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假装自己读过」图书榜单

看理想君 看理想


昨天,豆瓣公布了2018年图书榜单。



相比于很多重度爱书用户面对这份榜单发出的哎《XXX》好看的,实至名归」或者么鬼,为什么《XX》都上榜」一类的评论——


大部分一年抽不出多少时间来读几本书的边缘文艺爱好者们,只能刷着榜单感叹:这本《XXXX》我听说过,有空看看」以及哇《XXX》上榜了,我买书真有眼光,虽然家里的那本还没拆塑封」


然而,在这个看过速读视频就是读了 / 看过简介就是读了 / 看过书评就是读了 / 买回家就是读了 / kindle上下载了就是读了」的四舍五入阅读时代里,相比于在别人面前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没读过某本书,大部分人都做过另外一件事:和别人谈论一本自己假装读过的书


某书店推出了「那些你假装读过的书」专柜


看理想微博,几天前征集了一次大家曾假装读过的书:


@無用手帳《百年孤独》,没有读完,也压根读不下去。


@我由偏见和刻薄组成《人间失格》,真的看不下去,一点共鸣没有,然后装作看完的样子。


@陈汉溪:从高中号称自己枕边书是《瓦尔登湖》,读了十几年大概只看十几页。


@Kylin蘋果_438请给我力量《尤利西斯》,当初真的是打算看完装X的,然而每次都是看了几页就放弃了……


@SNH48-土肥圆咸二《红楼梦》以外的三大名著


@如果布鲁斯深夜四点《霍乱时期的爱情》《1986》《动物庄园》(看得出来这位朋友是真的没看过《1984》……)


英国的一个读书俱乐部曾经开展过一项参与人数超过两千人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1%的英国人为了让自己显得更有文化,会假装读过某些名著。



在问卷调查中,只有不到一半的英国人能准确说出《呼啸山庄》的作者是艾米莉·勃朗特。有相当比例的人认为该书的作者是查尔斯·狄更斯或者夏洛蒂·勃朗特,甚至还有人认为是作者是简·爱。


与此同时,接近一半的英国人承认,他们家里的书架上摆着很多自己没看过的、用来“充门面”的大部头文学作品


更有一小部分人还会把「感觉很有内涵的」经典文学作品的封皮拆下来套在通俗小说的外面,以便让在地铁上读书的自己看起来充满了文学品位。


无独有偶,前两天张爱玲《沉香屑·第一炉香》的影视翻拍在网络上引起热议,很多激情发博争论女主人公形象和社会意义的人,甚至一上来就把《第一炉香》直接写成了《第一香炉》。



我们无法否认,「假装读过某本书」正在成为一个越来越普遍的现象,英国、法国、美国和日本的一些读书网站也在实时更新年度“最爱假装自己读过的书”榜单。


相比于常规年度好书榜之类榜单的推陈出新,每年各个国家的假装读书榜却基本是大同小异,可以分成以下几个类型:


长居榜首

看是不可能看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看的



《追忆似水年华》

《尤利西斯》

《1984》

《洛丽塔》

《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


在任何一个国家的调查中,前几名基本就是以上几本书的排列组合,到底有多少人真正看过这些书,真的是一个「世界未解之谜」。


基础教育补漏

现在装的X都是小时候欠下的债



《傲慢与偏见》

《简爱》 

《安妮日记》

《罗密欧与朱丽叶》

《爱丽丝漫游仙境》


很多时候真的不是故意说谎,只是聊到自己没看过这些书,总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看电影等于看原著

情节我都知道了,看不看原著有区别吗?



《魔戒》

《哈利·波特》

《使女的故事》

《穿prada的恶魔》

《消失的爱人》


不管你信不信,其实号称自己读过《魔戒》和《哈利·波特》原著的人,比号称自己看过《1984》的人还要多。


能说出书名就够了

因为和你交谈的人也很大概率没看过这些书



《杀死一只知更鸟》

《罪与罚》

《麦田里的守望者》

《远大前程》

《了不起的盖茨比》


对于这些相对「小众」一点的读物,只要能适当地抛出书名并引用名言就好了,书的内容并用不太到。


甚至还有人对「想看的书」、「值得一看的书」和「假装看过的书」整理出来了一个简单明了的图表:



看到这里,你可能也不禁想问,如今的我们到底是在看书,还是在表演看书?


阅读本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但是当读书更多地和社交礼仪以及话语权捆绑起来,重要的就不再是你看了什么书,而是你看的书所代表的品味和情趣,甚至是时代和阶级。


到了最后,书的内容反而变得无足轻重了,这也由此诞生了所谓的「书皮学」。


让人猜不到他到底读过多少本书的道长,对于「书皮学」当然也很有研究,他还写过一篇叫做「如何谈论你还没读过的书」的短文。



如何谈论你还没读过的书

文 | 梁文道


如果篇幅不是那么有限,我实在很想在自己办的读书杂志里开个专栏,广邀各方名家轮流谈一本他们从来没有读过的经典。


比如说让一位教文学的大教授承认他其实从未看过《红楼梦》,一个自认是“看不见的手”底下玩偶的经济学家坦白交代,他根本没有读过亚当·斯密的只言片语。


这个灵感来自“英国钱锺书”大卫·洛奇(David Lodge)的某本小说(我只能说“某本”,因为我从未看过任何一本他的小说)。他在书里设计了一个游戏,叫“羞辱”,玩法是让一群知识分子在饭桌上趁着酒意轮流忏悔,说出自己没有读过的经典,谁说出来的名字愈经典谁就愈无耻,谁愈是无耻谁就赢了。


听说那场游戏的最后冠军是个承认自己没看过《哈姆雷特》的英国文学教授。我又听说,美国学术圈子里真有很多人在玩这个游戏。


1.

如何阅读一本书——皮


去年横扫法国知识界的畅销书《如何谈论你还没读过的书》,终于在万众期待的盛况下译成英文了。直到执笔这一刻,我还没收到这本书,但是我绝对可以向各位读者保证,我一定会把它由头读到尾的。


什么书都可以不看,这本书不行,因为只要读了它,以后别的书就大可束之高阁,我就能够专心一意地写书话骗稿费了。


然而,这真是一本实用的指南吗?虽然它的名字取得就像个指南,虽然这就是它大受欢迎广获好评的原因,但没有真正看过它,你能确定它是本怎样的书吗?


成长,就是一个不断发现自己被欺骗的残酷醒觉历程。想当年,我也有过纯情的日子,曾经十分羡慕法国人民的文化素质高,不只电影晓得安排主角去法兰西学院听列维——施特劳斯讲课,就连福柯最深奥难懂的《词与物》也成了地铁里人手一册的畅销书。


直到上了大学,有学长传授“书皮学”(book cover studies),我才恍然大悟,法国人有可能是世界上最懂得在知识上伪装、在文化上炫耀的一帮家伙。


学长说:“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在地铁里看《词与物》吗?当然不是因为它好看得像侦探小说一样,叫人爱不释卷。重点在于要让别人看见自己正在读福柯的新书,正如穿衣服必须穿名牌,读书也得读名著。只不过呢,穿名牌衣服要低调,牌子不可轻易外露,读名著则要高扬,封面一定得让人见得到。


我问:“既然如此,又为什么一定要拿本福柯的新著,何不干脆捧读福楼拜或者黑格尔?”


学长又说:“笨蛋!潮流呀!都什么年头了,还看黑格尔,一来那些知识美少女会嫌你老套,二来那些没知识的美少女则根本不知道谁是黑格尔。至于福楼拜,人家可是法国的曹雪芹,你在地铁读《红楼梦》岂不表明你以前的教育不完整,多没文化呀!”


我又接着问:“我见过一些英国人会用特制的皮套套住封面,不让别人知道自己正在看什么,这是不是因为英国人比较踏实低调?”


学长嘿嘿一声冷笑:“低调?那是因为他们不想让别人发现自己正在看一本格调很低的书。你以为那些小羊皮套里藏的是什么?说不定是本三流通俗爱情小说,更说不定是个超淫贱黄书呢。难得他们看得血脉贲张,还要装出一脸严肃绅士状。所以说,英国人比法国人更无耻。”


2.

无可避免的「以皮取书」


“以貌取人”,英文的说法叫作“凭封面判断一本书”,无论中西,都不是值得鼓励的行为。


但是人非圣贤,有谁不好美貌呢?再说,要是不从封面判断书的好坏,不凭封面去吸引客人在书海之中拿起一本书,封面又有何用处?


在古登堡印刷术发明之后很长一段的日子里,洋书是没有封面的,甚至不装订,就是一堆纸零零散散地送到书店去。那时候书还不多,顾客上门都早有目标,知道有什么新书出版,也知道自己要什么。


客人们挑好了书,再选封面材料,或者牛皮,或者羊皮,连上头印的字款也随自己喜好,叫书店师傅替你完成装书的最后手续,结果就是你的私家藏书了。


那是买书不靠封面的年代,如今每日推出市面的新书数以千计,还有哪家书店能够担起这种手工作坊的细活?还有谁能不“凭封面判断一本书”呢?


书皮最出人意料的副作用,就是催生了“书皮学”。以貌取书只不过是这门学问的幼稚园阶段,它真正的内涵是让人单靠书皮就“读懂”了一本书。


“书皮学”本是大学时代我们拿来嘲笑人的话。一个家伙平日看起来是个博览群书的鸿儒,谈什么书他都能侃上两句,似乎无所不观。


但一再追问,却又顾左右而言他,从一本书扯到另一本书,表面上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实则绝不深入,永远在表象上徘徊。遇上这种人,我们就称赞他“精通书皮学”。


3.

实用的「一分钟读书法」


“书皮学”所以可能,是因为现代出版业提供了充分的条件,总是想尽办法让读者不用真个儿看书。例如封面,一定会用最简明扼要的文字介绍,一定会有夸张的名人推介以及书评精句,至于作者介绍更是绝不可少。


而今天治“书皮学”又比我们当年幸福得多,全拜互联网的诞生。就拿亚马逊来说吧,上头起码有一半的书可以让人饱览封面封底。看完这最表层的“书皮”,你还可以翻看目录,要是在目录遇上有趣的关键词,你更能键入那个词,搜索有它出现的页数,速读几页。


原来是吸引人买书的技术,落在“书皮学”行家手中,就成了“读通”一本书的利器了。


再说那本《如何谈论你还没读过的书》,据知作者皮埃尔·巴雅是个有功底的教授,写作的态度很认真,而且这本书也不是真正的指南,其实它的真正目的是考察“不读书但又要谈书”的现象和历史。


巴雅发现文化史上有一大串搞过书皮学的家伙,其中更不乏歌德这等级数的名人。问题是为什么他们要去谈一些他们根本没看过的书,甚至批评它们呢?这是不是种文化圈的社交技巧呢?


还有许多作家学者喜欢公开表示自己从未读过某本书,同时还保证以后也绝对不会碰它,然而又能洋洋洒洒数千言地陈述自己不看它的理由。这是种最理直气壮最坦白的“书皮学”,据说巴雅也有他的分析。


这本《如何谈论你还没读过的书》我连见都没见过,又怎么知道它的内容梗概呢?这就叫作“书皮学”了,你上网查查就懂了。


转载请微信后台回复“转载”

商业合作或投稿:xingyj@vistopi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