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本被文青当黄书看的经典,你真的读懂了吗?

2017-07-13 梁文道 看理想


[ 一千零一夜 ] 196夜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一)

生命轻得叫人负担不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d0525x8by4h&width=500&height=375&auto=0
精彩抢先看


识别二维码或阅读原文 收看完整节目 



小说并非为了回答我们早就知道答案的问题。

——梁文道




风流成性的男主角


今天我要介绍的这本书,我相信大家都应该知道,它曾经是红极一时的书,在现代文学史上也是当之无愧、不可质疑的一部文学经典


大家应该都听过一些它的故事,而且觉得那些故事哪怕你再不喜欢文学,也都会觉得十分地吸引。


比如说这本书最重要的男主角——托马斯,作为一个外科大夫,长得非常英俊潇洒,风流成性,一天到晚就喜欢追逐女性,满足他对女性的身体的好奇心。


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布拉格之春》电影剧照


书里面说道,曾经他有朋友带着妒意地问他:“你这一辈子大概搞过多少女人?”他想一想,实在想不起来,只好说:“大概也就只有200个吧。”


大家都吓坏了,200个?!他说你算算看,其实也不多啊,200个,我换算出来,平均一年8个,很过分吗?


如果你从一个生活非常放浪的标准来看,也许还不是真的过分。


但是这样一个主角,他这样追逐声色犬马的生活,关于他的这些描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你想想看会给大家带来多大的震撼。


因此当年许多文艺青年一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首先被它吸引的就是里面的这些情色桥段。



甚至你还可以学一下种种的关于自己生性风流的解说,例如说这本书里面就提到:托马斯有时候在街上会碰到一个女的,看起来很眼熟。那个女的上来跟他打招呼,哦,原来他们之前搞过,但是他现在把人家给忘了。


这是不是一个很坏的负心汉呢?我们的作者米兰·昆德拉就替他解说了:这并不是托马斯对这个女人不好,而是他的记性对她不好。


你看这话说的,将来你要是在路上碰到你以前的男朋友、女朋友,你把他(她)给忘了,那么你不用有任何的愧疚,你就说:“不是我对他(她)不好,我对他(她)真心地好。只是我的记性对他(她)不好。”你看是不是很美满呢?



有哲学企图的小说家


这本书在那个时代引起一片狂潮,有人甚至认为它有份推动后来曾经很流行的所谓“下半身写作”,这些玩意儿今天看来都太过低俗了,我们不值得提倡,我们要正能量一点。


重新回到这本书,为什么它是一个有文学意义、典籍意义的一本书呢?那是因为米兰·昆德拉他跟一般的小说作者不太一样,他是一个带着强烈的思想跟哲学企图心来写小说的人。


这种所谓思想跟哲学企图心,其实很多小说作者都有,但是很少有人会像米兰·昆德拉这样子,他这整本小说写出来,简直是夹叙夹议。就是他写着写着,会看到大量的作者的自言自语。


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小说家,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自1975年起,在法国定居。


关于这个小说人物为什么是这个时候会有这样的想法?为什么这个时候会做这样的事?它后面的动机是什么?而这样的动机、这样的想法背后又有什么样的哲学意义,有什么样的历史背景?


几乎就像一个小说评论家,把一些他对这个小说的评论,塞进了一个小说故事之中,放在一起成为一本书一样。


这种写法,照道理讲是犯了小说的大忌,因为一般我们都觉得,一个小说作者他如果在里面说太多跟这个小说自身无关的话的话,我们都觉得他累赘、繁琐,觉得他大概是对小说文字的驾驭功力不足。


然而米兰·昆德拉不一样,他的小说会让你感觉到,他所有的这些思考、形而上的想法,都跟他小说的人物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布拉格之春》电影海报


关于这本小说,有什么形而上的思考是最重要的呢?那当然就是让很多读者一开头、第一页就开始觉得头大的一个重要的哲学观念,就是尼采哲学之中最神秘的观念之一——叫作永恒回归,或者你也可以翻译作永劫回归。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尼采这个伟大的德国哲学家,他很多著作让人觉得不像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化的哲学论著,反而更像是一些散文诗,还出现一些你觉得很莫名其妙的想法,这些想法没有经过传统的哲学方法来论证就推出来了,让你觉得这个想法很荒谬,也不知道它用来干什么。


就拿这个“永劫回归”或者“永恒回归”来讲,这是尼采最有名的哲学概念之一,它出自于一个甚至是错误的科学假设——假设时间是永恒的,而能量是有限的,那么我们会从这样的前提推出什么样的结果呢?


那就是由于时间永恒而能量有限,能量是使得所有的物质产生的基础,那么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面所有已经发生过的事物、所有存在过的东西,它就算毁灭了,但是它会重新回来一遍。


尼采(1844—1900)德国著名哲学家,被认为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


为什么呢?因为能量是有限而且不灭的,但时间又是无限的话,那也就是说,所有消失掉的东西都有可能会再现,所有死去的人可能再活过来,而他们之间所发生的种种的场景、种种的遭遇、种种的行为,乃至于大到人类历史上面可歌可泣的战争等等,全部都会不断地重演。


这算是什么玩意?其实尼采提出这么一个你可以说是思想实验的东西,是想说明一个道理,先假设我们接受他这个想法——人世间所有的事情都会重新发生一遍,不断地重复重复重复。


那这代表着什么呢?这就像很有名的那个神话——西西弗推大石块上山,然后那个石块到了山顶又滚下来,他又重新推上山。



你会觉得这个样子的话,这个人生是无聊的、是空洞的、是没有意义的,太过沉重。一个人被迫的、永远不死的,永远在干一件事,就像月亮上面吴刚伐树一样,永远这么干下去。


这人生有什么意义?这是不是十分地虚无呢?没错,尼采用这个观念想要说明虚无是什么,什么叫虚无主义。


当我们说人生没有意义、人生虚无的话,他就要设想什么样的人生最虚无呢?他能够想到的最虚无的人生就是,你这辈子,你失败过的爱情你还会再失败十次、百次、千次、万次,你犯过的错误也会不断地重演,让你悔恨的事情不断重来,这个情况下,人生是最没有意义的、最虚无的。


然后尼采说:没有关系,所谓的真正的意义就是从这时候开始。就在于你敢于承担这个不断要把从山顶上滚下来的石头,再不断地推回上去。


有意义吗?这个意义就在于你下了这么一个决心,你有这个意志、勇气敢于承担这个非常沉重的事情。



这个不断重演的事情是非常沉重,会把你压垮的,然而你敢站起来接受它、面对它,这就很了不起了。


很多人以为米兰·昆德拉既然从这个观念开始写他这本小说,甚至是真的就把这个观念写一遍,这么写出来,他大概整本书也是为了要阐发这个观念吧。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不是的,他恰恰说的是相反的事。他想指出,不断重复其实反而是有意义的。相反的,人世间所有事情要是只发生过一次的话,那反而是没有意义的。


假如一个事情不断地重演、人生不断地轮回循环叫作沉重的话,那么人生要是只有一回,你身上面所遭遇过的所有的命运,都只发生过那么一次的话,这样的人生是轻飘飘的、是轻如鸿毛的。


而这个轻飘飘在他看来,才是真正的没有意义,没有意义到几乎让人无法承受,这就是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轻,或者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电影《布拉格之春》剧照


听起来还是很抽象是不是?没关系,来看这样一段话:


再一次,他脑中浮现了我们已然熟知的一个想法: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永远无法检证哪一个决定是好的,哪一个决定是坏的,因为,在所有的处境里,决定的机会都只有一次,我们没有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的生命,可以给不同的决定做比较。


在这方面,历史和个人生命是相似的。捷克人只有一个历史,它跟托马斯的生命一样,总会完成于某一天,没有机会重来第二次。


西元一六一八年,波希米亚的贵族鼓起勇气,决定捍卫他们的宗教自由,他们狂热地对抗安坐在维也纳的皇帝,他们把代表皇帝的两个高官从布拉格城堡的窗户丢出去,于是三十年战争从此开启,最后几乎导致整个捷克民族的毁灭。捷克人当时需要的是不是更多的谨慎而不是勇气?答案似乎很简单,可是事实并非如此。


三百二十年后,西元一九三八年,慕尼黑会议结束后,全世界决定牺牲捷克人的国家,把它献祭给希特勒。这时,他们该不该试图独立去对抗一个在数目上比他们强大八倍的敌人呢?跟他们在一六一八年所做的事比起来,这次他们展现了较多的谨慎而不是勇气。



他们的屈服标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启,最后他们彻底丧失了作为一个国族的自由,时间长达数十年甚至数百年。当时,他们需要的是不是更多的勇气而不是谨慎呢?他们到底该怎么做?



只活一次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


读完那段话,你大概会开始有一点了解,什么叫作只有一次的事情反而会让我们人生轻飘飘的。


我们这本书里面的男主角托马斯认为——只活一次的人生几乎不算是人生,是不算数的。


如果人生任何事情都只有一回,那么我们怎么去说这一回你做的决定、及其牵涉到的抉择跟思考是正确的呢?


我们怎么去说,这一次你的人生之中的婚姻,是一个美好的婚姻呢?假如我没办法拿来跟你的另一回婚姻比较的话,假如人生没有第二回、没有第三回,人生当中所有的事情都不能比较,你怎么去说它有意义呢?


因此,米兰·昆德拉他讲了一句很奇特的话,他说生命就像是一张草稿。



一般而言,草稿、草图是为了替一个更完整的一幅画做准备打的底稿。但是,假如人生就只有一次机会的话,那么你的人生就只是一次草图,那个草图是为了什么而准备呢?他要为什么样更完美的、更完整的一幅画,去做预先的调配的工夫呢?是没有的。


因此,只有一次的人生反而是没有意义的,跟尼采所讲的那个不断反复的人生没有意义是恰恰相反的。


假如说尼采所说的那种不断轮回、永劫回归的人生让人沉重得无法忍受,那种虚无让你很乏力的话,那么在这里,这样的人生就是一个只活一回轻飘飘的人生。


所以托马斯他信奉一句德语的格言,那就是——只有一次是不算数的


电影《布拉格之春》剧照


假如人生就是一场实验、是一张草图,而你只活一次,那人生有什么意义?它能够达成什么目的?这就是托马斯他的人生格言,就从这句话、这个想法开始,,米兰·昆德拉就开始塑造托马斯这个人物。



用小说过另一种人生


这么讲下来,你大概会以为这本小说是一个完全主题先行、概念先行的小说。也就是说在写小说之前,我们小说家米兰·昆德拉他是先想好了我有一个哲学主题要探讨,我想办法怎么样用小说来把这个哲学主题带出来,用写小说的方法来写哲学。


是不是这样呢?当然不是。米兰·昆德拉除了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小说家之外,他还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小说理论家、美学家。


他写过很多的作品来讨论小说到底是什么,小说到底有什么意义。


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


他有一套他非常独特的关于小说的观念,他的观念是这样的:恰恰不是由观念、概念、哲学去主导一个小说的完成,反而应该从人物开始。


他在写每一本小说的时候,一开始想的都是人物,但是他是怎么开始想人物的呢,不是从这个人物的性格、形象、他的一些特殊的癖好跟弱点开始,而是从一个特殊的处境、特殊的一句话、特殊的一个词语开始。


比如说托马斯这个人物,小说里讲得很清楚,他就来自于“只有一次是不算数的”这么一句话,从这里面开始构想托马斯这个人物。


用这样一句话展开的这个人物——托马斯,他到底是个什么人物。


我们刚才说过了,他喜欢拈花惹草,他喜欢到处追求不同的女性,喜欢跟她们上床做爱。但是为什么他要这么做呢?原来就是因为这句话的这种影响。


他是一个认为人生是轻飘飘的、几乎毫无意义的,他害怕任何使得他沉重坠落的东西,所以他抗拒爱情。在他看来,爱情是沉重的,爱情代表着承诺,爱情代表着你要跟一个人发展某种诗意的关系,你要跟她绑定在一起,甚至要跟她一生一世。


他接受不了,他要的是一种轻飘飘的、飘起来的一个人生,但这个轻飘飘的人生似乎毫无意义,是不是?


电影《布拉格之春》剧照


不,并非毫无意义。因为他在这样的人生里,他可以不断地去寻找所谓的人生真谛,如何寻找呢?


他是个外科大夫,对他而言,给病人做手术,仿佛就是在认识一些人生本来被隐藏在表面底下的东西,你在一个病人的身体上面,用一个很精准的手法、用刀在他皮肤上面割出一个线条,去剥开他的表皮,去探视他的内脏,你好像看到了本来我们都看不见的东西。


同样地,对他而言,他跟不同的女人上床,不是为了要追求性欲的满足,而是什么呢?他认为每一个女人都是独特的,他要看到每一个女人独特的地方,而这就只有在跟她们做爱、使对方达到性高潮的那一刹那,那个女人的某种本质会忽然呈现出来。


在那个时候,他觉得他能够了解到人生的某些本来他不了解的东西。所以他到处去跟不同的女人上床,其实就像是收集,带着一种几乎是科学、好奇、探究精神的一种猎艳行动,去收集那些藏在不同女人身上的某种本质性的东西。


电影《布拉格之春》剧照


托马斯由于他的这样一个性格塑造,所以我们就会了解为什么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这本书会特别火。


它影响出来的中国的文化跟艺术,就是当年有许多作者、很多年轻人都强调:我的生活就是轻盈的、轻飘飘的。我不要负责任,我不要结婚,我不要跟爱情绑定在一起。我可以在爱情之外仍然有很多很公开的、寻花问柳的、我自己的生活,那么这样的生活,我不是为了追求性欲满足,我是为了要了解人生等等等等。


因此这本书就在这样一个被理解的氛围底下,变成了一本相当俗气的书。乃至于到了今天,很多人谈起这本书,都会觉得:哎呀,这本书看起来好像很过时,代表的是一套庸俗的八九十年代的一种放荡的生活。


但是,身为很多次跟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但是在欧洲尤其在法国仍然拥有非常高的地位的昆德拉,他当然不是这么简单的一个小说家。


米兰·昆德拉


他用这样的方法来塑造托马斯这个人物,从一个词、一句话开始——“只有一次是不算数的”,塑造出了这么一个极度追求轻盈生活的这个托马斯,是为了要看到某种人生的存在处境,某种人活着的可能性。


这种可能性、这种处境,是身为一个小说作者的米兰·昆德拉,他这么有限的人生,自己一辈子不可能活得出来的一种人生。


很多小说作者之所以创作小说,也都是基于类似的一种冲动——我们每个人都只能活一次,我可以借着某些我小说笔下的人物,去活出一些不同的人生。


我的小说并不是自传性的,恰恰相反,它应该是非自传性的,它恰恰应该是一些我不可能去那样子活着的人生。在那个情况下,我会更了解什么叫作人生,会更了解什么叫作存在。



重与轻的人生可能协调吗?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本小说,几个主要的主角——包括这个一生追求轻盈的,乃至于生活起来很放浪、不愿意被爱情捆绑系在地上的托马斯,以及后来终于使得他留在地上,跟他一生一世的这个女孩子——特蕾莎。


她就是一个相反的人物,她仿佛是一个特别沉重的人,她从小到大觉得自己被母亲伤害、被捆绑,她觉得自己的生活很庸俗,她没有办法继续求学。


所以她不断地想着要提升自己,不断地想着要读书、要听贝多芬,要用某种方法使得自己超越出自己这个凡俗庸常的人生。那种追求超越感,要比自己现在生活更了不起、更在彼方这种想法,其实就是一种沉重感,你要找到某种生活上很重的东西。


电影《布拉格之春》剧照


而且她对爱情的观念跟托马斯完全相反,她追求的就是要有一个人,能够跟她绑定在一起,从此彼此忠诚地、坚守信诺地活下去。


她跟托马斯就是这样的一轻、一重的对比,让我们在这个小说里看到了轻重之间,我们所有人,在生活里面对的种种的场景到底是什么样的。


这部小说在我看来,或者乃至于昆德拉所有小说里面,最了不起的一点,就是里面充满了对各种的人生场景和人性的非常透彻的了解,使得他有时候写东西出来,你会觉得他怎么写得这么聪明,每句话都带着一股聪明劲儿。



并且昆德拉的这种聪明,并不是故意卖弄,让你讨厌的那种,他的句子的聪明,让你觉得,他是那么的严肃而认真地在探讨着这些由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引喻、一个存在的境况所建立起来的这个人,这个人物,他人生以后会发生的所有事件,对于那些事件的一个洞彻的了解,这才是昆德拉真正聪明的地方。


我知道很多人看完今天这集节目,会觉得我对米兰·昆德拉过誉了。为什么呢?因为很多人都说,这个作者是个过时的作者,这个作者,甚至这本书,如果今天谁还说他喜欢它的话,那简直就是伪文青了。


真的是这样子吗?这个问题我们下一集跟大家探讨。


 节目用书

本文为节目文稿节选,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扫描二维码或阅读原文 收看本期完整节目



 道长,我问你 


如何交叉阅读?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s0525sracyj&width=500&height=375&auto=0




 节目用书 


作者: 米蘭.昆德拉 

出版社: 皇冠

译者: 尉遲秀 

出版年: 2004

页数: 376



 下集预告 

7月17日,周一零点

第197夜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二)

优酷上线



 


听理想,今日更新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vol.59


扫描二维码或打开豆瓣APP收听


本文编辑 | 朵夫


看理想菌微信,欢迎来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