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一种日式之美,叫「切」

徐英瑾 看理想 2019-08-30


我们对“美”有一种最基础的感受,那就是“对称”。中国自古以来的亭台楼阁、家具服饰,乃至语言诗体;或者印度泰姬陵、埃及金字塔、希腊神庙;对称美普世皆用,可以很舒服,也可以很震撼。



那么不对称呢?一种失衡、残缺的美?


在日本人的审美里,有一个概念叫做“切裂”,“切裂”所割开的,正是对称美。


通常意义上,我们是先懂“完美”,然后才懂“不完美的美”,切裂的美,或许也是一个民族的审美习惯经过反思性体验以后才有的审美情趣。日本人爱“切裂”,它渗透在茶道、花道、能剧甚至几乎所有的日式文化形式中。


但“切裂”又不仅仅是关于不对称,它更是关于偶然性。所谓偶然性,实际上就是必然性的车轮和不可能性的地面相互邂逅时产生的火花,点燃的是灵感和惊喜。




切裂:给思绪留一些空隙


讲述 | 徐英瑾

来源 | 《暧昧:给日本脑洞一个哲学解释》


日语里的“切”字,翻译成汉语“切裂”,含义是:制造一种间歇感、间隙感,让偶然性的东西放进去,破坏掉事物的对称性。


没有切裂,就没有惊喜。如果你看过日本的插花,你大概就完全明白切裂是什么意思。要插花,你首先要把花切下来,然后再变成花。



日本哲学家西谷启志就说过,插花有意思。一方面你把花剪下来,花将来在生物学上是必死的,但是你把它切成具体的样子,插到花瓶里,它在艺术上就生了。一个在生物学上逼它死的事儿,却能够在艺术上让它生,这就动摇生和死之间的界限。


“切”是人为地制造了一种断裂,断裂才会让你有空间去脑补间隙,间隙是灵感的源泉。



日本三大花道流派之一,草月流作品


日本能剧就很“切裂”,它两个动作之间,往往显得迟缓。这有点类似我们小时候玩的手翻连环画,如果你翻得足够慢,每个动作都是分开的,如果你翻得足够快,引起了视觉的残留效应,就会变成连续的动画。


转动图片产生循环动画效果的西洋镜(Zoetrope)


这跟京剧不一样,京剧动作有时候很快的,比如一些武戏,非常快。但如果是能剧的话,它有时候就一个动作停在那里。


能剧当中的走路,有一个专业的术语,叫“摺足。它的本来意思就像我们以前古代看到的奏章,叠在一起像手风琴一样,一展开就是一大堆——它觉得人也可以这样摺着走,像滑行一般,脚不抬起,非常地迟缓走,好让观众有足够的时间把情绪放进去。

       

2015年南京朱鹮艺术周日本能剧表演现场


日本的文化作家加藤周一写了一本书,叫《日本文化中的时间与空间》,特别比较了日本的能剧和中国的京剧。他说,日本能剧里每个动作都有一个小的间隙,不管有多小,而中国的文化则崇尚连续性,要让大家看得眼花缭乱,要让观众叫好。但日本的能剧,比较喜欢安静。



为什么日本人喜欢切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切裂破坏了对称性。自然界中的大多数东西都是对称的,植物、人类都是对称的,很多民族都尝试着要描绘自然世界的这种对称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的皇家园林,尤其是北方的紫禁城,追求左右对称。


切裂就是要把对称性结构的一部分给切掉,嫁接另外一个东西上去。比如日本的庭院,日本的俳句,都不是对称的。某种意义上,我们甚至还可以把日本的建筑和诗歌形式看成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插花,把花的一枝叉掉了,把另外一枝花插上去,就这么一种过程。



如果不切,世界就是按照对称的形式展现,我们将碰到的一个很大的麻烦就是:没有惊喜感,因为看到左边就知道右边。


惊喜就是在于你的预期会落空,你的预期有可能没有办法以它必然性的力量扫荡一切可能的空间。


现在对称让一切预期都实现了,惊喜不就没了吗?可如果有切裂、有惊喜的话,这时候的你就会觉得,你所看到的实际景物只是巨大的可能性矩阵中的一个偶然的呈现。这种偶然感可以让你再一次感受世界的无常。


所以日本人对于非对称性切割的诉求背后,是有一套非常缜密的美学想法的。一方面它以人为的方式进一步逼出暧昧,另外一方面它又要试图以这种方式来增加我们的心智对不同可能世界的思考能力,以及增加我们审美体验的密度,这是日式审美的特点。



但日本人爱切裂,也可能是他们在历史上就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如果什么东西都做成对称,稍有瑕疵就成为次品,对物资消耗比较大。因此在尽量小的空间塞入更多的美学因素,比较符合一个资源贫乏的岛国的具体国情。


我们印象里也许觉得日本爱追求极致,但渗透进日式哲学和审美里的,其实是“暧昧”。能剧的一顿一足,花道的剪枝嫁接,以及庭院、俳句,种种日本文化的不对称,便是“切裂”的暧昧所在。与此相关的,还包括你也许更为熟悉的“物哀”“侘寂”


徐英瑾说,《源氏物语》就像古典版昼颜,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偷情?呸不要脸!但偷得好美啊,爱情好美啊!”这便是物哀的暧昧所在。


他又说,日本茶室偏爱不完美的瓷器,碗要有缝,茶具要有茶垢,铁器要有锈,这便是侘寂的暧昧所在。


想知道为什么,请听《暧昧:给日本脑洞一个哲学解释》,一个每次更新都能刷新认知的奇趣节目!



长按收听完整节目


这档节目,是复旦大学哲学教授徐英瑾,以日本哲学为视角,对日本文化背后人生智慧的一次探寻。



它包含了从日语、插花、和服、艺伎文化、日本用色、日本风土、到茶室文化等日本文化的方方面面,这次你不仅可以领略到日本文化独有的美,更能跟随徐英瑾,对日本暧昧美学做一次哲学思考


哲学起源于惊异,它试图对日常的生活经验做出普遍论证。因此可以说,日常生活的烦恼,如果你不嫌麻烦的话,都可以去哲学里寻找答案。这也是为何我们要介绍日本的暧昧文化的原因,因为它关涉到我们的当下。


因此,这个节目与其说是一档以哲学视角区别于市面日本文化读物的音频节目,我们更愿意说,它是一档可以对“一直被误解的青年一代”有所启迪的节目


即刻扫码

这一次,彻底弄懂日本人的“暧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