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梁文道:现代的政治家要冷静,甚至冷酷

2017-05-01 梁文道 看理想

第177夜拍摄现场

今天,《亨利四世》的最后一讲来到了最精彩的部分......看完恐怕你会和小编一样,像道长结尾所说:心中会有许多回响。


原来浪子回头的故事,只是历史给我们的印象,而在莎翁笔下,浪子从来都不是浪子,浪子回头是一个阴谋、一种伪装......


让我们看看,在莎士比亚心中,究竟什么样的人才算完美的政治领袖?而你心中的呢?



长按-识别二维码/阅读原文

收看 [ 一千零一夜 亨利四世(三)完美政治领袖的养成 ]




亨利四世(三)

完美政治领袖的养成

本文节选自 看理想 [一千零一夜 ] 第177夜



讲究道德、追求荣誉的那个时代早就过去了,现代的政治家要冷静,甚至冷酷。

——梁文道


完美的领导人,应该是什么样子?

 

莎士比亚是英国的剧史,他用戏剧写完了英国几百年的历史。那么在他写剧史的这个过程之中,《亨利四世》是他中期的一个著作。在这一连串的历史剧里面,他其实不断地在摸索着怎么样去描写跟刻画一个国王。

 

一个国王该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到了《亨利四世》,他已经掌握了怎么样去刻画出一个完美的国王的形象。这个国王的形象无非对我们今人而言,也就是一个领导人的形象。一个领导人,一个英明的、后来被万民称颂的领导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亨利五世,剧本里面这个哈尔王子。其实整个剧虽然叫《亨利四世》,但其实就是五世他的成长历史。这个故事里面,我们看到他身边有许多人围绕着他,那些人能不能当成他的一个模范、样板,来让自己成长,学好当一个国王、当一个政治家呢?


《亨利四世》剧中片段

 

首先看一看他爸爸——亨利四世,这个爸爸他当年是阴谋篡位,得到了王位。所以总是忧心忡忡、生性多疑,对很多事情都感到不安,一天到晚就怕国家里面有人要造反。那么这样的一个情况,恐怕不是一个太理想的状态。所以他肯定当不了模范。

 

那么另外一个极端就是他爸爸最心仪的,当时的贵族子弟之中的一个人,就是那个飞将军波西。他是一个古典诗史里面的神话般的人物,追求荣誉感,但是追求得过度了。那么热血沸腾、不够冷静了,恐怕纯粹是为了理想跟热情而奔跑和干事的话,也不能够当成一个理想的从政的样板。

 

那么再来看看他那个好朋友,年纪比他大几十岁,但是还是像个大小孩、像个坏蛋一样的约翰·福斯塔夫。这个人他很现实,他很清醒。比如说当波西在那边高谈荣誉的时候,他在另一边的场面里面说什么:“荣誉是什么?荣誉多少钱一斤啊?你说这个人为荣誉而战死,很光荣。请问,那个荣誉,他还感觉得到吗?”

 

说这些话表明他是一个非常犬儒、非常现实的一个人物,他一点都不在乎那个荣誉感。但是一个国王要是完全不在乎荣誉感,冷静现实到这个地步的话,老百姓恐怕也不服他的。那国王该怎么办呢?

 

浪子从来不是浪子

 

我们看这个剧,因为这个国王——后来的亨利五世,在英国史上太有名了,都说他是一个浪子回头的典型,我们很容易以为,他的故事一直就是这个样子。比如说当他真的要加冕成为国王的时候,他是愤然不顾,他过去的那个好哥们、好朋友——福斯塔夫,甚至还要把福斯塔夫抓到牢里面、放逐出去,翻脸不认人。

 

这么的无情无义,昨天还在一起喝酒、逛窑子,怎么今天就这么对人呢?那是因为大家都说那个人是个坏人。而这个王子在上台之前,是跟全伦敦的贩夫走卒这么混在一块,天天瞎胡闹。但是他一上王位整个人就变了,变得非常地冷静、端庄、正经,再也不胡闹非为,然后把过去那些损友全部甩一边去。


《亨利四世》剧中片段

 

我们看起来,好像真的是一个很正派的故事,但是你仔细看这个剧,你就会发现可怕的真相。其实,他从头到尾整个胡闹都是存心的,他是装出来的。他一开始就摆明了心,就觉得我现在就是要在我爸爸、在所有英国的王公贵族面前,把自己弄得很烂,这样子让大家都瞧不起我。

 

与此同时,我还要跑去跟这底层社会的老百姓打交道,打进他们的世界。一来,让全英国的老百姓都觉得我这个人很亲民很可靠,老百姓都爱戴我了。第二方面,他也完全懂得了这些未来他要掌管、他要统治的这些国民,他们生活是怎么样?他们的喜好是怎样?他们的哀愁又在哪里?

 

也就是说,这个哈尔王子一开始他混进这些以福斯塔夫为代表的这个圈子里面,就是带着一种计谋,那是一个阴谋。这个阴谋最可怕的时候,就在这个剧上半部开始没多久,这个王子一开始出场的时候,当他的爸爸在那边忧心忡忡地要治平国家内乱的时候,他正在跟福斯塔夫策划怎么样去打劫,在那边瞎胡闹,但是他内心世界是非常复杂的。

 

当所有的这些跟他胡闹的同伴们走开了之后,他一个人留在舞台上面,对着场下所有观众说了以下这一段话。

 

我早把你们看透了,不过暂时跟你们荒唐的把戏在一起凑趣。在这一点上,我要学习太阳,它也容许低下污秽的云彩把它壮丽的容颜全然隐蔽,这样,等它再想要恢复原形时,普遍的渴望会对它更加惊叹,看它如何把那些又肮脏、又可怕,仿佛要把它扼杀的烟雾冲开。如果整年都是些闲逛的假日,游戏会使人像工作一样厌倦;正因为稀罕,来时才受到欢迎,只有少见的现象最博人喜爱。


因此,我一旦抛开这放荡的行为,把本来没打算还的债务还清,大大地胜过原来作下的诺言,也就大大地超出人们的期望。像明亮的金属放在暗淡的底子上,我的自新,在我的过错上闪耀,比起没有衬托的事物来一定会更显得动人,吸引更多的注视。我就要胡闹,把胡闹作为一种计策,在人们料不到的时候洗手改过。

 

完美的国王,不是完美的人

 

想想看刚才那段话多么的可怕,历史上面,大家都说亨利五世是一个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好王子。很多人都以为莎士比亚这部《亨利四世》里面那个哈尔王子也是这样的一个诠释,其实他不是。莎士比亚在这个剧几乎开场没多久,就很坦白地透过一段独白,让我们所有观众发现,那个所谓的坏孩子、那个曾经很堕落的浪子——哈尔王子,他就是在演戏。

 

他演了一段戏,这个戏是用来骗所有人的。天天跟他鬼混的这帮哥们不知道,原来他根本存心就是戏弄他们,在利用他们。他不是真的喜欢跟他们瞎胡闹,也许他有这一面,每个人都有这一面。但是他非常冷静、克制,他知道今天这么做,真实的目的是什么。

 

除了刚才我说的,要假装亲民,演一个让国民爱戴的好戏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地方:就是要让他爸爸,让所有潜在的那些王公贵族跟他们的竞争对手这些人,去瞧不起自己。然后等到有一天,他改邪归正了,那么就像他刚才那段话所形容的——就等于穿透了乌云的阳光一样,格外的可喜、璀璨、明亮。

 

《亨利四世》剧中片段


你想想看,一个人要是由头开始就正人君子好到尾,你不觉得这是什么。但是一个做了几十年囚犯放出来,变成一个正人君子,甚至成了圣人,那就会成为传奇故事。这是他真实的目的,告诉了我们台下的观众跟书后的读者,我们就赫然发现,莎士比亚是在做一个戏中戏。

 

这个哈尔王子他是在演戏,这个戏,就在这个戏剧里面,透过这个戏中的戏,莎士比亚是在给我们去了解,一个他心目中所谓的完美国王是什么样子。这个完美指的不是道德的完美,而是一个真正有能力、有本事能够当上国王的人,他是什么样的人。

 

他就像是跟莎士比亚同代的意大利的思想家马基雅维利《君主论》里面所写的那个王子一样,他是非常冷静、冷漠,对什么事情都不沾边。他对下属,可以用就用,不能用扔一边。他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心里面所想的一切的东西,都是形势、策略、计谋。这样的人,才是一个完美的国王,尽管远远称不上是完美的人。

 

真情还是假意?

 

他这一点,他爸爸了不了解呢?我们在他爸爸后来临终的时候发现,原来他爸爸不算不知道他儿子是什么样的人。他在病床上,跟他这个太子的弟弟,也就是他的小儿子在聊天的时候说:“将来,等到你哥哥继承王位之后,你要好好地尊敬他,你要服从他的命令。他一定会好好爱护你的,他是非常仁慈、慷慨、宽大的人。但是,你要是对他不敬,甚至要造反的话,他绝对会带给你一场暴风雨般的打击,不管你是不是他的亲弟弟。”

 

可见,这个爸爸很了解这个将要继承他王位的这个太子,是什么样性格的一个人。果然,这个爸爸在病床上,呼吸几乎快要静止的时候,太子来看他爸爸。这个时候,太子已经成为一个战争英雄回来,打平了一场叛乱,把他生平最大的那个对手,当时大家最喜欢拿来跟他比较的波西——这个飞将军,把他杀死了。是个英雄凯旋般改邪归正回来,这个时候来看他爸爸。

 

他坐在他爸爸的病床旁边,看见他爸爸是几乎恋恋不舍地要求人家把他这个黄金打造的王冠,放在他的枕头旁边。这个国王,他大概太眷恋自己偷回来、抢回来的这个王位,为它是每天吃不了饭、睡不了觉。临死前在病榻上苟延残喘的时候,都还要有这个王冠在头边。

 

这个哈尔王子看见,然后就忍不住说了一大段的台词,其中有一句话:“你这个闪亮如明珠的皇冠,你这个黄金般的光耀,就是你,使得我的父亲他是夜夜无眠啊。”这当然是一个很形象的一个比喻,这个皇冠它发出灿烂的光芒。当然它就像灯一样,晚上使得他的爸爸睡不好觉。同时也指的是,恰恰是这个王冠,以及它所代表的王位这,使得他爸爸永远心神不宁。


《亨利四世》剧中片段

 然后他看到他爸爸没有动静了,仿佛没有呼吸了。他把这个王冠拿起来,戴在自己的头上,就出去了。后来他爸爸原来没死,醒了,然后就问:我儿子呢?人家说他到了外边。然后他就说,我这个儿子太不不像话,我都还没死,他就这么冷血,把这个王冠先拿走给自己戴上了,把他给我叫回来。

 

叫回来,父子俩最后一次对话,这个儿子就马上解释:“父亲啊,我是太爱你了。我觉得你这辈子太惨了,被这个王冠压着,太沉了。我觉得你好可怜,我太同情你。但是我又想到这是一个多么神圣的责任,以后这个东西就要落在我的头上了,我是为了这个原因才把它拿走的。”

 

这番话,他到底是真情是假意?莎士比亚没有明写。正如所有最伟大的作家跟文学作品一样,这种话都可能有很多层复杂的意思。你可以觉得这个冷酷的王子他说的是假话,但是另一方面你也觉得,他人性是很复杂的,说不定他是真的这么认为。只不过他仍然有冷酷的一面,但是也有真情的一面,觉得就是这个权位害死了他的爸爸,然后他将要继承这个沉重的权位。

 

政权不稳就制造外敌

 

但他爸爸无论如何知道自己将要走了,最后也要跟这个儿子好好说句真心话。跟他说什么呢?就说,将来你要治理这个国家,你要小心种种的内乱。我们这个国家一直还不是很稳定。

 

记不记得剧本开头的时候,这个国王说:他本来想带这帮贵族,集结军队,组成东征的十字军去参与圣战、去打耶路撒冷,他要去朝圣。说起来是很正大光明是吧,但是这时候他说了他真实的目的是——因为所有的士兵,那个封建年代,国王有自己的亲军,但是每次出外跟人作战都要召集底下的贵族各自带兵出来。如果我们今天带兵出去,去那么遥远的以色列,去跟穆斯林作战,去打那些穆斯林抢夺圣地的话,那会产生什么效果呢?就会消耗掉我底下这些贵族他们的实力跟他们的兵源。我消耗他们,让他们将来没办法造反。


然后,亨利四世又跟这个儿子说:“儿子,将来要搞定我们国家内部,最好的方法就是去跟外国打仗。”说完没多久他就死了。他说的真对,后来的亨利五世——就是这个太子,他即位之后为什么那么出名,在英国史上那么受人尊敬,那就是因为他带兵跨过英伦海峡去打法国,把法国干得是几乎要灭国,他是这样一个人物。

 

亨利五世后来果然遵循了他父亲的教训,就是转移视线。当你觉得我们这个政权不稳,我们国家有问题的时候,怎么办?给国民制造一个集体的外敌,我们一起去对付那个敌人,那个人才是我们的敌人,整个国家就会忽然之间团结一心、同仇敌忾。因为大家有共同目标了,这个目标就不是国王自己,而是外国了、是敌国了,然后全国一起去争取更大的光荣、更多的领土、更多的战利品。

 

要是能够得回来的话,我们老百姓、我们所有的这些封建领主不就都爽了吗,都满意了吗?说到这儿我们就明白了,莎士比亚,他是在用这个戏去告诉他那个时代的观众——伊丽莎白时代的英国观众们:好国王不是对大家好,而是他懂得一种管制的技术,一种非常冷酷的技术。这个剧四百年之后,我们今天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的人看,看完之后,恐怕心里面都会有许多的回响。





节目文本7000余字,本文节选4000余字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扫描二维码或阅读原文 收看本期完整节目



 延伸阅读 

 节目用书 


《亨利四世》

作者:  [英] 威廉·莎士比亚 
出版社: 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译者:  吴兴华 
出版年: 2017-1

长按-识别二维码购买《亨利四世》



 延伸阅读 


点击上图,查看延伸书目详情



 道长答问 



宇天16: 随着制造业利润下滑,底层的打工者日益艰辛,被剥夺感更加切肤,面对不公正待遇时束手无策,工会又难寻踪迹。您觉得有没有为一个群体争取利益的方法,或者出路在哪里?


 扫描二维码/阅读原文  收看回答



 今日互动 


你认为“冷酷”是完美政治领袖的必备条件吗?



 下集预告 

5月4日,周四0点

第178夜:老子与道德经(一)道家和道教是一回事吗?

优酷上线




 


听理想,今日更新

《古今:杨照史记百讲》vol.13


“究天人之际”中的“天”指什么?“通古今之变”是要列举历史现象吗?“成一家之言”的背后有着什么样的史学观点?本期节目,杨照来聚焦太史公的志向,谈一谈“天人之际、古今之变、一家之言”的理解。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课程详情


本文编辑 | 灰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