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承认吧,我们对“精神内耗”很感兴趣

李厚辰 看理想 2022-08-09


“二舅”视频饱受质疑,最初有多流行,后面批评的声音就有多大,关于这一点,实在不必再加挞伐了。不过这视频本身没什么新意,最初却可以现象级地大火,可能和标题中的“精神内耗”一词大有关系。


抛开视频内容,“精神内耗”一词可谓精准地踩中时代精神,揭示出我们当今对问题根深蒂固的“精神化”理解方向。


对这个视频的抗拒和反思,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反映出我们实际上对“精神化”的路径并不能舒舒服服照单全收,并张开外在问题与内在理解中的巨大空间,恐怕这是我们从这次风波中可以得到的重要启发。


首先,我们要摆脱喜欢就什么都对,反对就什么都错的情绪性应对。回头来看,对这个视频很多的批判,例如卖惨、避重就轻、歌颂苦难、逃避真实问题等,真的如此吗?


现在似乎关注点在于这个视频如何“翻车”,或是进入了一种公共事件的“辟谣吃瓜”模式,寻找其在真实细节上的问题和瑕疵,这并不是一起公共伤害事件,如此挖掘多多少少有些残酷,更像是对视频创作者在最初获得巨大关注的一种“复仇”。


从一种情感的需要上,我们和这个视频构造的方向真的有很大差异吗?如果视频细节都是真的,且不是旁白而是二舅亲口画外音叙述,是否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视频了呢?我想可以从“精神内耗”说起。



01.

“内耗”也许不是假的


“精神内耗”这个概念的意谓并不复杂,就是在说,很多时候被我们感受到的问题和痛苦,其根源并非是“外源性”的,来自具体的人、事、物,而是“内源性”的,来自于我们的理解、记忆、情绪。


比如,我们会说一个人“身在福中不知福”,那么他的烦恼就不在于他的处境,而是他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幸福的。“身在福中不知福”当然就是一种“精神内耗”。


问题和痛苦的“内源解释”,可能是我们现在看待问题的最主要的方法。我就以分类的方式来做一些列举,“精神内耗”已经构成了我们对问题理解的一种多么丰富的视野。


  • 痛苦的内耗属性


有一句很有名的心理学谚语大概是说,童年幸福的人是幸运的,他们一生都在受到童年的治愈;童年不幸的人是痛苦的,他们一生都在受到童年的煎熬。这大概就是说痛苦会“内化”为一种非常深刻的痕迹,挥之不去,这当然可以说是一种内耗。


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这个病理化词汇前两年突然火起来,被很多人用于日常语境中,表达一种理解和解释的倾向,即我们将自己的软弱和无望,解释为过去的痛苦带来内耗的结果。



  • 内耗人格


我们也经常听人说,“我这种人心思比较重”,或者说“你不要太敏感了”,或者干脆说“我是个偏悲观的人”。这些说法大概是说,同一件事,会对不同的人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而有的人天性中比较容易产生负面情绪或预期,进而受到煎熬。


那么这种痛苦的产生原因当然是“内源”而非“外源”的,因而也可以被当作一种内耗。


  • 认知失调的内耗


由于需要时常理解人的“欺骗”和“不真诚”,我们还发明了“认知失调”,用来描述我们一种矛盾的认知。


例如,很多人因为自己面子的原因需要维持一个不真实的状态,明明已经破产,依然要装作自己有钱;或者是在一个组织内部,因为从众原因需要违心地表态。心理学家们就认为这种内在矛盾的状态将导致人产生额外的压力和焦虑。这自然也应该被算做一种内耗。


  • “我执”作为内耗


例如偏佛学的观点认为,真正导致问题也并非外在人、事、物,反而是因为人“贪嗔痴”这“三毒”的发端。只有放下这种执念,并真正接受万物流动不二的本质,才可以摆脱这种内耗。


人生都是体验,或者类似“活在当下”的观念,都与这样的减少内耗拥有一定的关系。



我们在这里不可能穷举今日对“精神内耗”的关注,例如,精神分析理论中弗洛伊德的“压抑机制”。而仅仅以上四类,应该已经展示出一种多角度又普遍的理解倾向。


这当然不仅仅来源于现代心理学,中国古典道家,尤其庄子的思路,混合魏晋兴起的玄学与佛学理解,其实也是我们这个文化可以毫不费力地接受德国浪漫主义,和建基在其上的现代心理学的原因。


如果以上诸多视角你都熟悉,或对此有兴趣。那么“二舅”视频岂不就是帮助我们清理思绪,以二舅这样一个达观坚韧的榜样,帮助我们摆脱对日常生活烦恼的“执念”,从而获得鼓舞,摆脱内耗的好例子么?


说这个视频是“歌颂苦难”也许稍微有点不公平,它歌颂的依然是人的意志与坚韧,当然意志与坚韧,需要在苦难的背景之下完成。


关于“内耗”这件事儿,我们竟然已经发明出了如此多的方向和说法,我们在“内在探索”这条路径上,当真已经花了大功夫。正因为此,我才说“精神内耗”这个概念的发明不偏不倚地踏中时代精神。


02.

“内在小孩”和宇宙虚无


“内耗”的思路在今日流行、普遍且多样,如果需要对其有进一步的认识,我想再介绍两种“内向”的视野,也就是其中最大的和最小的。当然,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观点,是要对其保持反省和警惕。


我们从极内的开始,即被称为“内在小孩” (inner child)的人格假设。这真是一个汇集了潜意识理论、原生家庭理论、积极心理学的“集大成”的视角。


这种理论认为人的情绪和基础安全感并不由外在的生活处境,即之前提到的人、事、物决定,而是将其“内化”为被称为“内在小孩”的特殊人格。如果“内在小孩”没有被疗愈,没有得到足够的关心和爱,那么一个人就会变得敏感易怒,抑郁焦虑。


一篇文章说:“不得不说,生命中几乎所有的问题,其实都是受伤的内在小孩在作祟。”这几乎是把上面童年痛苦的那个内耗思路人格化,实体化了。你也可能听说过,解决此种内耗的方式,是与自己的“内在小孩”对话,尤其是对其说一些宽慰的话语,例如“我会陪着你”,或者“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之类的。


这就是极内的一种“内在化”思路,创造一个真的可以进行语言沟通的内在人格,通过与其进行对话,安慰其情绪的方式,达到反过来解决外在的人、事、物带来的困境的目的。



极外的思路,是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分辨过的“宇宙论虚无主义”,这样的思路将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境,不管是失去、失望、痛苦,都与最大的对象——宇宙进行对比。并在宇宙的衬托下,达到一种“认知上”的澄清,即看穿困境和问题的“短暂”和“无意义”,以实现对其的克服。这也是一种庄子式的思路。


这是一种通过“外在”解决问题的思路吗?看上去是的,因为其在将人、事、物与宇宙进行对比。但其实这依然是非常内在的,这里的宇宙更接近“无限”这样一个抽象概念,而并没有在说实际的宇宙空间。


庄子思路中还有一种与佛学高度类似的,名为“不二”的观点,也是今天一种典型的内耗解法,依然是一种“认知”,即只进行体验,不判断,一切皆流,反对二元对立,一切对立的东西其实都是一体。那么人、事、物也不需要变化,但其中的矛盾自然也就解开了。


与此相似,你可以想象如果我们洞悉“焦虑的本质”或“痛苦的本质”之类的,我们也可能从中发现其内耗指向和内在解决问题的思路。



从“内在小孩”到“无限(宇宙)”以及“不二”的角度,我们能看出一些相似之处。首先视角都是“万能”的,这些思路都相信自己找到了人之问题的“根本支点”,即所有问题和痛苦的“内耗性”,因此外在世界不管多么多元丰富,“内在世界”的支点却是唯一的


“二舅”视频也是如此,里面提供的是一种“坚韧决定论”或“达观决定论”的“内向”路径,只要人实现了这种“意志目标”,实现了某种坚韧(再坚持一下,几乎一切动漫和英雄电影最后的解决之道)或促使自己成为“乐观豁达”的人,就可以面对一切问题,抵制内耗。


这些思路,都包含此种高度的浓缩和抽象,提供了一种情绪和困境的万能解法。这就是我们今天面对的一种时代精神,这也许就是这个名为“精神内耗”的视频如此戳中大家的痛处,在发布后如此流行的原因吧。


不管你多么不喜欢这个视频,也许在这个角度上,这个视频的方向与你的关切构成了一种公约数。


03.

我们不可能被道理治愈


理解这样的“内在化”倾向,我们可以回到历史情境中,庄子活跃于公元前3世纪,可以说是我们传统中“内在化”的肇始。而希腊传统中的“斯多葛学派”,很巧合地同样出现于公元前3世纪。


这里没有什么神秘的东西,庄子生活在华夏地区从城市国家慢慢走向“疆域国家”的阶段,游士们得以走出自己固有的文化区域,在突然扩大的“天下”找寻自己的存身之所。而在希腊,希波战争极大拓宽了希腊文化的范围,以及希腊人的脚步,很多希腊人得以进入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巨大疆域和世界,探索完全陌生的环境。


从一个类似“小国寡民”的状态,到巨大的,难以丈量的天地(那还是远远没有地图的时代)。我想古希腊人很快放弃了城邦即是永恒这样的观念,而到战国时期,复兴周礼变成从家庭秩序完成到天下秩序的推及,连孟子也意识到问题比这个要复杂得多。


那是一个过载的年代,世界变得太大,而人变得渺小。既然变幻莫测的世界无法把握,纷争似乎也无法避免,东西方先哲都开始设想通过“内化”而解决问题的万能方法。而今天又是世界的可感总量借互联网大幅扩展之时,对内耗的关注,应当与此有关。



不过到底什么可以真正解决我们的问题呢?如同上一篇文章所说,问题全是“内在”的?观念想法变了,问题就消失?还是问题全是“外在”的?观念想法都是自我安慰,没钱赚钱,有病治病,疼来了止疼,才是问题的真正解决?还是说放弃“二极管思维”,问题也内也外,一边赚钱治病,一边安慰“内在小孩”?


恐怕我们要先看看什么是内,什么是外。


假设我学游泳,但是怕水,因此从浅水池开始慢慢脱敏,这还说的上是“克服内心的恐惧”。如果教练教我说,不要因为日常人的手比脚要多用灵敏,就在游泳时把注意力都放在上肢和手,要慢慢学会多控制和适应腿部和脚的动作,这算是“内心的改变”吗?最后需要滑动的是手和脚,似乎不能算;不过教练不是说要调整“注意力”,“控制”和“适应”吗?这似乎又有点内心成份。


过去介绍陈嘉映老师《感知·理知·自我认知》的文章,就提到过“感知”的重要性,有感之知,自然是有内有外。内在知识认知,外在实践于身体。如果有什么东西映照着我们的问题和痛苦,我想也是有内有外。


从这个角度来看,比惨并非没有道理,如果有人与我有非常类似的追求,但承担更多苦难,条件也不及我,又比我做得好,做得真诚。那么他的“惨”,当然于我有莫大的激励。



我想很多女性都与刘小样深刻的共感,从她的挣扎和坚持中获得莫大激励,当然与刘小样更受到环境与时代的限制,更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有关,这是一种“比惨”,但因为共感,即具有相似的外部环境和问题,这个对比才变得有意义。


而“二舅”视频的最大问题,就是片面性,二舅是如何学得一身本事?这个学习过程一帆风顺吗?二舅的创造力与他身体的痛苦之间有什么摩擦和张力?视频里一概没有,这视频本身还是个“爽文”,二舅在里面像有超能力一样无所不能,顶着一个符号化的身体,但不展示他任何真实的痛苦。


我们与一个农村的残疾人之间并非不能共感,但关键就在于,我们不可能顶着一个极其抽象的痛苦概念来共感,不可能因为内耗而共感,也没有抽象的“意志坚韧”可以让我们共感。视频粗暴地掏空二舅一切具体生活,将其高度抽象化,用爽文的方式推出几个“内在化”的意志与美德,这当然空洞极了。



当然,我们也不可能因为都面对着“无限宇宙”而共感,或是心里都有个“缺爱小孩”。内外兼具绝不是指一边赚钱,一边安慰“内在小孩”,而是放弃这些纯粹内在化的概念游戏。


我们的问题和痛苦当然与认知、观念大有关系,但那从来不会是一些抽象概念,不会是宏大宇宙,不会是接受自己。不会是任何没有实际情境处境,来自于真实生活的东西。


我们不可能被道理治愈,不可能被咒语治愈。但我们确实会被他人的经历深深感染,获得莫大的力量,他们的经历里当然包含了他人的观念和想法,也包含了他人的处境、生活、抉择,这里有内有外。


尾声.

豁达是什么?


说到豁达,我们总是引用苏东坡的那句诗,“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但我真的挺怀疑这样忽大忽小的“无限”究竟能让人有几多宽慰。但想起石门的守门人说起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或是孔子听到别人评价自己“累累若丧家之狗”时,说“然哉,然哉”的幽默豁达,总是更令人动容。


如果真是世界太大、太复杂,好像一切都难以把握,逼得我们反求诸己,把问题都想成是“观念”的问题、“意志”的问题、“过去”的问题、“人格”的问题。恐怕就越要知道,不管这个内在世界构造得再精致、再浪漫、再温情或者再宏大,恐怕都会与真实的巨大世界脱节。


这导致我们要么放弃世界,要么极大缩减我们关注的范围,要么用“精神胜利法”说服自己,我们已经在内心克服和战胜了世界。当然绝大多数时候,这些东西都难以压抑住我们哪怕最肤浅的不甘和被不公对待的怨恨。



豁达无法在道理和技术上承载,一两句金句对此更是乏力。我们总是在真正的豁达者身上学会豁达,从他人实际经验和生活中,慢慢摸索出与我们相近的线索。


因此恐怕越是世界巨大,被吓到内在化的环境中,经验的丰富才反而显得至关重要。在稳定和有限的环境里,我们才好循规蹈矩,或者肆意妄为。在变动和不确定的时代,对他人而非自己好奇,才给予我们真正新鲜的视野和启发。


精神当然存在“内耗”,不过内病也从来外治。


*本文原名《承认吧,我们对“精神内耗”话题真的感兴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看理想平台立场,欢迎提供不同意见的讨论。配图:《帕特森》《她》《上帝之手》《野梨树》《幸福的拉扎罗》,编辑:Purple



更多「李想主义」专栏文章

不“精神内耗”,生活的困境就解决了?

查看更多往期内容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李想主义」

转载:请微信后台回复“转载”
商业合作或投稿:xingyj@vistopia.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