生气勃勃给我们以深刻印象;但对生活于那个时代的大多数人来说,活生生的现实则是这种在难以预料的环境中为生存所作的挣扎奋斗。

——《叫魂》


这段话的大意就是:忽然之间出现了商品经济,它对江南原有的社会结构造成了冲击,人们从原来在自己的土地上种地,变成投入了某一种产业,每个人都有了一种危机感。

 

有点像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很富裕,理论上大家都应该生活得挺安稳,但其实你会有一种感觉,你总是担心自己会不会掉队,你怕自己会往下坠落,进入到社会底层。

 

而说到社会底层,就要说到那个年代很重要的一个历史趋势,就是人口的膨胀。在整个十八世纪,中国基本上是翻了一番,人口从一亿五千万,变成最后世纪末的三亿一千多万人。在这样的过程里面,像江南地区,这个富庶之地,它变得更加拥挤了。

 

于是在这个社会上,有一些人无论如何都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被排挤出来,这些人进入社会底层。正好碰上那时候江南地区经济发展,贫富开始拉开差距,这导致社会流动,穷人要往富裕的地方流动,希望找到更多的生存机会。

 

假如你到了社会底层,你又要流动,那么最后你会从事的行业是什么呢?就是乞丐。而当时的社会有一种心态,就是安居乐业的老百姓,都很讨厌乞丐,有时候烦起来就会忽然用暴力相向,痛打他们,甚至把他们打死。

 

还有一种人,他明明不是乞丐,但得到的待遇跟乞丐差不多。那就是和尚跟道士。

 

清朝当时一般人的心目中,和尚就跟乞丐差不多,我们形容乞丐“叫花子”,其实最早北京话是“叫化子”,是用来形容到处化缘的和尚。所以那个时候,社会上面的人对和尚不是那么尊敬,常常对他们有一种怀疑的态度,觉得和尚和道士都会法术,甚至是一些妖术,是“淫僧妖道”,而“叫魂”就是妖术之一。



“叫魂”案中的官场百态

 

 ⑤

“叫魂”案的蔓延

 

中国人相信,人有魂魄,魄是主静的,守着;而魂这个东西是主动的,是阳性的,它可以离开我们的躯体。而魂被叫走的人,长久回不来,要不就重病,要不就横死,总之很凄惨。

 

而当时通常的“叫魂”传说都是说,一个人一觉醒来发现辫子没了,辫子给人剪了。很多文化都有类似的传说,觉得头发是有特殊魔力的。于是当时从江南地区开始,慢慢地蔓延到中国十二省,一直达到京冀地区,北京、天津地区,到处都有传闻,有人被剪辫子了,有人的魂被叫了……而所有这些案件发生的时候,都有当地老百姓作证,而被指出都是乞丐、和尚、道士一类的人。

 

而当时一旦发现形迹可疑的乞丐、和尚,老百姓上来就是一顿暴打。当时的中国人跟我们今天的中国人一样,其实挺勇武的。都说我们爱好和平,但你看民间记录,充满了各种民间的暴力。

 

把人打到半死不活,之后还要扭送官府审一审。我们要注意,当时有一些叫“保正”的人,他们在当时身份很复杂,他们不算是国家正式编制,但是又受聘于国家,有点像集合了民间的快递、城管以及保安等等的功能于一身。

 

这种“保正”,通常遇到“叫魂”案,是想着办法要他们认罪,因为这么一来,他就有了功劳……

 

说回地方衙门就审这些事儿,当时清朝的体制其实还是挺不错,他们先地方审,觉得可疑,可能是一个重大刑案,就需要往上报,最后真要判死刑的话,可不是乱来的,都得送到皇上那儿。乾隆皇帝本人要亲自看,这人要判死刑是怎么回事。所以当时,比如说中国最高的办公机构,他们的“中办”,就是军机处,常常要肩负着检察和司法两大任务于一身。

 

好,我刚才讲了一大通,中国这种民间迷信,你想象得到吗?就是这样的一个民间迷信,在中国王朝末期的最后一个盛世蔓延已广,最后变成了一个政治大案,乾隆他介入了,最后这个事情闹得那叫不可开交。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我们下一集跟大家接着谈。


本文为节目文字摘录

完整节目请点击阅读原文收看


节目用书


作者: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上海三联书店
副标题: 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
原作名: Soulstealers: The Chinese Sorcery Scare of 1768
译者: 
 /  
丛书: 


长按扫描二维码购买


延伸阅读



【下集预告】

第134夜 | 《叫魂》(二)

6.30 零点上线




梁文道三十年的日常生活

读一本书,听一首歌



节目回顾

进入看理想公号,在底部菜单栏或回复节目名称可以回顾三档节目已上线的视频




阅读原文

收看 [ 一千零一夜|《叫魂》(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