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它污浊,它衰老,它杂乱,它美丽 | 回不去的北京

2017-12-11 沈继光 看理想


前面的话


北京,正在快速地被易容。作为备受瞩目的中心城市,身负种种使命,她的样貌和命运,似乎并不由居住其中的两千多万人决定。


现今如此,以往也是。


沈继光先生曾发出这样的感叹:“古城在消逝,我们记录收拾的速度远远跟不上古城在建设中被拆毁的速度”。


沈继光是谁?他做了什么?这是老舍的儿子舒乙写下的一段话:


“您想看老北京吗?

您想了解老北京吗?

您想留住老北京吗?

有办法吗?

没有。

不。

有。

去找沈继光!

去看他的照片,去看他的展览,去看他的书。


沈继光是个奇人。


他很普通,他不富裕,他默默无闻,但是他有一个好脑子,他有思想,他很执著,他有韧劲,他是个典型的知识分子,他抱定“苦干”两字,一直不改初衷,二十五年下来,他终于做出了惊人的事迹。


他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他有一双巧手,他会画画,他会摄影,他写得一手好文章。


他选定了一个好题目——老北京,这说明他极聪明。


而且,他动手很早,趁着还没拆,赶快去,真聪明。



沈继光


这位被舒乙称作奇人的、出生于1945年的沈继光老先生,用了二十多年时间,为老北京拍下成千上万幅“残片”,他希望这些碎片能保留一些消逝的文化。


下面的36幅图片,选自沈继光2013年在理想国出版的摄影集《乡愁北京:寻回昨日的世界》,今天,与你分享书中的一组照片。


或许我们能从其中,感受到老北京的余温




先民留痕


三眼井的井台 

摄于1985年,宣武大栅栏三井胡同(原三眼井)


清人朱一新的《京师坊巷志稿》中就有记载:“今东西高房胡同之间有二眼井、三眼井。” “胡同”这个词始见于元代,可能借自蒙古语的“水井”(音译),这是老学者张清常的研究。


井能供水,何等重要,有水井处,即有了人烟,渐渐地,遂成街巷城市。市井、市井,离开井,哪还有市可言?如今这被弃置于墙角的井台可是这古老胡同起始的标志性物件啊!凿井和筑井台的人,我们不能不真挚地缅怀他们。


清理了井台附近的垃圾,我庄重地拍下了这张照片。几年后,再路过,井台不见了。


磨盘

磨盘院胡同与恭俭胡同(原内宫监)的拐口


先民的聚落在这儿。打井汲水,碾米磨面,生生不息。生活器具保留、散落在整个城的边边角角。


时间的积攒成为门前的大气象  

崇文小席胡同(原小席儿胡同、花枝胡同并入)


《顺天府志》记载:“大、小席儿胡同,有玉泉庵。有石埭、德化、庐陵会馆。”这是民国年间的记载。今日踏勘,已换面目。但那门前的气象,时间积攒下的大石作们,甚或那老墙上的一个个铁锔,都让人感慨先前工匠们的用工用力。


几千年前,先民在此聚集,生息。后来,社会的演变让古老的生活器物成为无声的遗产,散落在整个大城胡同的角角落落,你随时都能抚摸到“我们从何而来”的历史足迹。


古城的“古”,不是只写在书里或挂在嘴上,而是“古”在我们俯拾皆是而又熟视无睹的脚下。


布衣生趣


品茗:茶坞木桌上的一壶二杯

中山公园四宜轩茶坊


“从中山公园旁的冰窖门进去,便是柏斯馨、长美轩、春明馆这一带古松柏下的茶座了。上午游人很少,茶座没有完全摆出来,很清静。”(林海音《婚姻的故事》)


荫凉下的鸟笼    

摄于1998年,西城厂桥大杨家胡同(大羊圈胡同)


两个大鸟笼。其一,笼外并挂一长方形、上面开盖的小笼。惑,问:“小笼何用?”

答:“引鸟的。”


廊柱上还系着笼子,尽管蝈蝈死了。几片卷曲的枯叶伴着它

摄于1998年,西城丰盛友爱巷15号院


“北京人玩起昆虫来更讲究。夏秋之交,不但孩子们忙于粘知了,捉蜻蜓,而且京南农村中,甚至远到山东的农民,挑了整担的‘叫蝈蝈’来北京卖。一担密密麻麻,都是细高粱篾子编的拳头大的小笼子,每个笼子里盛一个蝈蝈,插一段葱白给它当饲料。汉子头戴‘十八盘’破草帽,身穿紫花布背心,古铜色的皮肤,挑着这个担子在红尘古道上匆匆赶路,一面走着,那些蝈蝈一面在笼中嘎嘎地叫着,像挑着一担天籁的音乐。挑进那京师的阴凉高大的城门,沿街串巷去叫卖。”(邓云乡《燕京乡土记》)  


有涡状雕纹的老鱼盆    

摄于1997年,西城地安门大街151号


鱼盆,被弃置于院落一角,竟还有那原配的木支架。养金鱼,大约是要有一些闲情的,而且第一讲究的正是“鱼盆”。


空竹,大多挂在高高支起的架上,万头攒动中你也能抬眼望见    

摄于1997年,西城白云观庙会


庙会上出售的风筝

摄于1997年,西城白云观庙会


风筝,又名纸鸢,俗称扎燕,两千多年前它曾是一种借助风力进行通讯的工具和作战的武器。


庙会上出售的各种孩子们玩的木制耍货  

西城白云观庙会


那真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拐子流星,鞭锏锤抓……但还是刀枪最受孩子喜爱,或者说,他们还是认识刀枪。


捏面人的工具箱    

摄于1997年,西城白云观庙会


面塑,俗称捏面人,可能是受战国俑和汉代木偶的启发而产生的民间手艺。北京街头,尤其是各寺观的庙会,常有捏面人的,以蒸熟后着色的面团,当场捏塑各种戏剧人物及飞禽走兽等,神形毕肖。


以前,“面人郎”、“面人汤”、“面人曹”最为市井推重。这捏面人的工具木箱里,有苇秆、芦花穗子、小长木棍、调好的各色面团,用湿布遮裹着。


“葫芦儿,冰糖的!”    

海淀青龙桥后街30号


随着萧瑟秋风,凛冽寒冬的来临,北京街头正是冰糖葫芦上市之时了。这种卖糖葫芦儿的吆喝,在庙会上,在戏院子门口,在前门外各家栈房、旅店中,时时会听到,清脆响亮,抑扬动听。”


“其中有红果的、海棠的、核桃仁的、榅桲的、山药的、山豆子的、红果夹豆沙的……品种繁多。”


“糖葫芦除去东安市场、劝业场,以及各大庙会上摆摊卖的而外,还有不少卖糖葫芦的小贩,有的串胡同叫卖。”(邓云乡《增补燕京乡土记》)



学堂眷情


陈岱孙故居:燕南园55号院落    

摄于2006年,海淀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旧址)


日沉。隔着围墙,我和我的伙伴高萍爬到高阶上,望见那老屋的残雪像又稠又厚的白颜色抹在了顶脊、瓦楞、树窝的上面。老灯伞下的门半开着,仿佛要走出一位可以让你如沐春风可以与你促膝相谈的长者。


当我们拍完后,问了几个周围走动准备吃晚饭的学生:“这院墙内是哪位教授住过?”“陈岱孙。”噢,我们似乎听过这名字,但又不知他到底做过什么。几天后,贸然进了这院落,拍下了他的铜像:目光引向远方,手拄拐杖。他是经济学界的一代宗师。


罗汉松背后的燕东园28号老宅    

摄于2007年,海淀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旧址)


翦伯赞,1949年来燕京大学任教,1952年后任北大历史系主任,住燕南园64号。“文革”中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受到摧残折磨。


之后,翦氏夫妇从燕南园被赶到了燕东园28号,1968年12月一个深夜,翦伯赞夫妇服用过量“速可眠”,离开人世,二人平卧于床,穿着新衣服,合盖一新棉被。翦所着中山装的左右口袋各装一字条,一张写:“我实在交待不去(出),走了这条绝路。我走这条绝路,杜师傅完全不知道。”另一张写:“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万岁!”


这座28号二层朝南玻璃大窗靠东即是卧室,悲剧就在那里发生,仿佛昨日。今天,悲剧的一切痕迹已擦抹得干干净净,让你一点儿也看不出来,一点儿也无从知晓


一叶知秋:一扇纱窗的倾倒,看出了燕南园气象的荒落    

2006年 海淀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旧址)


据记载,燕南园里住过这样的人们:


54号洪煨莲居所,他主持过燕大历史系。62号有阁楼的中式小院,严景耀、雷洁琼夫妇在社会系教书,一直住着。66号,吴文藻、谢冰心住过,后又有朱光潜居住,直至1986年故世。物理学家饶毓泰最先入住51号,“文革”爆发,饶在住处上吊身亡;后,数学家江泽涵入住,现人去楼空。


52号住过化学家黄子卿。历史学家齐思和住过53号。56号住过周培源校长。哲学家冯定在55号住过多年,后经济学家陈岱孙从镜春园旧宅转住过来。冯友兰住57号,终老于此。哲学家汤用彤住入58号,是马寅初任校长时的安排……60号是语言学家王力先生……  


微弱的天光,讲桌,粉笔盒,排椅,一片神圣   

摄于1998年,海淀清华大学旧址


教授和弟子们刚刚散去,我就持着相机、三脚架走入了这个阶梯教室,趁着那气息,那微光,那留在桌上的粉笔,记录下问学的神圣。


原国立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院内 

西城新文化街(原石驸马街)


刘和珍,江西南昌人,英文系学生。杨德群,湖南湘阴人,理科预科学生。两人在“三一八”惨案遇害时年仅二十二岁。她们消逝在这可爱学校的走廊里,也永远留在了这可爱的学校一代又一代师生的心底。    



平实流年


大杂院唯一的水龙头和石水槽

摄于1987年,西城二龙路广宁伯街(鸭子庙部分并入)17号


院里的几户人家,全靠着它饮水做饭,净身洗衣,擦拭物件,洒扫庭除……然后,又将剩水倒入槽中流走。


一对生火做饭的家什

摄于1997年,西城新街口葡萄院2号


老院中靠树搭起小厨房的墙上,挂着铁钩、铁铲、铁桶条、铁篦子、铁剪子……还有刷锅的炊帚,下面是简易的炉灶和锅圈儿。小厨房尽管是后来搭起的,可四周的房子都是老房,老舍的母亲曾居此院


墙根儿堆着买好的“贮存大白菜”

摄于1997年,西城西铁匠胡同6号院      


几百斤大白菜,加上大米、白面、棒子面窝头,大概就是一家人一冬天的嚼咕。


在大杂院,你还会常常见到,在蔬菜便宜又接近秋天的时候,平民百姓会买许多菜,摊开、切开、晾干;他们把茄子切成片,用线串起来,扁豆用开水焯一下,带叶的青菜直接晾……然后分门别类,收起来等到冬天吃。


冬天,菜贵啊。这是穷人的穷办法


竹车,老了    

摄于1998年,西城厂桥大石作胡同29号院


大约许多人小的时候,在这样的竹车里,吃喝拉撒睡,被大人哄着、喂着、推着……后来也成了大人。又后来,自己用这样或另样的车,去哄着、喂着、推着“小时候”。


护国寺老殿檐下挂着的荆筛是摇煤球的     

摄于1997年,西城厂桥护国寺西寺的老殿下


北京以前烧煤,除了硬煤和烟煤块子以外,没有煤球。煤球的兴起,不过百余年历史。聪明摇煤的“定兴黑子”把煤简(硬煤末子和泥弄成小方块)放在荆筛中来回滚动,摇成煤球,才有了煤球的应用。


有几个小学生看了这老物件,说想到了他们的奶奶……

摄于1997年,西城厂桥前铁匠胡同


本来是搁在床边笸箩里,和针线、顶针儿一起的袜子板,如今被系在墙上,落满尘灰。补袜子,几乎要绝迹了,连同人和工具。    



兴隆不在


老店门框上的徽记“京师总商会”    

西城地安门烟袋斜街1号


这是鼓楼西烟袋斜街最老的专卖烟袋的店铺,老门框上嵌有“京师总商会”的徽记,铁质,镶白瓷底面,字和草叶图案锈成黑褐色,仍可辨识。


铺面房幌子的挂架

摄于1986年,崇文南羊市口街(原南羊市口,关帝庙街、如意胡同并入)55号


挂架,铁质,整体似如意状,内有卍字不到头、蝙蝠、变形的寿字图案。上百年前的这个幌子挂架,竟还如此的坚实牢靠,工艺精美,不难看出,那是那时人做人做事的心境啊。


走街串巷、磨刀磨剪子者扛的长凳和使用的响器—铁镰    

摄于1997年,西城小杨家胡同(原小羊圈胡同)


铁镰也叫“惊闺”、挂镰或铁拍板。铁板,唐代时为乐器,后废弃不用,只有小贩保留至今。铁镰,用宽约半寸,长约五六寸的铁板三至七块,其上各凿两孔,用绳袢重叠连接,用手颠摇,可发出“嚓嚓”的连续响声,以招徕生意。


磨刀磨剪子的多天津宝坻人。在胡同偶遇磨刀老者,着黑褐衣帽,系围裙,罩鞋套,花镜架鼻,推车老旧,穿行于斑驳老墙之前,见之,一震


磨剪子来,戗菜刀 

摄于1986年,原宣武牛街五条(原张家胡同)


临街的老店铺                                       

西城厂桥烟袋斜街24号


上世纪80年代中拍摄了它,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你再去这斜街看它,它固然还在,但又不是它了。变化了什么?到底添了什么减了什么,你细读后,你就知道这二十多年社会变了什么,社会干了什么。


宝恒祥金店旧址    

前门廊房头条(义隆夹道并入)15号


阁楼廊柱和门面雕饰依在,尤其那繁复多变的西式雕纹,花枝舒卷,叶蔓缠连,现在看来,仍十分生动。走到金店旧址的西侧面,见有砖雕的匾额,虽被割去上半,但仍能辨识出“宝恒祥”三字的老字号。



门联文厚


门联:日长金尊小,身老布衣高   

西栓(原栓马桩)胡同


这副对联大约是1986年所拍,二十多年后,我请邻家朋友国樑帮助刻了一方石印,古篆,“布衣所终”。“高”和“低”,一回事,自知自觉也。胡同里的文化,默默地影响了我的人生。


门联:言文世无匹,大器善求师

校场头条


门联:大乐同天地,斯言贯古今

北河槽胡同



胡同幽深


老门板

摄于1985年,宣武椿树西茶食胡同


常有临街的小店铺,勾挂这样的老式门板,如今见不着了。查阅民国外二区地图,茶食胡同附近有香炉营、赶驴市、北极庵、后铁厂、北柳巷、海波寺街、永光寺街、枣林街等,这里,古刹、书局、会馆林立。


以平民百姓命名的胡同,京城内比比皆是

摄于1999年,原崇文前门薛家湾胡同(原西薛家胡同,炭厂子、关帝圣境胡同并入)38号院


就数量言,平民自然是城市的主体。


在尚无地名管理制度的早期,街巷、胡同的命名,往往依一些技艺特长或职业闻于市井者,或最早之居民,或其他所有者以指称街巷胡同,称之日久,约定俗成,即被公认为正名,从而形成北京街巷名的一大类群。


比如罗纸马胡同(后为芝麻胡同)、姚铸锅胡同(后为治国胡同)、黄兽医胡同(后为北极阁三条)、宋姑娘胡同(后为东、西颂年胡同)、针匠胡同(后为针线一、二巷)、豆腐陈胡同(后为豆腐池胡同)、沈篦子胡同……又比如汪家胡同(后为东四十三条)、方家胡同、秦家胡同(后为秦老儿胡同)、孟端胡同、翟家口儿、蒋家胡同、大齐家胡同、蔡家胡同、施家胡同、贾哥胡同(后为贾家胡同)、姚家井、裘家街……以平民百姓命名的街巷胡同,愈是早期,其所占比重愈大。这从明中叶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便可得到证明。今拍薛家湾,一例而已。


胡同

东城交道口东不压桥胡同


小拐棒胡同

西城厂桥小拐棒胡同




温故影像“沈继光•残片图本系列”之

《乡愁北京——寻回昨日的世界》

理想国,2013年

用镜头再现30年间北京古城的变迁


购买本书


复制下面这条信息

¥5haF08VkC7z¥

打开手机淘宝


温故影像“沈继光•残片图本系列”之

《物语三千——复活平民的历史》

理想国,2013年

用影像记录与普通人生活密切相关的琐碎物件

商业合作或投稿

请发邮件至:lwx@imaginist.com.cn

转载:微信后台回复“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